飞鸟与冬天

因为深爱,所以执着;因为偏执,所以徘徊;因为偏执,所以离开;因为离开,所以误解;因为误解,所以开解;因为开解,所以放开。 爱的最高境界是给予之所需。 俗话说:时间是沙漏,是良药。 时间走了,你也随着时间走了,我把它写成了青春的剪影,为的是更懂得珍惜,也许,时间和距离,在和沟通叠加,便凑成了一个结局,但是朋友,就如我们的信条里所写,要勇敢,这次是真的要勇敢的一个人走,为了各自的梦想。 飞鸟春季北归,秋天向南,飞过了四季,遇见落木的时候却是冬天。 一个人守候的其实不是某个人,只不过是自己的期待太高,不过是爱上了爱情。 有你并行的路上,如飞鸟遇上了落木,月朗星稀如宣纸,树影斑驳如宝墨,而你,却是我彼时心中的一首歌。 爱做梦的年纪将要过去,我们从来都是自觉的从每一段日子里毕业,可是,拿什么来祭奠我们的青春,那些年,那些温暖而感动的年代,那些再也换不回来的岁月,那一段段共同在我们逐渐成长和老去的心中奏响的心曲。 引子---------雪国 和以往的每个冬天一样,故乡的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在空中不知疲倦地翻飞着,追逐着,像是一群小孩子在调皮的玩耍,更像是追赶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天空是阴沉的,然而,她们却像飞绒一样,那些晶莹剔透的精灵们在漫山遍野的上空盘旋。 但当她们轻轻贴在地面,树梢和石头上时,却又像是一只只白色的蝴蝶,喧闹中透着淡淡的馨香,那,是安详,安详的让人禁不住闭上眼睛,任她们亲吻着我的额头。我想,雪花,是我多年不见的恋人,亲切如故,就像冬青是我的知己一样,因为那种冷冷的美,孤独的欣喜,静默的无私,泪流满面的坚强,那多变而向往的永恒,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洗礼,一首首飘逸芬芳的绝唱。 下了整天的雪,山顶近乎竟不觉这种不停不息的飞舞竟然让人有些心疼,在和大爸、弟弟三人一行去祭祖的路上,雪花已经融化成一股股清流,顺着路面缓缓流淌到田地里,期待着这场大雪能够为来年酝酿一个好收成吧。穿过我家屋后的这条公路之后,便要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往山顶行进了,越往山顶方向走,雪下得越大,我屏住呼吸,伸出手时,一朵雪花轻轻飘落至我的手心,沉默,融化。 雪,是冬季的主题,正如玫瑰是夏季的主题的那样,映衬出了四季的半度颜色,我想。那天的下午已经埋藏在我记忆中,当然,那个出乎意料的一天,并没有在陈雪的脑海中落款,现在已经渐渐模糊了。 陈雪,是我的朋友,知己。我知道她的故事,那些关于青春的点点滴滴。 不过在2012年的伊始,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再次令陈雪突然想起那一幕幕往事,便觉得有必要纪念一下逝去的青春,封存在陈雪的青春纪念册里,希望它能够整理成一颗平静的心,抚平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治愈一颗跳动愈来愈慢的心,浓浓的恨意中没有华美,没有诺言,没有纠缠;只剩下了朴素,期盼和告别。告别青春的年华,告别她的心疼,把它们统统装在双肩包里,当脚步迈向地球的每一寸土地,把回忆放进厚厚的行囊。 第一章------桂花无香 陈雪是高三3班的学生,虽然是普通班,但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在所有的普通班级里面算是金戈铁马挥斥方遒,梦想很简单,是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走出大山,改变命运,通过大学之路来摆脱贫困,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回家的途中,在那一趟大班车上,有一位身穿着白色的衬衫,手中捧着几本书的男孩子,坐在陈雪的旁边。 “同学,你也是勉一中的吧?”他问。 “是的呀,你呢”?陈雪抬头看了一眼他,和他的目光相遇,发现了一双明亮,严肃而富有神采的眸子。 “陈雪也是,你是高几的呢”?语言中带着友好。 “陈雪,高三” “几班” “陈雪是高三3班的,很高兴遇见你”。陈雪的回答中透着一股浓烈的英语强调。也许那个时候,骄傲的陈雪已经预感到自己现在会是和英语结缘了吧。 “那你该你认识张羽吧”? “他是陈雪班上的同学,当然认识,你也认识他?” “哦,何止认识,我们关系还不错呢,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呢?”。 “陈雪,你呢”? “我叫李瑞”。 平时一直沉默不语、沉默得死寂的陈雪竟然冒出这么多的话,会有这么多的问题来问他,而且是对一个陌生人,自己对自己的语言或多或少有些吃惊。 “我是10班的”。他小心翼翼的介绍着自己。 听到这话陈雪心中难免会有一点自卑,因为当时10班是好班,便是全年级尖子生的班级,便不太敢和他讲话,但又一想,是陈雪自己太过狭隘了吧,说不定还可以趁这个不多得的机会,向他讨教一些学习的方法呢,总算说服了自己,和他说起话来。然后大概相互聊了一些与高考备考有关的话题,这是毕业班的主题词,反正在陈雪的世界里曾经是这样,必须这样,也一直是这样,直到高中四年的正式毕业,只有一个话题,那便是高考,必须是。 当透过车窗看到那棵老树时,才发现陈雪已经到站了,印象不深,但却是她们的邂逅,像秋天里的桂花那样,桂花无香桂开落,风雨隔月谢匆匆。 第二章------海之蓝 为了足够争气,为了不食言,为了实现梦想,整天在成堆的题海中挣扎,化学、物理、生物、数学、英语还有语文,一张张考过的卷子在陈雪的精心整理提取后,分门别类地被陈列在课桌抽屉里,厚厚一沓。在释放心中的巨大压力时,小陈常常会写写诗歌和小散文,到现在都保持着那个的习惯,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习惯似乎成为陈雪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子静静的流淌着,泪水和汗水一并,汇成了蔚蓝色的大海。 那是200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当上完长达四个小时的自习,陈雪正要走出教室门口的时候,张羽同学递给陈雪题名为《等你在清华》的一本书。 “这是一个男生托我带给你的”。他一边把手中的书递过来,一边对陈雪如是说。 陈雪很是吃惊,一边接过他手中的书,一边问他:“谢谢啊,不过,这是谁交给你的呢?” 他带着诡异而神秘的笑容,用俏皮而又郑重的腔调对陈雪说:“我一个好朋友,你们认识的,你见过他”。 陈雪翻开书的扉页看到了一个英文名,始终不见中文名是什么。 “还是你快告诉我吧,不要兜圈子了”。 陈雪知道他素爱拐弯抹角地跟同学们开玩笑,在陈雪的追问下,方才得知了这位神秘的借书人,便是那个在汽车上莫名遇见的同学,终日沉浸在书山题海中的陈雪,满脑子里都是元素周期表,都是能量守恒定律,都是数列,都是诗词鉴赏,都是过去分词,当时似乎没有什么空隙可以让给一个名字,竟然把那个名字给忘记了这时,初遇的场景回映在脑海中。记忆力好的同时,也不好,大概算是一种好事吧。 向送书人致谢后,陈雪便接下了这本书,临走时把它带回了宿舍,虽然已经非常疲惫了,但还是迫不及待的翻开来看,却不小心一张纸片飘落在地面上,那是一张精美的笔记本纸条,淡淡的蓝色,像是想象中海洋的颜色,比晴空的色彩稍微深一些,上面写着一句留言。 隐约记得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希望陈雪们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可以共勉,愿飞鸿携带陈雪们彼此在高考备战中的鼓励之类的话,对于沉浸在古诗词鉴赏复习中的并喜好文言诗词的陈雪来说,“鸿雁”一次竟然令她在枕头边存放的一本诗词精讲的书中翻阅了许久,才知道在古代,飞鸿指的是书信的意思。 陈雪细细翻开目录来看,书中大概介绍的是一些从清华大学走出来和正在清华就读的人们书写的心路历程。那个时候,一颗心完全被眼下那个高考所占据着,当然烦躁的时候,会写写小诗记录下冬天的严寒,雪花的美丽,因为高考是陈雪通向理想的一道阀门呵,就像备考征程,诗句中陈雪觉得每个人都是战士。即便如此,这些离陈雪还稍显遥远的大学生活一时并不能构成吸引力,便没有细细翻阅下去。 竟然没有料到的是,那天晚上陈雪毫无悬念的失眠,因为毕竟实在不清楚时隔几个月了,突然间生活中莫名其妙的闯入了一个全新的成员,多少有一丝波澜,这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如此的细心?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借给自己书共享? 翌日清晨陈雪依然最早的进入教室早读,不但要背诵蜀道难,更要晨读化学方程式等等自己并不喜欢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往脑子里塞。有时在笑,因为相形之下,陈雪更不怕累,对于她而言,时间每过一秒,陈雪都感觉到离陈雪的梦想接进一步。有时,陈雪在哭,躲在被子里哭,因为确实感觉到累,那时候,傻傻的备考的孩子们不懂得调节,虽然也有自己的复习规划,但对于高考的每一分,都会很贪婪,似乎每一分钟都像金银一般珍贵。六点,已经是比较晚的一次了,陈雪先翻开撕了一张自己心爱的迷你笔记本纸,这是陈雪日常用来书写诗歌的笔记本,致谢了书的主人,并请阿瑞的朋友给还了回去,权且算是一封回信吧。 第三章---------飞鸿传书 但是不知怎么,当把这封信寄出的时候,心中竟产生了一份不可名状的期待,期待书的主人能够给予回信,期待能够看到那双炯炯有神的明亮的眼睛。陈雪极力抑制这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因为那时候很多道理都是蒙昧的,并不知道人生最大的得便是生,最大的失便是死。这位前面所描述到得俏皮的陈雪班同学张羽,便被陈雪郑重地称为信使。 不料,到中午时分,信使回来了,果然带来了一张新的纸条,大概是一张以问句结尾的纸条,所以陈雪还是回了一纸短信,只是精简的几个字。后来的一封信中又问道陈雪学习上是否有困难,并声称他自己的学习还可以,希望能够帮助到陈雪,当时数学对陈雪而言,就是一道瓶颈,于是便大言不惭地在留言上说需要补一下数学。当然毫无推辞,这位曾经心目中未知的大好人,约陈雪在那个周六的下午到陈雪们教室里帮陈雪补习功课。 陈雪们的教学楼总共有六层,在班主任老师的争取下,陈雪们三年3班从高层搬到了二楼的最东边,而当时李瑞的教室十四班在一楼的最西边。周六很快就到来了,下午只有两节课,之后便是学校安排大家罕有的放松时间。 大家都外出了,陈雪自己留在教室里,等待着李瑞同学来帮陈雪讲解题目,他如约而至,问候过后,便坐在陈雪的身旁,讲解非常细致,直到他用隽秀端正的楷书演算了满满一纸的草稿(这些草稿被她悉心的珍藏了许多年,直到后来在南方的漂泊中遗失)。每一句讲解都令陈雪恍然大悟,原来题目还可以这样来解答,竟然还会有这样奇妙的思路来解题。很快,陈雪的几个难点个个都得到了完整的解析。这算是陈雪们的第二次见面,算是一种正式的相识,这一次,所见的并不只是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更多的是他的严谨而富有创造力的思路。渐渐的陈雪感觉到几乎不怎么与男生接触的自己,有种从来没有过的希冀,希望时间永远就停在那个时刻,或者希望它能够常常这样为陈雪讲解难题。讲完题目之后,他说自己还有事要忙,便匆匆作别,临走时说希望陈雪们能够相互鼓励,走完这段备考的日子。 他们之间相互鼓励的便签书信经整理,共计数百封之多,其中印象最深的几条句子有以下记录: 1。 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2。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3.面对生活的天空,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4。 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孤客听过,伤兵听过,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5。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第四章-----------闪亮的启明星 一中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区之间由一架长长的天桥相接,天桥下是车来车往的国道公路。南北校区各有一个校门,冬季的校园里有许多绿茵茵的草坪,还有卸下了葱茏的梧桐。从南校门进入校园之后,右手侧便是六家商店,据说是校领导和老师家属开的店面,生意煞是红火,校门的正对过是一栋实验楼,实验楼的后面是男生的宿舍楼,就是李瑞所住的那栋楼,离教室的距离相对远一点。沿着一排整齐的商店向西而行,经过新建起的那座餐饮楼,便是一栋略显破旧的女生公寓楼,公寓楼有四层,陈雪在那里住了四年,每一年换一个楼层,由至低,宿舍楼前有一道栅栏似的大铁门,六点钟的时候,会准时响起管理员阿姨开门的声音,而陈雪总会是每天第一个通过那道门的学生。 那个冬季像以往的冬天一样,经常下雪,气温很低,清晨的浓雾常常会笼罩在天桥上空,每天早上去往教室的途中常常天还未亮,天桥上的路灯昏黄,心中的恐惧难以言表。但为了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克服所有的恐惧,只有一个念头,要战胜自己,战胜高考。 之后在信中阿瑞得知陈雪每天早上都会很早到教室里读书,他约陈雪监督他早上早一点起床,但事实上平日里他自己本身也起得很早,很勤奋。陈雪同意了那个决定,因为并不妨碍有另一个人和陈雪并肩前行,这样以来,更节约了很多写短信的时间。于是陈雪们约定,如果没有例外,每天的六点从铁栅栏前面出发,一起走天桥,向他们各自的教室走去。 很快陈雪们便将一起早起上早读的计划付诸实施,陈雪上好了闹钟,5:50准时起床,穿上厚厚的棉衣,迅速整理好向楼下冲去,几次都迟到了,但大多数时候陈雪都会提前一两分钟,这种情况下,陈雪都会一边在一楼的过道里借助灯光看会儿书,一边等候着阿姨来开门。外面的天气异常的寒冷,但心中却会有一丝温暖,因为有人在等着,等着陈雪一起走路。偶尔陈雪会走到铁栅栏那里看看,看什么,自己也不知道。 很多次当陈雪出门的时候,阿瑞已经提前到达,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羽绒服,和陈雪差不多,他已经等候一会儿了,有时候在铁栅栏门口,有时会在小话吧门口,话吧的墙是冰冷的,并不比铁门暖和。想象着那种结冰的寒冷,不觉间心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怜惜,陈雪按捺住那奇怪的心情,继续会楼道里看书,但是久久不能平静。当见到李瑞的第一句话便是“明天我们稍微晚一点出发吧!”管理员阿姨得知陈雪走的比较早时,总会把钥匙从窗户里递给陈雪,让陈雪自己去帮她开大铁门,如此一来陈雪们原计划的时间才没有改变。天依然很冷,但天有多冷,幸福感就有多浓。 第五章-----毕业礼物 幸福的日子总会走的太快,这似乎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转眼间,毕业了,毕业核对考卷答案估分的那天,很多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志愿要填哪所学校,陈雪考得不太理想,当然也并不若自己想象中的不堪。沉默,是这场毕业献给我们的礼物。坐在李瑞的对面,陈雪沉默,沉默是别离的笙箫,箫声淡抹着心中的波澜,从此发誓要为梦想不抛弃不放弃,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出入是陈雪早已预料到的,世事无常,时过境迁,这些不单单是些没有生命的词语如果生活是一尊雕像,是否我们常常期待的都会和担心的那样一一实现。 第六章-----似水流年 很多年过去了,在各自的大学里度过了四年,离别,从此音讯稀疏,后来她们都毕业,工作,再后来,都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有了各自幸福的家庭,当然,都是李瑞先行一步。岁月的脂粉终究赛过了抽屉里的红妆,让当年稚嫩的面庞多了几分成熟和沧桑。在一次的同学聚会上,李瑞举起酒杯走到陈瑞面前说:“朋友们曾经问我高中是否谈过恋爱,我并没有,但每次却想起了你”,陈雪又何尝不是,但她,还是没有说,因为经历过无数次的自我说服和挣扎,已经释然。因为那种允许淡淡的情感的年华,充满着浅浅的感动的年华,是再也找不回来的青春,而青春是一首涩涩而美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