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得起爱情
“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则争,争则乱”。恐惧来源于内心与外界的落差,来源于某时的不平等,仿佛我从梦境中惊醒!有时孤傲的心如此的高不可攀,有时候落寞的心触不可及。如果心的不对等产生不了动力,那么肆虐的台风会将一切吹毁。
中国人讲究平等,特别是在礼乐制度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即使中国人在身份地位上不平等,但在道德论理上必是平等。如果有在道德上做了不平等之事,必说“对不起”,何为对不起,即没有对得上对方展示给自己的道德标准,反之,对方则说“没关系”,其言说,其实我们本来就没关系,不用平等的道德是可以的。基于此,中国的道德之所以令人敬佩就在于此。想春秋之前,两国交战,自有一套交战的礼仪,战前的战书,叫阵、决战、分出胜负后收兵,可谓“点到为至”。反观自兵不厌诈之后,成为多少卑鄙小人的托词。继而用一个礼尚往来,这么高尚的词去报复,何等污浊。
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有多罪恶的心里,善良的本性只是被灰尘遮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要对得起一颗善心,以对得起为我搭建道德高台的人。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举案齐眉的的感动不来源于孟光一个人为丈夫举案,恰恰是在梁鸿回应妻子时同样表现出的举案。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能看到王弗还在窗前梳妆,一个为他经营的婚姻家庭的妻子。我想他被贬,甚罚俸禄之后,妻子依然与他在东坡上开垦。如亡妻仍在,那无尽的婵娟之夜,几个月之间从朝廷大员一路贬在海南,如有王弗的默默陪伴会有安慰。苏轼用赤子这心去对王弗的爱情坚贞。一方经营的爱情不算爱情,因为根本对不起爱情二字,且不说血缘道德,不离不弃,相敬如宾,才是爱情这种道德的最高形式存在的前提。
爱情植根于道德之上。古人所谓的尾生之信,后人不被看作是爱情的守诺的典范,我却不以为然。尾生能苦守桥底而等女孩前来付约,直到河水上涨而淹死,谁会笑他的傻。人约黄昏后,如果月亮已从柳稍落下,多少人还会等候佳人如期。苦守寒窑只能看作童话,也只能用童话的题材才能唤起你对爱情的向往。背信弃义被道德鄙视,何况陈世美呼!如今一句自由、平等,追求爱情,却打破了所有。你对不起他的全心全意,他对不起你的付出,你对不起爱情的牺牲,他对不起你的执着。如此的爱情失衡怎能长久。爱情的道德平等在于什么呢?如果你找不到爱情平等的标准,那么“对不起”必是常有之事,而另一方的“没关系”自然而出。假如有一天,双方真的没关系了,爱情必然东流去!
人类的发展得益于分工,分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爱情应该如此。千年之前的母系社会、父系社会,封建社会前期,到被董仲舒绑架了的妇女三钢五常制度下的分工,压制女性平等观点被新时期的男女平等观点冲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如果洪水过后一切平常则好,反之如果形成了像黄河的河上河,那么妇女解放运动隐患,恰恰为现在爱情的失衡埋下了伏笔。男愿为爱情成为煮夫,愿把自己放得很低,能懂则然,否则对不起男的身份;女愿为爱情牺牲嫁给“条件好”的男生,愿把自己放低去追求爱情,能懂则然,否则对不起女的身份。爱情的平等不在于点于点的对等,如此一无爱情,二玷污了爱情。爱情中有分工,婚姻中有分工,家庭中有分工,在这样的分工中寻求平等,在这样的分工铸造爱情。我用我的那份坚持去对你的坚持,我用我的那份执着去对你的牺牲,我用我爱情的方式去编制爱情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