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
  
  ——珠海市档案局扶贫“双到”工作纪实
  
  王峻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一、引子
  
  南粤的暖风吹遍了美丽的珠海,红花绿树,姹紫嫣红,分外妖娆,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带着采写“珠海市档案局扶贫‘双到’(即: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纪实”的重任,走进了坐落在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西路118号的珠海市档案局。
  
  接待我的是该局对口帮扶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汤輋村“双到”工作的副调研员王彦生和扶贫干部黄仁富同志。初见黄仁富,他留着寸头,脸色微黑,穿着一件白色镶着蓝边的T恤衫和一条深蓝色的长裤,干净利落,看到热情的他,会使人很快自然联想起盛开的勒杜鹃花。
  
  说到“双到”帮扶,打开话匣子的黄仁富兴奋的说道:“三年来,珠海市档案局以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惠民工程为重点,因地制宜,发挥当地优势,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扎实推进帮扶工作全面开展……”
  
  那么,在此让我们循着珠海市档案局扶贫工作的成功之路,走进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汤輋村,真切地去感受那里在珠海市档案局开展扶贫“双到”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崭新变化吧!
  
  二、较量
  
  明亮温馨的办公室里,我望着坐在对面的王彦生、黄仁富,带着试探的口气问道:“在市档案局帮扶工作组进驻之前,汤輋村的情况真的就那么糟糕吗?”
  
  “呵呵,这个问题,黄仁富是再清楚不过了。你让他好阿红啊说说吧!”王彦生插上话题如是说。
  
  “可以这么说吧,汤輋村及其贫困户的贫困程度,是我们预先无法想象的。”黄仁富稍作思考,说道:“我们局‘双到’帮扶的汤輋村,位于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下辖6个自然村,其中人口超过300人以上的自然村1个;全村总户数225户、总人口1528人,其中经最终核定有贫困户64户,总贫困人口314人,平均贫困户人口5人/每户;200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000元,人均年纯收入2716元,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1762元;全村有水田300多亩,人均水田0.20亩,旱地200多亩,人均旱地0.13亩,林果地400多亩,人均林果地0.28亩;全村64户贫困户中,‘五保户’和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病残户共有7户,占经核定总人口的10.9%。”
  
  是呀,面对这样一幅“凄凄惨惨戚戚,咋暖还寒”的景象,怎一个“愁”字了得?
  
  故事还得从2010年说起……
  
  这年的春天,珠海市档案局领导班子根据省、市有关部门部署安排,局领导和黄仁富来到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展开对对口帮扶村汤輋村扶贫“家底”的摸查行动。然而,进驻汤輋村,他们看到的一番景象,如同这首在村民中流传的打油诗——
  
  村落半山腰,
  
  垃圾围村绕;
  
  青壮辞乡去,
  
  老少守空啼;
  
  穷山伴恶水,
  
  经济难得好。
  
  ……
  
  是呀,汤輋村,是一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集体经济及其贫困户贫困程度相对较深的典型缩影。
  
  进驻后,他们迅速展开工作。黄仁富说:“我们在汤輋村主动出击,联系村干,深入了解村集体经济存在现状;进家入户,沟通村民,详实摸查村民家庭贫困情况,探访‘五保户’、低保户、病残户……很快形成了一份全面反映对口汤輋村‘双到’扶贫工作的情况调查。”采访中,在一摞扶贫材料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份记载——
  
  调研显示,汤輋村及其贫困户贫困程度较深,主要原因有:一是全村可支配劳动力少,村里75%以上的劳动力已经外出务工,留守的大都是些老弱病残者,不具备劳动能力;二是交通不便,由于该村地处偏坡半山位置,加之联通外界的道路不畅,该村难以形成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主导种植业,没有像样的村办企业,致使集体经济创收难;三是由于汤輋村缺乏可发展的有效资源,大部分耕地已经分到各家各户,使得村集体耕地面积减少,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耕地不足、资源缺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薄弱的窘境;四是村民家庭劳动力相对单薄、缺乏技能,却又要抚养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是靠在外打工的亲人,辛勤做苦力收入维持生计;五是因病残或者家庭困难而致贫的“困难户”比例大。
  
  此情此景,让人深思!
  
  怎么办?
  
  扶贫,贵在奉献。“双到”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重在行动!
  
  于是,珠海市档案局迅速成立了“双到”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把帮扶工作列入局议事日程,明确了以前任局长许文生(现任局长周晓文)为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长,副局长吴广平、副调研员王彦生为副组长,由王彦生具体分管“双到”帮扶汤輋村的工作。并选派黄仁富担任驻村干部。
  
  “我们将24名帮扶贫困户的局干部名单,在汤輋村做了公布,明确了‘一对一’的帮扶责任人,依据摸底调查的详实资料,制定引导和扶持贫困户种植经济农作物,发展养殖业的目标,切实做到一户一个帮扶办法,一户一个帮扶项目。”周晓文局长这样介绍道,“为此,我们局专门选派了黄仁富同志担任驻汤輋村的‘双到’扶贫专职干部。”
  
  一场帮扶汤輋村脱贫的行动,徐徐拉开了序幕。
  
  他们,就是敢于和贫困较量的勇士!
  
  三、爱心
  
  扶贫,究竟应该怎么“扶”?
  
  脱贫,究竟应该怎么“脱”?
  
  上砂镇汤輋村“村支委、村委会”苦苦思考着这个问题
  
  珠海市档案局扶贫“双到”领导班子在寻找着发展良策:
  
  驻村干部黄仁福在谋划实践着“双到”帮扶的措施项目:
  
  ……
  
  就这样,在这场持久、深入的扶贫共建中,市档案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经过驻村开展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等工作,进一步制定完善了针对汤輋村的帮扶计划和具体帮扶措施。他们为村里64户贫困户的稳定增收脱贫,明确了具体的脱贫时间和目标。
  
  可是,蓝图绘就,怎样实施!
  
  2010年,还是黄仁富刚到汤輋村的那段日子里,村民对“双到”帮扶并不理解,尤其汤輋村“两委”干部对对口扶贫工作不看好,他们认为这次的“双到”扶贫工作和过去“走马灯”似的帮扶工作一样,无非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嗯,我们这里基础差,条件不好,呵呵,这样的事情我们经历多了。以往都是把扶贫款交给村里,由我们自己安排使用的。”村干部带着揶揄,向黄仁富提出这样的要求,“有多少钱?就交给我们自己安排吧!”
  
  然而,省、市政府这次开展的扶贫‘双到’工作,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实打实的呀!
  
  为了能够迅速开展工作,肩负着市档案局领导信赖和扶贫重任的黄仁富放下身价,主动出击。他到贫困村民家庭,与他们促膝谈心,赢得相互之间的信任;他找村“两委”,和他们交流沟通,以此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
  
  这不,那一天,黄仁富接到上级通知,说是有一笔扶贫款转到了汤輋村的账户上,要他在和村“两委”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后,将该款用于“双到”帮扶的项目上。可是,当一心想着把这笔“专款”用到刀刃上的黄仁富找到村支部书记时,村支部书记却躲闪其辞,说是要帮自己家里耕田,没有时间和他商量这件事。
  
  原来,还是在2009年的时候,汤輋村因为筹款修建一条出村
  
  道路,几经折腾,路没有修好不说,还欠下了60多万元的债务。这次,在确认“双到”帮扶专款到村账户后,村支部书记和几个村委一商量,想干脆用它来抵还一部分债务……获悉这一情况后,黄仁富主动约见村“两委”成员,耐心地向他们讲清楚专款专用的道理,并答应他们一定想办法,把没有完工的道路修好。最终,较好地处置完善了这次“专款事件”。
  
  珠海市档案局还特意邀请汤輋村4名干部来珠海实地参观学习。随后,市档案局“双到”扶贫领导小组和前来学习考察的汤輋村“两委”代表,共同召开了“帮扶汤輋村发展集体经济座谈会”。在会上,双方就帮扶汤輋村发展集体经济,支持村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等事项进行了磋商。
  
  是的,就是在这种亲情似的交流,手足般的沟通中,帮扶者和被帮扶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温馨而热烈的讨论。
  
  思想,就在交流中升华;
  
  火花,就在沟通中灵动。
  
  设身处地,真心实意。这就是珠海市档案局在对口扶贫汤輋村的行动中的真实写照。
  
  至于他们的作法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在该局向广东省、珠海市两级“双到”工作组递交的《市档案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三年工作总结》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
  
  一是充分发挥汤輋村的山地资源优势,有效调动自身和被帮扶方汤輋村村民的积极性,注重体现帮扶工作的针对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帮扶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合理制定“一户一法”的对口帮扶措施;
  
  二是坚持在扶贫工作中,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展特色产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大面积的引进开垦种植茶树,投入帮扶资金,设立汤輋村“茶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增加茶树种植面积,推广宣传茶叶品质,以汤輋品牌绿茶为龙头,着力打造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格局;
  
  三是针对贫困户,采取以帮扶开展种植茶树、花生等经济作物和养殖鸡、鸭等家禽可转商品化率高、易产生稳定收入的项目为主,重点解决汤輋村贫困户无稳定收入的实际问题;
  
  四是在汤輋村大力开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做到转移就业一人,争取脱贫一户,积极动员、引导、帮助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成员实施就业行动,通过开展诸如免费“种养殖技术培训”、“非农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一方面,提高了贫困户种养殖水平,增加了种养殖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培训的方式,汤輋村贫困户劳动力实现了本地或异地转移就业,还帮助解决了有意愿的贫困户初中毕业生免费进入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学习。
  
  ……
  
  他们,以大爱之心,诠释了“双到”工作的内涵,延伸了扶贫事业的外延!
  
  五、治理
  
  “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命脉。”
  
  实施对口帮扶行动,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抓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珠海市档案局领导集体在对汤輋村践行“双到”扶贫过程中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农业设施建设,关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它是繁荣经济、继往开来的基础所在,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要加快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做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黄仁富说,“我们局领导集体在对汤輋村的帮扶工作中,既关注汤輋村人的生产生活,更关心汤輋村农业设施的建设。”
  
  在帮扶行动的三年间,当看到背靠山峦的汤輋村因早年许多村民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而致田亩荒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情形时,市档案局负责“对口扶贫”工作的主要领导,主动沟通联合帮扶单位——珠海市九洲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投入20万元,新建农田灌溉水渠2500米,修葺、加固15处拦水坝和800米河流堤坝,维修、改造了水渠1000米和坡头地貌,兴建了两条7800米长的水泥结构灌溉明渠,修建机耕道路1200余米,有力地保障了汤輋村数千亩农田的灌溉需求。
  
  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和人口饮水卫生状况,一直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许多农村的生活生产用水,一方面因为缺乏足够的水源,农村人口饮水亟待改善;另一方面因为受自然条件限制,农村水源和水质实施净化较难;第三,建设和完善农村净水官网系统需要有资金的投入。对于深感“吃水难”、“用水难”种种困难的汤輋村人来说,在广东省“双到”帮扶工作开展的进程中,和全省其他地区的农村人口一样,就是盼望着在这场扶贫大行动中,能够吃上用上清澈、甘甜、纯净的自来水。可是一划算,汤輋村有6个自然村,225户,人口1528人,仅仅铺设进村主要水管总长就达2000米,需要数十万元的资金,这让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只有4000元、人均年纯收入不足3000元、贫困户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汤輋村碰到了大困难。
  
  怎么整治,解决村民吃水问题?
  
  2012年10月,珠海市档案局经过积极筹措资金,精心规划设计,
  
  组织人员兴建起了汤輋村饮用自来水工程,修筑、扩容了6个用于清洁净化水质的过滤蓄水池,整改、更换了连接汤輋村下辖6个自然村的饮用水管道,
  
  用上清洁、干净自来水的汤輋村村民们,脸上绽露出了幸福而快乐的笑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珠海市档案局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发现汤輋村小学破败的围墙、简陋的教舍、泥填的操场……一派让人难以目睹的景象,深深刺痛着扶贫干部的心。他们,思绪万千。
  
  知识,是生发一切力量的源泉。是呀,在帮扶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行动中,我们不仅要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还要下功夫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追求,进一步提升他们一代乃至几代人的文化水平、文化素养和文化结构,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首当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坚实基础。
  
  珠海市档案局,在出资帮助3名贫困家庭子女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的同时,还在王彦生、黄仁富的努力下,筹得资金,修葺围墙,粉刷教学楼,购置教学课桌椅160套、办公桌椅、电脑、广播扩音机、多媒体投影仪等设施设备。于是,在汤輋村,我们便就看到了珠海市档案管理局筹集专款建设完善了校园的围墙、明亮的教舍、宽敞的操场、崭新的设施……课堂里,传来了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闪现着孩子们矫健的身影。
  
  这就是,焕然一新的汤輋村光华小学。
  
  在珠海市档案局“双到”帮扶汤輋村脱贫工作的“日志”里,我还找到了扶贫工作者们这样的足迹——
  
  2010年以来,他们在实施对汤輋村的帮扶行动中,联合该村一起,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00多万元,日趋完善了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不信?请看——
  
  他们组织建设完成2.5公里村道路基和水泥硬化,实现汤輋村道路100%硬底化,解决了生活生产物质进出困难的问题,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
  
  他们协调完成村变电站迁移和扩容,改造输变电主线2000米,进户线路3000余米,实现了汤輋变电站并网南方电网,解决了村民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
  
  他们推动实施照明工程,在村公路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16盏,同时在村委、光华小学和个主要路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做到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控,为村民出行和良好治安提供保障;
  
  他们筹划修葺改造村委办公大楼,添置办公设施设备,改善了汤輋村“两委”办公条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两委”宣传栏、公告栏,达标农村基层组织活动阵地“五有”要求;
  
  他们完成村民室内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建立了农家书屋,购买各类文化、农技、科普图书3000余册,为村民阅读和查索文化科技知识提供了便利;
  
  他们完成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健身广场的建设,兴建和完善了村民文化娱乐设施,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他们帮助改善村公共卫生环境,新建公共厕所1座,垃圾收集设施9个,添置垃圾桶4个,污水处理排放池2个,聘请村里贫困户负责保洁工作,这样既有助于增加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又有利于保持村庄环境卫生的整洁,美化了村容村貌;
  
  还是他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贫困户实施助学,助医和安居工程,组织农业科技和非农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改善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条件;
  
  至2012年底,全村5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8216元,全村脱贫率达100%,实现了“双到”工作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
  
  比如,他们——
  
  使用投入广东省扶贫危房改造资金,帮助64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完成住房改造改建,并对不属于省扶贫危房改造支持以外的9户贫困户的住房进行加固修缮,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推动了安居乐业氛围的形成;
  
  扶持村民发展生猪、家禽、种茶、花生等重要项目,已有茶农200多户,与该村种植茶树合作社鉴定购销合同的农户超过150户,产业种植面积500余亩,年纯收入达10000元/亩;
  
  联合帮扶互助单位珠海九洲旅游集团等单位,常年面对贫困户招聘员工,先后组织农业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员178人,非农技能培训3期,参培人员185人并实施转移就业,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转移就业;
  
  全体村民全员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病有所依、老有所养,对有特殊困难家庭、孤寡老人、伤病残家庭实行资金救助帮扶,牵线搭桥,协调政府,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五保、低保范畴、做到应保尽保;
  
  在他们的辛勤付出中,汤輋村集体年收入从帮扶前2009年的4000元增加到帮扶后2012年的12.6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脱贫的目标……
  
  那么,你看——
  
  他们协助汤輋村参股揭西县汤輋水电站25%的股份,合作期限33年,每年固定收益不少于3万元,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他们协助村集体入股揭西县河婆燃辉石油气站,合作期限15年,每年获得稳定收益不少于3.54万元;
  
  他们通过引进深圳市宏达康实业有限公司,回村开班茶场(厂),使该村有了龙头企业,双方合作10年,每年为村集体创造稳定收益不少于5万元,在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同时,又为贫困户解决了就业岗位;
  
  ……
  
  他们,在帮扶汤輋村脱贫的行动中,点点诚奉献,滴滴皆真情!
  
  五、标杆
  
  在市档案局,面对扶贫,人们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对口扶贫,贵在“标本兼治”。
  
  “当然,我们在实施对口帮扶汤輋村脱贫的行动中,不仅要致力于做好‘输血’这个‘标’的工作,更应该致力于做好‘造血’这个‘本’的工作,这样汤輋村才能真正具备脱贫致富的发展后劲。”王彦生对帮扶汤輋村脱贫工作颇有感慨。
  
  “是的,‘双到’扶贫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求我们局在对口帮扶汤輋村脱贫的过程中,透过表象,找源头,引活水,‘标本兼治’达目标!”周晓文局长一语破的。
  
  在这里。请允许我们来“回放”这样的细节——
  
  汤輋村地处南粤山区,温润的气候,良好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里,茶叶种植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这里的家家户户就有种植茶叶的传统。
  
  2010年秋,为了给从事种养的村民送上化肥、种子和饲料,来到汤輋村的黄仁富,看到该村发展茶叶经济的现状,由于各家各户小块种植,不成规模,村民种植资金不足,生产设备陈旧落后等原因,导致生产的茶叶价值不高,难以打开市场,无法形成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面对这样的情形,黄仁富内心萌发了依托科学种植茶树,大规模发展茶叶经济的想法。经过认真的调研,走访和咨询有关茶叶种植专家之后,他分别及时向市档案局领导和揭西县上砂镇扶贫工作组作了汇报与沟通,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深受鼓舞。
  
  他与汤輋村“两委”和村民经过反复沟通,交换意见,最后,形成良策:创建汤輋村自己的绿茶品牌!
  
  2011年的春天,正直漫山的茶树绽放、一派生机盎然的季节,汤輋村踏上了开辟茶叶经济发展的征途。珠海市档案局的帮扶工作者们,为汤輋村贫困户送来了引进的优质绿茶种苗,组织村民掀起了大规模种植发展“汤輋村绿茶”经济的行动。
  
  需要说明的是,珠海市档案局从探索汤輋村脱贫的实验性项目,到谋划汤輋村立足农业发展特色经济,再到形成具有特色的汤輋村农业产业化模式,并非一帆风顺。
  
  我在珠海市档案局采访,探寻他们帮扶汤輋村走上脱贫之路的时候,周晓文和她的伙伴——吴广平、王彦生、黄仁富们这样诠释说:“汤輋村以及周边地区客家人喜爱喝茶,家家户户都种茶。但过去这里的茶叶种植规模小且分散。为此,我们邀请专家充分利用汤輋村所具备的山地资源,制定开发茶叶生产的发展规划,优化区域茶叶结构布局,精心培育规模型龙头企业,打造‘汤輋绿茶’品牌,增强汤輋村绿茶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汤輋绿茶’的品牌价值。”
  
  俗话说:“鞋有鞋样,版有版型。”
  
  市档案局“双到”帮扶组一班人深知,只有着力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帮扶脱贫,朝着小康生活迈进的坚实一步。汤輋村亦然如此!
  
  于是,他们在开拓“汤輋绿茶”品牌的道路上出发了。
  
  汤輋村茶叶种植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就必须招商引资,引凤筑巢。黄仁富在村民和村“两委”那里了解到,有些村民外出做工或者经商后,赚了钱,口袋都开始“胀”起来了……这些常年在外挣钱的乡贤,即使生活过好了,变得富裕了,可心中想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家乡,他们很想为家乡的建设做些事情。黄仁富在征得市档案局领导和揭西县扶贫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后,主动联系村“两委”,找到这些常年在外的乡贤,鼓励和邀请他们回乡创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令人欣喜的事情,就这么出现了!
  
  这不是吗!身为汤輋村人的深圳市宏达康实业有限公司老板庄仲闯回来了。他,回到家乡创业,投资500多万元,租赁村委和村民500多亩山地,进行开荒种茶,并组建了“宏达康茶场”、“宏达康茶厂”。以此茶场(茶厂)为龙头,兼并和收购汤輋村零散分布的中小茶厂,实行规模化,统一收购、加工、制造、开拓产品市场,做大、做强汤輋村绿茶产业。
  
  与此同时,市档案局与联合帮扶单位珠海九洲旅游集团,共同投资30多万元,购买良种茶苗,以半价优惠的方式提供给村民,鼓励村民开拓荒山,整合土地600余亩,扩大面积种植优良茶树,生产优质茶叶。他们积极引导落户的茶叶大企业新建茶叶加工厂,优化茶叶种植和生产环境,实现了“加工环境卫生健康、加工茶叶机械化程度高、茶叶品质标准化好”的目标,推动产业更上一层楼。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茶叶种植及服务体系的建设,扎实、稳步地推动汤輋村经济的发展。
  
  这里,我们还想讲述这样一则对口帮扶行动中的插曲——
  
  庄余坚,汤輋村村民,因家庭贫困,曾经到深圳做过制作买卖豆腐生意多年。在赚得第一桶金后,他又开始介入养殖业,从事养鸡实业。生活,在他看来,似乎已经出现了美丽的亮光。然而,2008年,一场不期而遇的“禽流感”,残酷地扼杀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养育的数千只鸡禽纷纷死亡……“那段时间,看着自己付出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一炬,心情真是坏极了!”2010年,珠海市档案局帮扶干部黄仁富驻村后,庄余坚如是对他说道。
  
  在“双到”对口帮扶工作组的扶持下,他又开始投资喂养了10多头猪,将自己制作豆腐的产生的豆渣作为养猪的饲料,以此形成生态循环效应。恰逢赶上当年猪肉市场一片叫好,价格节节攀升。很快,庄余坚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喜得收获,家里盖起了新房子,条件改善了,生活提高了。原本自家就种植茶树的庄余坚,看到村里茶叶经济日渐红火,便萌生了加入汤輋村茶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想法。2012年4月,在珠海市档案局“双到”帮扶工作组和村“两委”帮助下,庄余坚走进了茶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还通过参加茶树种殖培训,科学种茶的技术不断提升,拥有的茶树面积达10余亩,在汤輋村茶树种植的榜单中,已是名利前茅。
  
  是啊,珠海市档案局在这场脱贫帮扶行动中,肩负起帮扶汤輋村奠定发展农业经济的重任,通过整合汤輋村量小体弱的茶叶资源,发挥企业的龙头作用,以龙头带动农户,以品牌发展基地,善引资,巧招商,联合农户,成立汤輋村种植茶叶产业专业合作社,构建和围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发展战略模式,以期又好又快地促进贫困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良性发展。
  
  他们,凭籍无畏的探索,大胆的创新,成为珠海市“双到”帮扶队伍中一个标杆!
  
  六.尾声
  
  毋庸赘言,珠海市档案局在广东省、珠海市组织开展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核心的“双到”扶贫工作中,励精图治,锐意创新,在多方支持和自我不懈努力下,在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帮扶行动中,共为汤輋村筹集帮扶资金726。1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病残户”的生产生活,实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的力矩。为此,他们在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评比考核中,光荣地跻身进全省行业系统和珠海市“双到”帮扶工作典范前列。
  
  今天的汤輋村实现了脱贫增收目标,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容村貌万象更新。看,村民居住有房屋,出行有路走,活动有场地,娱乐有设施,老人有所养,孩子有书读……
  
  这正是_——
  
  村居山野碧绿间,
  
  环境清新鸟鸣声;
  
  春吐幽香漫云霄,
  
  秋醉红果仰首趐;
  
  村民生活乐逍遥,
  
  和谐幸福真美好。
  
  面对山乡巨变的生活景象,汤輋村村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这样的欣喜,正是源于“双到”帮扶工作者——周晓文、吴广平、王彦生、黄仁富以及市档案局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啊,有珠海市档案局扶贫工作者们这样宽阔的胸怀,神圣的责任,勇敢的进取,无私的奉献,珠海市扶贫“双到”工作的春天,必然会淀放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绚烂华彩!
  
  作者:王峻,笔名:峻岭,男,汉族,作家、诗人,QQ:992786892,E-mail:[email protected]

  • [编辑:终点]
  • 分享到: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美少妇和公公的乱伦故事
·情感美文 男人性能力不持久女人哭死
·情感美文 女孩子最容易生气的N个场
·情感美文 疯儿
·情感美文 丑女也浪漫,我爱上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