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子(8)

  

  子扬哥又回南京去了,说顺便帮我看一下有没有什么工作的。可我还真没有想出去的念头。
  
  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子扬哥打电话来了,要我到南京去,说工作有了。接到电话后,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我竟然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但还是有点舍不得,毕竟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外出,本来说好的明年和子凯一起出去的,看样子我还是得一个人出去一下了,看看外面的情况到底如何了。说动身就动身,出发吧。
  
  我乘公交车到了县城的长途汽车站,买了票——那个售票员说九点半的——我就相信了,也没多看一下,就塞进了包里。过了好久,九点二十五分检票了。我顺利通过上车咯,还在很高兴的坐在车上。谁知没过一会,来了一个人。“你们谁没买票的,怎么多一个人啊?”我买票的,管他呢,又不是我。没人回答。“没人啊,怎么多一个,把票拿出来检查一下吧!”其欧美多想的拿出来给他看了一下,“小伙子,对不起,你的票是刚才那班的,九点十分的。这是九点半的车,刚才我们喊了很多声你怎么不回答呢?”我懵了,怎么出现这样的事?
  
  哼哧哼哧半天我才又把票买好。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到南京,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让我遇到了,我就只是简单的说一下吧:一个人,乍出外,学校知识全没带。长途车,跑得快,叫我不知是哪块。想打车,险上当,遇到黑车赚外块。说地点,没明白,稀里糊涂可累坏。不容易,我哥来,这才让我真痛快。
  
  可是,原本以为做的事情是跟着别人去送货没那么多的事情的,现在我做的却是得学会取货、拿货、接单、装车、送货、收钱、记账,有时候遇到难缠的客户还得学会讨债。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得在三四天内全学会。他们家的仓库也不小,货物也很多,在我看来摆的乱七八糟的,要我这么容易准确的找到要找的货绝非易事,没办法都这样啊。
  
  插节:
  
  这个店是子扬哥的一个亲戚家的,找的员工也都是自家那个地方的,有一个小女孩,不对应该是个大女孩——那里就属我是最小的,我算是知道什么是仗势欺人,摆老谱了。在她的心里似乎我就是她上辈子借了钱没还给她的人,成天是明着暗着都说我怎么怎么不好好干活,怎么怎么偷懒,还说我怎么怎么穿不起名牌假装阔气,在我和她相处的一个月里就没有一天正眼瞧过我的,我倒像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留我一天她就会少活一百年,阴阳怪气的,唉,不必多说了。
  
  那个小伙子——金杯车的司机,要比那个小姑娘好那么一点,不会成天阴阳怪气的和我说话,他很简单的,理都不理我,即使我和他说话。然后会把我当做不存在似的扔在一边,和别人聊天——一个宿舍里的。
  
  于是我在一个月间得到的不只是初来乍到的感觉,还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观——有人和你抢食时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整死他!就这样的一群人。
  
  我送货归送货,但还会无缘无故的多一份工作,就是接受和我一起送的两个大人的责备——他们心情好时,我就没什么事;他们心情不好时,那我就等着受死吧。
  
  插节断。
  
  就这样,我在一群这样人中勉勉强强的过了一个月,说真的我什么工作上的都没学会,装车不会,接单不会,拿货找不到,取货不知放哪,送货找不到人,不过收钱还将就着。而且我现在可以很轻松的辨别真假钱了。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我们放假了,我感受到我人生中最迫不及待的放假,这可是我脱离苦海的最好机会了,后天就是过年了,我得好好的为自己庆祝一下,庆祝自己完好无损的回家了。
  
  后来我还想起了一个很小的往事,就是以前在学校里帮同学写作文的事。
  
  插节:
  
  佘老师——也就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给的是一个话题作文,写关于过年的,文体随便,风格不一,内容真实,情感生动,形式新颖。因为那时我们正在学习诗歌,新旧诗歌都有,所以佘老师还是带那么点意思要我们用诗歌来写这个的。我的同桌——王符杆非要我帮他写,自然是用诗歌的,我本来就是一个软心肠的人,他苦苦的求了一下,我也便应了,于是写了一首:
  
  东风无奈百家灯,村里村外雨纷纷。树色催寒寒更近,灯火通明明又升。
  
  除夕之夜全家欢,烟花只管九霄散。似星还似飞星落,千丈飘进谁家院。
  
  年夜绮筵举杯贺,杯中烈酒同欢乐。香食美味满汉席,喝到兴时化为歌。
  
  一年烦闷抛散去,万点烟雨成笑语。贺词福寿如东海,祝言安康比佛祖。
  
  席罢谁来收拾局,男人辛苦女人歇。等到一年又尽头,风俗不改旧时节。
  
  待至夜深莫入睡,老少皆来守年岁。明年伊始鞭炮声,一声更比一声脆。
  
  我也顺便给自己写了一篇作文,当然也是诗歌。因为我本来记性就不怎么好,一共写了一首诗和五首词,可惜自从给别人看了之后,便消失了四首词,我也只好把我残剩下的作文碎片给写了一下:
  
  寒来暑往今又去,岁月蹉跎无踪迹。试问此时都几许,农历新年已临近。
  
  归家游子心如焚,鱼雁不断急飞魂。谁能不恋家中乐,独在他乡无存根。
  
  车如流水马如龙,行人摩肩又接踵。归心似箭不能比,思家情深谁不懂。
  
  虽见家中无改变,家中父母皆相见。欲捧一把辛酸泪,都是在外思家恋。
  
  除夕夜晚灯火明,胜似心中欢喜情。收起心中无限事,此时尽言家中馨。
  
  东风夜放流星处,烟花无数,幻作祥瑞雨。欢声笑语谁知是,一夜鱼龙未停舞。
  
  自在飞花轻似梦,可怜今夜,不能久留住。只要年年皆若此,何必此时生嫉妒?
  
  插节断。
  
  其实写这类的诗歌有很多细节是没办法用我拙劣的词语表达的,所以我想了好久,才把我们这个地方现在的风俗习惯写了一遍:
  
  新年将至家家忙,做馍还得赶衣裳。一年只图过年时,能把旧样换新样。
  
  二七砍柴活,二八蒸笼馍。二九忙得很,早晨买年货,中午要拉磨,春联晚上做。
  
  年三十祭先人,烧纸钱把头磕。叨咕叨咕保平安,念叨念叨求得愿。
  
  祭拜结束,挂灯笼,贴春联,窗花剪完窗上粘,门联理顺门前黏。
  
  夜也是除夕夜,放鞭炮燃烟花。年夜饭家中餐,千里儿敬酒先。
  
  剁肉末,切菜碎,和饺馅,包饺子。初一开始,锅不能空,不干烧,饭后放上大馍馍。
  
  守年岁打通宵,长辈给压岁钱。年糕要到明年吃,寓意年年登高处。
  
  初一要拜年,初二请舅舅,初三不做事,初四随便玩,初五包饺子,初六接姑姑,
  
  初七直到十四,农历年暂告段落,留着明天十五元宵节。
  
  之所以说是现在的风俗习惯,是因为在七八年前我们这边还有一种习惯:
  
  过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都有这个习惯,年初一要给长辈的拜年,当然我们这里的拜年方式我觉得还是很有趣的:小孩子们都会拿袋子到各家各户去要东西的,这些东西很多,什么都有,像瓜子,米花,糖果等等。当然这些东西是每家每户过年之前就会准备好的。我们这里管这个习惯称作——要花子——也是给别人拜年的一种方式。至于这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我就无从考证了,因为我从老一辈人的口中知道这样的风俗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时兴了很久了。
  
  要花子是不需要花钱的,你只需要拿个袋子和孩子们到处跑就行了,到这家门口站一站那家门口站一站,就会很轻松的得到东西的,也就是我们称为花子的东西。当然也有少数几家不会给的。
  
  这种风俗习惯到我上中学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不怎么有趣了,很少有孩子会舍个脸皮到别人家去要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的,我做了一种推测:
  
  之所以会有要花子的风俗习惯,最大的可能与生活条件有关。我很小的时候,不光我们一家穷得要命,整个村子几乎就找不到谁家能拿出几十块钱出来。当然这是我小时候的情况,那再往前是什么情况,应该可想而知了。也许就是那个时候兴起来的吧。我们这边把要饭的乞丐也喊做叫花子,“叫花子叫花子,叫着就是要饭吃,要饭吃要饭吃,要的都是米花子”。粮食是关键,为了让一点粮食变得更多,让它的体积变大就可以解决了,可见我们这里的人还是挺聪明的啊,于是乎米变成米花,玉米变成玉米花,统一称呼米花子。
  
  为了在过年的时候能减少叫花子的数量,增加广大老百姓的乐趣,于是乎便有了这么一个规定:以后过年谁家有小孩就可以让小孩出门到别人家去要吃的东西,到谁家谁家就得给,给的东西随便。慢慢慢慢的规定就成了习惯,于是乎便有了我们过年时拿着一个袋子到各家各户去要花子的场景了。
  
  说到这里,我只能说现在我们这边过年是一点乐趣都没了,以前有要花子还可以找点乐趣,现在生活好了谁还好意思跑别人家去要东西啊。现在我们过年也只能当是一个给自己找寂寞的日子吧,因为这时都躲在家里看电视,看DVD,VCD,什么什么的,都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姑娘了。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美少妇和公公的乱伦故事
·情感美文 女孩子最容易生气的N个场
·情感美文 男人性能力不持久女人哭死
·情感美文 疯儿
·情感美文 丑女也浪漫,我爱上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