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城随笔
日光城随笔
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府城市,也是风景优美的圣地天堂。因其日照充沛,号称“日光城”。走进“日光城”,天蓝云白,阳光明丽,人文风情独特,四时风景怡人。现代化进程中,充满活力的“日光城”,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生机勃勃的独特魅力。
拉萨的清晨
在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中,拉萨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特别是拉萨的清晨,那种静谧、安详、淡然、超脱和清明爽朗,着实让人感动,往往叫每一个领略过它美妙风姿的人总忍不住想悄悄地流泪。
最美妙的是四到九月份的清晨,那是拉萨夜雨的季节。七点多钟,天已经大亮。夜雨过后,天空蓝得透亮碧澈,能滴出水来。草木的叶子一动不动,没有一丝风的。拉萨河水静静地自西向东流着。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和车辆。商厦店铺的卷帘门紧紧地下垂,单位和人家的大门紧闭着,窗户里的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只有那些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们在转经路上匆匆地走着。他们摇着经筒,嘴里默默地祈祷着。人流不断,可是却很安静。还有一些人在布达拉宫前面的石板路边、或者在大昭寺正门前的石板上一起一伏地磕着长头。早起的僧人们已经做起了早课。
一切都很静谧。拉萨河谷四围的八宝莲花山先是淡淡地泛着青色,不久,河南边的山色渐渐地亮了起来,拉萨河水面也镀上了一层银白。已经过了八点,大街上依然冷清。一些不了解拉萨人生活习惯的游客三三两两地在溜达,一个个用不解的眼神打量着这个陌生的高原城市。到了九点多,一些勤快的小店老板开始升起卷帘门。有的已经开始生火做早点了。
夏季,单位一般九点半上班。这个点儿之前,街上是很不容易吃上早点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先到单位点个卯,然后互相约着上街吃饭。冬季的话,那还得依次后推。
依然睡意朦胧的拉萨,逐渐人声多了起来。
最先听到的,是环卫工人用大扫帚打扫大街的“唰——”“唰——”的声音。他们穿着黄色的安全马褂,用头巾把自己包得仅漏出一对大眼睛。碰见行人,会对你笑一下。看见开了门的小店,会吆喝一声,“倒垃圾了——”。
中小学生和内地的命运差不多,还有那些辛苦的老师们,他们早早地来到校园,学习着,督促着。
太阳没有出来以前,拉萨的气温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冬季,寒风刺骨。男人们藏袍的两只袖子都得穿上的。太阳一旦跃上东方的山巅,气温一下子就上升了。那种暖和,可以让人从心底里感觉热乎乎的。
准确来说,拉萨的清晨应该是从每天的九点半开始的。初从外地来拉萨的人,很不习惯拉萨清晨的那种淡然和超脱。远山的岚气并未褪尽,转经信徒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出什么表情,早起的行人也是一副旷达的闲情。街上偶尔走过一只放生牛或放生羊,更是百无聊赖,走走停停,没有光彩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若是冬季,那街上的广告牌也冷冷清清的,毫无生气。夏季,起早点,会听到磨盘山上喇嘛们吹长号得低沉的声音。山下老杨树上挂着喇嘛写得指示标:那山上有格萨尔王的庙。信徒们煨的桑烟袅袅升起,把尘世和上界连在了一起。
拉萨西北方向的拉鲁湿地里,有黄鸭、河鸥在起起落落,却不怎么鸣叫。湿地旁边的二环路,不时有一辆载重汽车驰过,传来沉闷的引擎声。随后,一切又归于沉寂。这曾是一条具有暧昧性质的路。有时候,七点多了,卷帘门轻轻地打开,会有个男人探头探脑地出来,迅速地离去。这样的情景,在林廓东路、太阳岛、巴尔库路、江苏路都有可能出现。
除了转经的人们,其他人的脚步都是十分缓慢的,轻轻的,似乎脚下踩着的不是土地,而是云彩。
西藏的空气是十分清洁透明的。一般日子里,放眼便是几十里以外。拉萨的清晨,特别的清明爽朗。天空就像少女的脸庞和婴儿的眼睛,清纯开朗。娘热沟山腰巨石上书写的五彩经文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拉萨高层建筑本来很少,站在二楼的阳台上,眼界已经够开阔了。这个时候,如果在拉萨河南边,从拉萨火车站那边瞧望对面的拉萨市容,高高在上的布达拉四周的一切,便会统统扑入眼界。那大气,那开阔,那无遮无掩的坦荡与爽朗,一下子会荡涤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愁。拉萨的清晨是真正的雪域的清晨,那么干净,那么清纯,那么叫人产生遥远的遐想。
拉萨清晨的大美是一种天堂之美。无数个清晨,我徜徉在拉萨河畔,看缓缓西流的河水,想象它流过嘎拉山,汇如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最后,留经广阔的恒河平原,进入了印度洋。在地球的隆隆运转中,和全世界的水融为一体,在美丽的阳光下,化成一朵朵五彩祥云,在蓝天上自由的飘荡……
云彩上,承载了所有人的美丽的梦。
拉萨之春
拉萨的冬季最会缠缠绵绵。秋意正浓时就不期而至,驻足便是半年,慢悠悠地徘徊于拉萨河两岸。
三遍五遍的黄风,顺着西南东北走向的拉萨河谷,从西南方向吹来,硬是把春天催来了。可一不留神,春便老了。
也许正因如此,拉萨人对春天便格外地青睐与疼爱。
大街小巷,拉萨人用美丽时鲜的衣著铺起了春天的彩虹。一处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精心雕塑着春天的造型;运动场上,孩子们奔跑呼唤着春天的激情;大大小小的马路上,车轮下滚动着春天的旋律;牛铃叮铛,敲打出春天的鼓点;花香阵阵,洋溢着春天的向往……春天的拉萨就是这样热烈活泼,拉萨人对春天的感情就是这样淋漓酣畅。
小草已经泛绿,桃花已经绽放,柳絮儿欢快地飘拂。榆钱儿足有五公分,钱串子绷得紧紧的,在春风里荡漾。垂柳被鹅黄的柳穗儿笼罩,簇簇淡黄色的若烟似雾。水曲柳的枝头,三片叶子包围着嫩嫩的蓬勃的芽尖儿。山桃树紫红的枝条上,三三两两支棱着嫩紫色的花骨朵儿,感觉憋得如负重人的脸。刺玫瑰长出四对叶子,迎春吐黄,冬青、侧柏泛绿……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觅着春天的足迹,扑捉春天的倩影。
晨曦浅浅。布达拉后面的龙王潭水面上,麻头鸭划着水面,脖子一伸一伸的,身后淡淡的晕纹渐远渐大,消失在卵石砌就的岸边。岸上垂柳吐絮,一抹儿鹅黄,几声“布谷——布谷——”的鸟鸣从树丛里传出。循声望去,什么也没有。树丛外,是覆雪的远山,深蓝的天野……
拉萨的公园里或河边的草地上,一夜之间会冒出那么多的布围子和各色帐篷。那是过“林卡”的人们在畅饮春天赐予的美酒。如今,市内很多地方都在城市改造中铺上了石板或者彩砖,但人们对“林卡”的执著是很难改变的。好在私家车已经很普遍了,于是一家人便把“林卡”转移到市郊以外更远的地方。有了草地,有了绿树,铺块毡子,喝青稞酒喝酥油茶,男人们大声喊着“嗒——德”在玩“”。女人们给男人倒茶倒酒。等到大家酒意阑珊,便跳舞唱歌。在西藏人眼里,没有了绿色,也就没有了“林卡”,生活也就缺少了很多情趣。
布达拉广场上,大小街道上,车如潮水,人似游龙。做生意的,购物的,旅游观光的以及朝圣转经的,人人脸上绽开着幸福祥和的花儿。瞧啊,孩子们牵着风筝的线儿,把春天的向往放飞到碧蓝的天空;姑娘们随口唱着歌儿,大眼睛里荡漾着春天的热恋;老人们轻快地徜徉着,一步一声对春天切切地祝福。
从甘南或者四川阿坝等很远很远地方前来朝圣的信徒,破破烂烂的衣衫再也遮不住那发自内心的幸福与满足,眼睛里洋溢着自得的光彩,手臂伸得更高更有力地叩着 “等身长头”。朝圣途中的沧桑风雨,就在这春色中溶化了。
寒食前后的拉萨河,绿色流苏一样的河水肆意散漫,河床成片、成条、成星裸露着,散乱的卵石上糊满了土黄色的河泥,枯白色的河茅野苇似乎贴着地面轻轻摇摆,红柳灌木丛挺着铁色枝条,簌簌地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矮小的沙枣树却是一团一团苍茫的灰…… 春阳无羁,清亮地四射下来,远山寂寂静静——
嘹亮的鸽哨在云天回响。几只雄鹰在自由地翱翔。布达拉宫金顶在春阳下闪闪发光。清亮碧澈、绿宝石般的拉萨河水静静地流淌,悄悄地涨起。一群群水鸟落下飞起、飞起落下,在尽情地嬉戏。新修的 “哈达桥”(铁路桥)给拉萨河披上了吉祥哈达。由于火车的出站进站时间巧妙地安排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祥和。
最好是在下午,最好是在拉萨河流经“太阳岛”的那段儿,河边不远停着辆小轿车,浅水处,夫妻二人各牵着孩子的一只手,慢慢地在水边踱着,踱着……那份恬静,那份惬意,那份温馨,让人神往,叫人陶醉。
啊,拉萨的春天,是如此的热烈活泼;啊,春天的拉萨,又是如此的幸福祥和。
注:
林卡:藏族同胞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近似于野炊。
:藏族同胞喜欢玩的一种游戏,近似于摇“色子”。
三月春风
和北回归线附近的所有城市一样,三月的圣城拉萨到处春意盎然;和北回归线附近的三月一样,圣城拉萨的三月尽情展现她的独特风韵。
隔三岔五,拉萨河谷里顺沟风起了,时不时夹杂着扬尘,山顶上、大桥边、祥地旁的风马旗平展展地飞舞,屋顶上的经幡“啪啪啪”作响,门楣上的“祥布”高高扬起……
没有阳光,气温下降了很多,除了非得外出,人们便猫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做做家务、喝酥油茶聊天;讲究的,约上三五好友去饭店喝酒取乐,欢声笑语使大家忘记了窗外怪叫的奇异风声。这种天气,转经路上依然有零星的信徒佝腰缩脖默默前往灵魂的目的地。根据穿著服饰,多数是青海甘肃或者四川阿坝牧区来的。店铺在营业,挂着白底蓝边蓝色吉祥图案的门帘;小店门面迎风的,把卷帘门降下一半。马路上车辆比平时少了一些,但由于拉萨少有四车道以上的宽阔的马路,显得车辆依旧很多。给百姓带来祥和平安的执勤公务人员,墨兰色、草绿色的身影挺立在街头寒风里,让人感动。
拉萨三月的顺沟风,很少有连续刮几天的。一般第二天便是个响亮亮的艳阳天。 整个冬天,拉萨河谷里一般不会降雪的。三四月间是拉萨下雪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下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把圣城装扮得异常美丽。春天的拉萨人,会开着顶着厚厚积雪的车子满街跑,会在雪地里尽情地嬉戏玩耍。不论熟识的还是陌生的,洁白的雪球会向你飞去。在藏族文化里,白色是最吉祥最美丽的色彩。
春风是有力的,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常绿的冬青、松柏不必看,路边的腊梅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开了,一树树粉色的云团,让人不知所措。黄杨枝头的芽胞鼓涨涨地,如妙龄少女一般。独具特色的拉萨左旋柳吐出一串串鹅黄色柳絮,仿佛给圣城披上了一层薄纱,如云似雾,美到极致。城西北的拉鲁湿地已经开始呈现出淡淡的绿色,鸥鸟还没有来,空旷中隐约有种温湿的水腥味儿。枯水季节,拉萨河水很细,却很清澈,一颗颗卵石仿佛浮出水面。水边裸露着大片的河床,是乌青的或沾满泥沙的卵石。拉萨河两侧的山坡上、城中的药王山山坡上,人们忙碌的植树,种下绿色,也种下美好的期盼。工地上传来了隆隆的机器声和建筑工人的喧闹声。
清晨的霞光里,转经的人群首尾相接,络绎不绝。不时可以看见那些从偏远藏区来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虔诚信徒,一起一落地磕着等身长头,用身体丈量着大地。年老的目光专注旁若无人,年轻的站起来后,好奇地望着繁华的街市和五色的人们,眼光里流露出些许迷茫。 布达拉广场往西当地人叫西郊的地方,或者是太阳岛、仙足岛,是人们最喜欢的休闲娱乐购物的去处。德吉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美食一条街,街头各色车辆经常停得满满当当,生意很火。正在兴起的城西开放区,已经绽露美好而繁华的头角。药王山农贸市场里很热闹,熙熙攘攘的各族百姓在挑选自己爱吃的鸡鸭鱼肉和时鲜菜蔬……
春风又是如此祥和,给圣城人们带来安详与平静。在布达拉广场,几位老人在虔诚地叩拜,也许是老人的小孙子吧,在一边静静地玩耍。有两位老阿妈在叩拜休息时聊天,眼前广场水池正在放水……八角街上的人们在平静地购物、逛街。 街旁的风景树,被爱美的环卫工人穿上了五色相间的“围裙”,别有风味……
圣城拉萨的春风——就这样悄悄地把美丽的春天呈现在这块大地上。
四月雪
雪域高原的心脏地带,就是拉萨。
拉萨的四月雪是最美的。没到过拉萨的人,总是对“雪域”、“日光城”的组合难以理解。“雪域”自然是白雪茫茫,冰天雪地,哈气成霜。“日光城”当然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两种看法都是想象中的西藏。雪域的风雪天,的确与人们的想象差不多。但大部分日子,有雨、有风、也有雾。只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雨可能就成了雪,雪有可能就成了雨。风有的温和,有的狂野,有的昏天黑地,有的寒冷刺骨。雾有时在头顶,有时在脚下,有时随心所欲,漫天游荡。
拉萨是名副其实的“日光城”。一个细节,长江以北的人可以理解的到,就是拉萨人的家里一般不用暖气的(二一三年,为让广大市民生活质量更加美好,政府已开始在拉萨铺设天然气暖气管道)。数九天,拉萨人的着装也没有必要象寒冷地区的人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套保暖衣,一身外套完全可以了。但三伏天,除了特殊体质外,因为紫外线太强烈,一般人是不穿短袖短裤的,穿裙子的女郎那是比较奇特的人了。要方便的话,还是穿藏装好。男人感到热,脱下一只袖子,再热,两只袖子全脱下,就得了;女人们更潇洒,觉着热,外衣干脆脱掉,后腰上一包,两只袖子腰间一绑,长裙翩翩,别有风姿。
二七年四月九日晚二十一时(拉萨的天刚黑),连续两天在海拔四千六百米的羌塘草原城那曲的紧张工作,“帕吉诺”经过五个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的跋涉,我回到了拉萨。
太疲惫了,呼呼一觉睡到大天亮。
窗外已经一片迷茫,天地间只有白色。下雪了!我高兴的大叫起来。
四月雪,拉萨的四月雪!
一年到头,拉萨几乎看不到下雪的情景。六月的下雨天,思念白雪的人们,只能遥望拉萨河谷四周的八宝莲花山顶的银顶解馋。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人们热切盼望的四月雪纷纷扬扬地到来了。
洋洋洒洒的四月雪里,拉萨人是不要任何遮拦的。不打雨伞,不换雨靴,平日里穿什么照旧穿什么。大街上,广场上,人们该做什么照做什么。雪地里,人们反而比平时多了许多。欢笑声比平时多了许多。街道边景观树顶着厚厚的棉绒绒的白雪,早开的桃花、梨花、迎春花、梅花在白雪中甜甜地笑
那不叫雪花,是真正意义上的“鹅毛大雪”。一般在半夜下起,一直飘洒到次日中午就停了。没有风,雪片安详地飘着。人们在雪片飞舞中不紧不慢地踱着。汽车顶着半尺厚的雪在大街上行驶。可爱的司机师傅仅仅用雨刷刮掉挡风玻璃前面一小块地方,他们扶着方向盘,挺直腰板,脖子伸得长长的,小心翼翼地。
扔雪球,是拉萨四月雪里的一道风景。那绝对不同于内地人所谓的“打雪架”。内容相似,含义不同。扔雪球是很单纯的,玩。男女老少都可参与,高低贵贱不分人等。很多内地游客不了解情况,往往发生误会。大家都一样的,抱着一团雪,抓着向对方扔就可以了。一般被雪打着的,应该是对方比较喜欢你的。他们捧着的,其实不是雪,是一捧纯洁欢乐的心情。那次,在高原之宝的牦牛铜像前的基础上,我也是捧着雪,向行人们身上扔。他们笑笑,抓起一把雪回扔给我,大笑着跑开去了。记得我在布达拉宫脚下的拉萨中学教书的时候,四月雪下了,课间从教学楼的空地走过,学生们正在互相嘻嘻哈哈地扔着雪球,我赶紧抱住脑袋。可是晚了,雪球象扬花柳絮一样纷纷向我扔来。我放下教具,也向同学们扔起来。那一刻,我被幸福笼罩了。
四月雪哦,拉萨的四月雪。
气温并不低。
雪地上走一趟。呼吸着温润香甜的空气。享受着人间难得的清澈的秋水一样的情感。我的躯体似乎融化在美丽奇妙的四月雪中。
一过正午,炎炎的日头高悬在水洗过似的碧蓝碧蓝的天空。不过两个小时,皑皑白雪一星点儿也看不见了。地面已经干了。一切又恢复到往日的情景。
一抹岚气从山根下冉冉升腾,把拉萨四月雪的灵魂裹胁着,向着一个美妙的境界飘去。
啊,四月雪,拉萨的四月雪。我恍然大悟,拉萨的四月雪呀,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游玩了一趟。如今,她要回去了。
我要继续等她,明年的这个时候,她一定还会来的。
日光城的冬天
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人们猜想,日光城的日光肯定可爱至极,那么冬天呢?拉萨在雪域高原深处,日光城的冬天大概和别处一样,寒风刺骨冷气袭人吧?
其实不然。夏天不用说,和内地很多地方差不了多少。但出乎人们想象的是,拉萨的冬天却最不像冬天了。
拉萨地处西藏高原中部,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八米,位于东经九十一度零六分,北纬二十九度三十六分,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摄氏7·5度。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6·5度。摄氏零下的温度集中在十二月和一月份。全年的日照总时数达三千多小时,故有“日光城”之美誉。
十一月过了,除了黄杨树的叶子变黄,街道边的景观树的叶子前一天还是浓绿,第二天就已经变成干绿的了。一阵阵风起,眨眼间,就成了一树树枯枝,挺立在那里。常绿的冬青、松柏等依然很绿。背阴处到了中午残冰未化,向阳处的小草照旧葱茏。
日光特别偏爱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府都市。原本就刺啦啦明晃晃有着特别穿透力的高原日光,在冬日里更是毫无遮掩、一览无遗地展现它得光与热。那种洁净的温暖与明亮,拉萨以外的人绝对是很难想象的……
拉萨冬日的清晨别具清雅。东边的天际一抹微晕的朝霞,若晨醒少女的脸庞。布达拉笼罩着金装。从红山后边向东望去,远处的山头上,长出了枝枝杈杈剪影似的树冠。龙王潭的水位下降了,家鸭不见了,水面上扑拉着麻头野鸭和起起落落的鸥鸟。转经路上人们默默地匆匆地走着,神情平静得恰如这安详宁静的高原冬晨……
九点过了,商店才懒洋洋地开门,有的甚至到了十点钟,伙计才揉着惺忪的眼睛收拾着开店营业。
气氛是很宽松的,人们的精神便显得分外松弛。虔诚的信徒们早已经在林廓路上转经了。有的边转经边聊天,有的溜达到八廓街上的商店里去转转看看,有的钻进路边的甜茶馆里喝茶聊天……日光和暖,人们的脸上看去轻松悠然,自在幸福。
冬日里,尽管是拉萨旅游淡季,依然有不少有勇气有体魄的游客在观光旅游。在布达拉广场上,随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溜达着……
待到太阳升起两杆子高了。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著藏装的人们先是脱下一只衣袖在身边摆动着,几分潇洒几分虔诚地在转经路上转经。随后不久,又干脆脱下另一只衣袖,把两只衣袖绑在腰间,瞬间便又增添了几分魁梧。游客们已经敞开了厚厚的羽绒服,女士们甚至用提包遮挡炎热的阳光……到了下午两三点钟,阳光热辣辣的,温度最高,和夏天没有两样,偶尔看见穿着T恤的年轻人在大街上走过,以至产生疑问:是夏天么?是冬天么?
阳历十月底左右,随着冬季的到来,高原的氧气含量日益稀薄,游客们日益减少,在拉萨打工的做生意的内地人大多候鸟般地返回内地吸氧去了。但同时也恰是西藏各地农闲牧闲时间,乡下的农人草原的牧人便携家带口,一群一伙地来拉萨城里了。互相牵着衣襟,搀扶着老人,或者或游玩,或购物,但差不多全要去各大寺院朝拜的。
拉萨城里依旧热闹,依旧熙熙攘攘,民族特色的氛围加倍醇浓。特别是到了夜晚,朗玛厅里霓虹灯闪烁,歌声悠扬。酒馆里推杯换盏,彻夜笙歌……
随着元旦、春节、藏历年三大节日一步步临近,拉萨城里的节日味道一天比一天浓郁,空气中洋溢着欢快的韵律,人人脸上灿放着幸福祥和的笑容……冷冻风干肉,购置牛粪饼,收拾庭院,准备年货,给老人孩子购置新衣服……
几乎家家庭院里的鲜花都开得特别盛艳,特别生气勃勃。
藏历新年快要到了,家家户户忙着换“祥布”,擦洗门窗,晾晒衣物,煎炸油果,装饰切玛,酿制青稞酒,整理佛龛……这时候,在拉萨城里,不论走到那儿,都可以嗅到一股隐隐的淡淡的桑烟的香味儿,都可以感受到一股隐隐的压抑不住的欢乐……
当人们在屋顶换上了崭新的五彩经幡,煨起袅袅的桑烟……藏历年到了……
点酥油灯,大年夜喝“古突”,用火把驱鬼……
初一清晨,背水,换新水,穿上崭新的漂亮的民族特色浓郁的藏装,捧着五彩谷穗装饰的切玛,端着青稞酒,走出家门,互吃切玛,互敬美酒,互致问候,互相拜年,一派得其乐融融,一派得祥和幸福。在一声声纯净的祝福里,人们传递着快乐,传递着幸福,传递着春天的期盼……
祝福声中,日光城的春天,正在一步步走来……
没有夜晚的城市
按标准说法,一天应该是从零点以后开始的。以此衡量,拉萨肯定是一个没有夜晚的城市。
十八点以后,拉萨的天色还只是下午。
阳光刺亮亮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悠闲地走出家门,踏着自在的步子到处溜达。来拉萨的游客,也和拉萨人一样到处闲逛。按规矩,正午十二点过后,信徒们一般是不会再去转经。如果看到转经路上还有人虔诚地转动经轮,十有八九是远道而来的朝拜者。有人夜晚扔在十字路口的消灾的纸盒,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估计那家的病人病情该会减轻一些了。
大小饭店的门口早已停满了各式的小汽车。 没有到过拉萨的人,实在难以体会拉萨人吃喝的热情的。
拉萨的酒店、餐厅和酒吧是很多的,火锅店满大街都是。基本上是每天如此,六点多下班后,要么一家老少,要么呼朋唤友,总之,这会儿的吃饭实在是个借口而已,真正的目的是聚会交流。大体上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汉式酒店餐厅或者火锅店,那是比较正规的饭局。点菜、喝酒的多数属于或公或私的各类应酬。一个是藏式或汉式的酒吧,那是自由享乐者(人们把这些人叫“游神”)的去处。一般是喝啤酒,多数是一个人,而且尽量回避着自己的熟人。自从二二年德吉路的餐饮业渐成规模以来,尤其是德吉北路成了真正的吃喝玩一条街。到了周末双休日,如果不事先预定,那是很难找到位子的。拉萨人到内地旅游探亲开会,总是埋怨内地的饭店早早就关门打烊了。北京、南京、银川等等,晚上八点出去,饭馆就已经收拾关门了。问店老板,他会说,“下班了!”拉萨人偷笑,“饭店竟然还下班?”
吃喝的价格不好说,但是拉萨人一般不会计较的。拿酒店来说,有七八百元一桌的,也有一两千元一桌的。酒水不包括在内。请人的白酒至少应该在一百元以上,五粮液、茅台那是司空见惯的了。红酒也绝对是上档次的(八十元以上)。吃火锅一般是喝啤酒,流行的品牌是百威。
拉萨的这种吃喝饭局,一般要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一点多。
亲爱的读者,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拉萨人奢侈有钱。其实,藏传佛教讲究修来世的,现世的东西是无所谓的。藏族朋友们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也就不会像内地人们那样使劲攒钱。而在拉萨工作的外地人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消费观念自然就入乡随俗了。再加上拉萨的物价比内地高一些,一切都不足为奇了。
晚上十一点以后,拉萨街头的霓虹灯更加耀眼。粉红色的、嫩绿色的、柔黄色的各式灯光交相辉映。街头的出租车依然不少。那些不胜酒力的人东摇西晃地被人搀着,或者一个人瞎摇着在找家门。那些似醉非醉的人胆子壮起来了,有目的的在一些灯火明亮的店子门口探头探脑。
二环路、江苏东路、太阳岛、巴尔库路一带热闹起来了。那些脉搏超速、灵魂找不到归宿的男女们,讨价还价地做着诡秘的生意,释放着别样的激情。
那里的热闹可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四五点钟。
时光在悄悄地流逝。新的一天降临了。起早的虔诚的信徒们已经默默地摇着经筒,在转经路上匆匆地赶路。
美丽的拉萨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黎明。
高原夜声
高原的夜声其实是很美的。
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没有风,没有雨,甚至于连枯枝上的几片残叶,也是轻手轻脚地旋几个旋儿,悄悄地回归到大地的怀抱里。什么也别去想,便可以听到高山大河的窃窃情话,听到大自然对于生命地一声声嘱咐。
最美妙的当属西藏冬日的夜晚。
冬日和雪自然是孪生姊妹。西藏的冬夜便是最高贵的公主了。在绵绵的冬夜里感受她的温馨柔语,自然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她的温存可以消除你所有的烦恼与无奈,她的抚摩可以熨平你心灵上的所有浮躁与伤痕,她的眼神可以帮你找回做人的信心与尊严。但,你必须得用心灵去谛听。
月儿的声音是清亮的,仿佛清晨林间的鸟鸣或者早牧的牧童的笛声。山顶的雪儿甜美地绽着笑脸,想必与月儿谈得很开心吧。河水泛着浪花,与月儿地交谈又是那般的热烈。一只夜行的鸟儿,可能得到月儿神秘地启示,急急地去做一件事儿吧——
夜风的声音是无忌的、洒脱的。它犹如草原上的小鹿或着嬉戏的顽童,与山川打个招呼便飞跑开去,摇摇老树的手,又跑过来轻轻推开你的窗棂,把心中的博闻逸趣统统送进你的梦境里。一睁眼,它顽皮地笑笑,跑远了。
天宇的声音优雅,雪山的声音纯净,草原的声音旷远,古刹的声音沉重,还有收割后显得空旷的青稞田,田埂边的农舍,牧人的帐篷——
高原的夜是睁开了眼儿的。
高原的夜声又是十分美妙、撩人心魄的。在红绿灯下,在昆仑山下的隧洞里,在雪域边防的哨卡上,在办公桌前,在无影灯下,在篝火旁,在青藏铁路无人看守的小站里——高原的夜声在倾诉,在奏鸣,如歌,如诗,如绵绵不绝的流动的母乳。
清澈而美妙的高原夜声中,山醒了,水醒了,草木酝酿着春意,彩云从东方飘来,歌声从窗户飞出。美丽的雪域高原挺挺胸膛,抖掉睡意,迈开了双脚——
高原的夜声很动听。
每一个夜晚,它都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你交谈。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我老公居然帮他兄弟的女人
·情感美文 老婆笑容满面给小三夹鸡腿
·情感美文 女人爱咬男人的理由:留下
·情感美文 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
·情感美文 性感美女如何让大腿间隙更
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府城市,也是风景优美的圣地天堂。因其日照充沛,号称“日光城”。走进“日光城”,天蓝云白,阳光明丽,人文风情独特,四时风景怡人。现代化进程中,充满活力的“日光城”,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生机勃勃的独特魅力。
拉萨的清晨
在中国所有的省会城市中,拉萨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特别是拉萨的清晨,那种静谧、安详、淡然、超脱和清明爽朗,着实让人感动,往往叫每一个领略过它美妙风姿的人总忍不住想悄悄地流泪。
最美妙的是四到九月份的清晨,那是拉萨夜雨的季节。七点多钟,天已经大亮。夜雨过后,天空蓝得透亮碧澈,能滴出水来。草木的叶子一动不动,没有一丝风的。拉萨河水静静地自西向东流着。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和车辆。商厦店铺的卷帘门紧紧地下垂,单位和人家的大门紧闭着,窗户里的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只有那些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们在转经路上匆匆地走着。他们摇着经筒,嘴里默默地祈祷着。人流不断,可是却很安静。还有一些人在布达拉宫前面的石板路边、或者在大昭寺正门前的石板上一起一伏地磕着长头。早起的僧人们已经做起了早课。
一切都很静谧。拉萨河谷四围的八宝莲花山先是淡淡地泛着青色,不久,河南边的山色渐渐地亮了起来,拉萨河水面也镀上了一层银白。已经过了八点,大街上依然冷清。一些不了解拉萨人生活习惯的游客三三两两地在溜达,一个个用不解的眼神打量着这个陌生的高原城市。到了九点多,一些勤快的小店老板开始升起卷帘门。有的已经开始生火做早点了。
夏季,单位一般九点半上班。这个点儿之前,街上是很不容易吃上早点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先到单位点个卯,然后互相约着上街吃饭。冬季的话,那还得依次后推。
依然睡意朦胧的拉萨,逐渐人声多了起来。
最先听到的,是环卫工人用大扫帚打扫大街的“唰——”“唰——”的声音。他们穿着黄色的安全马褂,用头巾把自己包得仅漏出一对大眼睛。碰见行人,会对你笑一下。看见开了门的小店,会吆喝一声,“倒垃圾了——”。
中小学生和内地的命运差不多,还有那些辛苦的老师们,他们早早地来到校园,学习着,督促着。
太阳没有出来以前,拉萨的气温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冬季,寒风刺骨。男人们藏袍的两只袖子都得穿上的。太阳一旦跃上东方的山巅,气温一下子就上升了。那种暖和,可以让人从心底里感觉热乎乎的。
准确来说,拉萨的清晨应该是从每天的九点半开始的。初从外地来拉萨的人,很不习惯拉萨清晨的那种淡然和超脱。远山的岚气并未褪尽,转经信徒们的脸上几乎看不出什么表情,早起的行人也是一副旷达的闲情。街上偶尔走过一只放生牛或放生羊,更是百无聊赖,走走停停,没有光彩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若是冬季,那街上的广告牌也冷冷清清的,毫无生气。夏季,起早点,会听到磨盘山上喇嘛们吹长号得低沉的声音。山下老杨树上挂着喇嘛写得指示标:那山上有格萨尔王的庙。信徒们煨的桑烟袅袅升起,把尘世和上界连在了一起。
拉萨西北方向的拉鲁湿地里,有黄鸭、河鸥在起起落落,却不怎么鸣叫。湿地旁边的二环路,不时有一辆载重汽车驰过,传来沉闷的引擎声。随后,一切又归于沉寂。这曾是一条具有暧昧性质的路。有时候,七点多了,卷帘门轻轻地打开,会有个男人探头探脑地出来,迅速地离去。这样的情景,在林廓东路、太阳岛、巴尔库路、江苏路都有可能出现。
除了转经的人们,其他人的脚步都是十分缓慢的,轻轻的,似乎脚下踩着的不是土地,而是云彩。
西藏的空气是十分清洁透明的。一般日子里,放眼便是几十里以外。拉萨的清晨,特别的清明爽朗。天空就像少女的脸庞和婴儿的眼睛,清纯开朗。娘热沟山腰巨石上书写的五彩经文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拉萨高层建筑本来很少,站在二楼的阳台上,眼界已经够开阔了。这个时候,如果在拉萨河南边,从拉萨火车站那边瞧望对面的拉萨市容,高高在上的布达拉四周的一切,便会统统扑入眼界。那大气,那开阔,那无遮无掩的坦荡与爽朗,一下子会荡涤心中所有的烦恼和忧愁。拉萨的清晨是真正的雪域的清晨,那么干净,那么清纯,那么叫人产生遥远的遐想。
拉萨清晨的大美是一种天堂之美。无数个清晨,我徜徉在拉萨河畔,看缓缓西流的河水,想象它流过嘎拉山,汇如雅鲁藏布江,浩浩荡荡,最后,留经广阔的恒河平原,进入了印度洋。在地球的隆隆运转中,和全世界的水融为一体,在美丽的阳光下,化成一朵朵五彩祥云,在蓝天上自由的飘荡……
云彩上,承载了所有人的美丽的梦。
拉萨之春
拉萨的冬季最会缠缠绵绵。秋意正浓时就不期而至,驻足便是半年,慢悠悠地徘徊于拉萨河两岸。
三遍五遍的黄风,顺着西南东北走向的拉萨河谷,从西南方向吹来,硬是把春天催来了。可一不留神,春便老了。
也许正因如此,拉萨人对春天便格外地青睐与疼爱。
大街小巷,拉萨人用美丽时鲜的衣著铺起了春天的彩虹。一处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精心雕塑着春天的造型;运动场上,孩子们奔跑呼唤着春天的激情;大大小小的马路上,车轮下滚动着春天的旋律;牛铃叮铛,敲打出春天的鼓点;花香阵阵,洋溢着春天的向往……春天的拉萨就是这样热烈活泼,拉萨人对春天的感情就是这样淋漓酣畅。
小草已经泛绿,桃花已经绽放,柳絮儿欢快地飘拂。榆钱儿足有五公分,钱串子绷得紧紧的,在春风里荡漾。垂柳被鹅黄的柳穗儿笼罩,簇簇淡黄色的若烟似雾。水曲柳的枝头,三片叶子包围着嫩嫩的蓬勃的芽尖儿。山桃树紫红的枝条上,三三两两支棱着嫩紫色的花骨朵儿,感觉憋得如负重人的脸。刺玫瑰长出四对叶子,迎春吐黄,冬青、侧柏泛绿……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觅着春天的足迹,扑捉春天的倩影。
晨曦浅浅。布达拉后面的龙王潭水面上,麻头鸭划着水面,脖子一伸一伸的,身后淡淡的晕纹渐远渐大,消失在卵石砌就的岸边。岸上垂柳吐絮,一抹儿鹅黄,几声“布谷——布谷——”的鸟鸣从树丛里传出。循声望去,什么也没有。树丛外,是覆雪的远山,深蓝的天野……
拉萨的公园里或河边的草地上,一夜之间会冒出那么多的布围子和各色帐篷。那是过“林卡”的人们在畅饮春天赐予的美酒。如今,市内很多地方都在城市改造中铺上了石板或者彩砖,但人们对“林卡”的执著是很难改变的。好在私家车已经很普遍了,于是一家人便把“林卡”转移到市郊以外更远的地方。有了草地,有了绿树,铺块毡子,喝青稞酒喝酥油茶,男人们大声喊着“嗒——德”在玩“”。女人们给男人倒茶倒酒。等到大家酒意阑珊,便跳舞唱歌。在西藏人眼里,没有了绿色,也就没有了“林卡”,生活也就缺少了很多情趣。
布达拉广场上,大小街道上,车如潮水,人似游龙。做生意的,购物的,旅游观光的以及朝圣转经的,人人脸上绽开着幸福祥和的花儿。瞧啊,孩子们牵着风筝的线儿,把春天的向往放飞到碧蓝的天空;姑娘们随口唱着歌儿,大眼睛里荡漾着春天的热恋;老人们轻快地徜徉着,一步一声对春天切切地祝福。
从甘南或者四川阿坝等很远很远地方前来朝圣的信徒,破破烂烂的衣衫再也遮不住那发自内心的幸福与满足,眼睛里洋溢着自得的光彩,手臂伸得更高更有力地叩着 “等身长头”。朝圣途中的沧桑风雨,就在这春色中溶化了。
寒食前后的拉萨河,绿色流苏一样的河水肆意散漫,河床成片、成条、成星裸露着,散乱的卵石上糊满了土黄色的河泥,枯白色的河茅野苇似乎贴着地面轻轻摇摆,红柳灌木丛挺着铁色枝条,簌簌地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矮小的沙枣树却是一团一团苍茫的灰…… 春阳无羁,清亮地四射下来,远山寂寂静静——
嘹亮的鸽哨在云天回响。几只雄鹰在自由地翱翔。布达拉宫金顶在春阳下闪闪发光。清亮碧澈、绿宝石般的拉萨河水静静地流淌,悄悄地涨起。一群群水鸟落下飞起、飞起落下,在尽情地嬉戏。新修的 “哈达桥”(铁路桥)给拉萨河披上了吉祥哈达。由于火车的出站进站时间巧妙地安排了,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祥和。
最好是在下午,最好是在拉萨河流经“太阳岛”的那段儿,河边不远停着辆小轿车,浅水处,夫妻二人各牵着孩子的一只手,慢慢地在水边踱着,踱着……那份恬静,那份惬意,那份温馨,让人神往,叫人陶醉。
啊,拉萨的春天,是如此的热烈活泼;啊,春天的拉萨,又是如此的幸福祥和。
注:
林卡:藏族同胞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近似于野炊。
:藏族同胞喜欢玩的一种游戏,近似于摇“色子”。
三月春风
和北回归线附近的所有城市一样,三月的圣城拉萨到处春意盎然;和北回归线附近的三月一样,圣城拉萨的三月尽情展现她的独特风韵。
隔三岔五,拉萨河谷里顺沟风起了,时不时夹杂着扬尘,山顶上、大桥边、祥地旁的风马旗平展展地飞舞,屋顶上的经幡“啪啪啪”作响,门楣上的“祥布”高高扬起……
没有阳光,气温下降了很多,除了非得外出,人们便猫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做做家务、喝酥油茶聊天;讲究的,约上三五好友去饭店喝酒取乐,欢声笑语使大家忘记了窗外怪叫的奇异风声。这种天气,转经路上依然有零星的信徒佝腰缩脖默默前往灵魂的目的地。根据穿著服饰,多数是青海甘肃或者四川阿坝牧区来的。店铺在营业,挂着白底蓝边蓝色吉祥图案的门帘;小店门面迎风的,把卷帘门降下一半。马路上车辆比平时少了一些,但由于拉萨少有四车道以上的宽阔的马路,显得车辆依旧很多。给百姓带来祥和平安的执勤公务人员,墨兰色、草绿色的身影挺立在街头寒风里,让人感动。
拉萨三月的顺沟风,很少有连续刮几天的。一般第二天便是个响亮亮的艳阳天。 整个冬天,拉萨河谷里一般不会降雪的。三四月间是拉萨下雪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下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把圣城装扮得异常美丽。春天的拉萨人,会开着顶着厚厚积雪的车子满街跑,会在雪地里尽情地嬉戏玩耍。不论熟识的还是陌生的,洁白的雪球会向你飞去。在藏族文化里,白色是最吉祥最美丽的色彩。
春风是有力的,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常绿的冬青、松柏不必看,路边的腊梅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开了,一树树粉色的云团,让人不知所措。黄杨枝头的芽胞鼓涨涨地,如妙龄少女一般。独具特色的拉萨左旋柳吐出一串串鹅黄色柳絮,仿佛给圣城披上了一层薄纱,如云似雾,美到极致。城西北的拉鲁湿地已经开始呈现出淡淡的绿色,鸥鸟还没有来,空旷中隐约有种温湿的水腥味儿。枯水季节,拉萨河水很细,却很清澈,一颗颗卵石仿佛浮出水面。水边裸露着大片的河床,是乌青的或沾满泥沙的卵石。拉萨河两侧的山坡上、城中的药王山山坡上,人们忙碌的植树,种下绿色,也种下美好的期盼。工地上传来了隆隆的机器声和建筑工人的喧闹声。
清晨的霞光里,转经的人群首尾相接,络绎不绝。不时可以看见那些从偏远藏区来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虔诚信徒,一起一落地磕着等身长头,用身体丈量着大地。年老的目光专注旁若无人,年轻的站起来后,好奇地望着繁华的街市和五色的人们,眼光里流露出些许迷茫。 布达拉广场往西当地人叫西郊的地方,或者是太阳岛、仙足岛,是人们最喜欢的休闲娱乐购物的去处。德吉路成了名副其实的美食一条街,街头各色车辆经常停得满满当当,生意很火。正在兴起的城西开放区,已经绽露美好而繁华的头角。药王山农贸市场里很热闹,熙熙攘攘的各族百姓在挑选自己爱吃的鸡鸭鱼肉和时鲜菜蔬……
春风又是如此祥和,给圣城人们带来安详与平静。在布达拉广场,几位老人在虔诚地叩拜,也许是老人的小孙子吧,在一边静静地玩耍。有两位老阿妈在叩拜休息时聊天,眼前广场水池正在放水……八角街上的人们在平静地购物、逛街。 街旁的风景树,被爱美的环卫工人穿上了五色相间的“围裙”,别有风味……
圣城拉萨的春风——就这样悄悄地把美丽的春天呈现在这块大地上。
四月雪
雪域高原的心脏地带,就是拉萨。
拉萨的四月雪是最美的。没到过拉萨的人,总是对“雪域”、“日光城”的组合难以理解。“雪域”自然是白雪茫茫,冰天雪地,哈气成霜。“日光城”当然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两种看法都是想象中的西藏。雪域的风雪天,的确与人们的想象差不多。但大部分日子,有雨、有风、也有雾。只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雨可能就成了雪,雪有可能就成了雨。风有的温和,有的狂野,有的昏天黑地,有的寒冷刺骨。雾有时在头顶,有时在脚下,有时随心所欲,漫天游荡。
拉萨是名副其实的“日光城”。一个细节,长江以北的人可以理解的到,就是拉萨人的家里一般不用暖气的(二一三年,为让广大市民生活质量更加美好,政府已开始在拉萨铺设天然气暖气管道)。数九天,拉萨人的着装也没有必要象寒冷地区的人一样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一套保暖衣,一身外套完全可以了。但三伏天,除了特殊体质外,因为紫外线太强烈,一般人是不穿短袖短裤的,穿裙子的女郎那是比较奇特的人了。要方便的话,还是穿藏装好。男人感到热,脱下一只袖子,再热,两只袖子全脱下,就得了;女人们更潇洒,觉着热,外衣干脆脱掉,后腰上一包,两只袖子腰间一绑,长裙翩翩,别有风姿。
二七年四月九日晚二十一时(拉萨的天刚黑),连续两天在海拔四千六百米的羌塘草原城那曲的紧张工作,“帕吉诺”经过五个小时三百五十公里的跋涉,我回到了拉萨。
太疲惫了,呼呼一觉睡到大天亮。
窗外已经一片迷茫,天地间只有白色。下雪了!我高兴的大叫起来。
四月雪,拉萨的四月雪!
一年到头,拉萨几乎看不到下雪的情景。六月的下雨天,思念白雪的人们,只能遥望拉萨河谷四周的八宝莲花山顶的银顶解馋。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人们热切盼望的四月雪纷纷扬扬地到来了。
洋洋洒洒的四月雪里,拉萨人是不要任何遮拦的。不打雨伞,不换雨靴,平日里穿什么照旧穿什么。大街上,广场上,人们该做什么照做什么。雪地里,人们反而比平时多了许多。欢笑声比平时多了许多。街道边景观树顶着厚厚的棉绒绒的白雪,早开的桃花、梨花、迎春花、梅花在白雪中甜甜地笑
那不叫雪花,是真正意义上的“鹅毛大雪”。一般在半夜下起,一直飘洒到次日中午就停了。没有风,雪片安详地飘着。人们在雪片飞舞中不紧不慢地踱着。汽车顶着半尺厚的雪在大街上行驶。可爱的司机师傅仅仅用雨刷刮掉挡风玻璃前面一小块地方,他们扶着方向盘,挺直腰板,脖子伸得长长的,小心翼翼地。
扔雪球,是拉萨四月雪里的一道风景。那绝对不同于内地人所谓的“打雪架”。内容相似,含义不同。扔雪球是很单纯的,玩。男女老少都可参与,高低贵贱不分人等。很多内地游客不了解情况,往往发生误会。大家都一样的,抱着一团雪,抓着向对方扔就可以了。一般被雪打着的,应该是对方比较喜欢你的。他们捧着的,其实不是雪,是一捧纯洁欢乐的心情。那次,在高原之宝的牦牛铜像前的基础上,我也是捧着雪,向行人们身上扔。他们笑笑,抓起一把雪回扔给我,大笑着跑开去了。记得我在布达拉宫脚下的拉萨中学教书的时候,四月雪下了,课间从教学楼的空地走过,学生们正在互相嘻嘻哈哈地扔着雪球,我赶紧抱住脑袋。可是晚了,雪球象扬花柳絮一样纷纷向我扔来。我放下教具,也向同学们扔起来。那一刻,我被幸福笼罩了。
四月雪哦,拉萨的四月雪。
气温并不低。
雪地上走一趟。呼吸着温润香甜的空气。享受着人间难得的清澈的秋水一样的情感。我的躯体似乎融化在美丽奇妙的四月雪中。
一过正午,炎炎的日头高悬在水洗过似的碧蓝碧蓝的天空。不过两个小时,皑皑白雪一星点儿也看不见了。地面已经干了。一切又恢复到往日的情景。
一抹岚气从山根下冉冉升腾,把拉萨四月雪的灵魂裹胁着,向着一个美妙的境界飘去。
啊,四月雪,拉萨的四月雪。我恍然大悟,拉萨的四月雪呀,原来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游玩了一趟。如今,她要回去了。
我要继续等她,明年的这个时候,她一定还会来的。
日光城的冬天
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人们猜想,日光城的日光肯定可爱至极,那么冬天呢?拉萨在雪域高原深处,日光城的冬天大概和别处一样,寒风刺骨冷气袭人吧?
其实不然。夏天不用说,和内地很多地方差不了多少。但出乎人们想象的是,拉萨的冬天却最不像冬天了。
拉萨地处西藏高原中部,海拔三千六百五十八米,位于东经九十一度零六分,北纬二十九度三十六分,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摄氏7·5度。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6·5度。摄氏零下的温度集中在十二月和一月份。全年的日照总时数达三千多小时,故有“日光城”之美誉。
十一月过了,除了黄杨树的叶子变黄,街道边的景观树的叶子前一天还是浓绿,第二天就已经变成干绿的了。一阵阵风起,眨眼间,就成了一树树枯枝,挺立在那里。常绿的冬青、松柏等依然很绿。背阴处到了中午残冰未化,向阳处的小草照旧葱茏。
日光特别偏爱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府都市。原本就刺啦啦明晃晃有着特别穿透力的高原日光,在冬日里更是毫无遮掩、一览无遗地展现它得光与热。那种洁净的温暖与明亮,拉萨以外的人绝对是很难想象的……
拉萨冬日的清晨别具清雅。东边的天际一抹微晕的朝霞,若晨醒少女的脸庞。布达拉笼罩着金装。从红山后边向东望去,远处的山头上,长出了枝枝杈杈剪影似的树冠。龙王潭的水位下降了,家鸭不见了,水面上扑拉着麻头野鸭和起起落落的鸥鸟。转经路上人们默默地匆匆地走着,神情平静得恰如这安详宁静的高原冬晨……
九点过了,商店才懒洋洋地开门,有的甚至到了十点钟,伙计才揉着惺忪的眼睛收拾着开店营业。
气氛是很宽松的,人们的精神便显得分外松弛。虔诚的信徒们早已经在林廓路上转经了。有的边转经边聊天,有的溜达到八廓街上的商店里去转转看看,有的钻进路边的甜茶馆里喝茶聊天……日光和暖,人们的脸上看去轻松悠然,自在幸福。
冬日里,尽管是拉萨旅游淡季,依然有不少有勇气有体魄的游客在观光旅游。在布达拉广场上,随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游客溜达着……
待到太阳升起两杆子高了。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著藏装的人们先是脱下一只衣袖在身边摆动着,几分潇洒几分虔诚地在转经路上转经。随后不久,又干脆脱下另一只衣袖,把两只衣袖绑在腰间,瞬间便又增添了几分魁梧。游客们已经敞开了厚厚的羽绒服,女士们甚至用提包遮挡炎热的阳光……到了下午两三点钟,阳光热辣辣的,温度最高,和夏天没有两样,偶尔看见穿着T恤的年轻人在大街上走过,以至产生疑问:是夏天么?是冬天么?
阳历十月底左右,随着冬季的到来,高原的氧气含量日益稀薄,游客们日益减少,在拉萨打工的做生意的内地人大多候鸟般地返回内地吸氧去了。但同时也恰是西藏各地农闲牧闲时间,乡下的农人草原的牧人便携家带口,一群一伙地来拉萨城里了。互相牵着衣襟,搀扶着老人,或者或游玩,或购物,但差不多全要去各大寺院朝拜的。
拉萨城里依旧热闹,依旧熙熙攘攘,民族特色的氛围加倍醇浓。特别是到了夜晚,朗玛厅里霓虹灯闪烁,歌声悠扬。酒馆里推杯换盏,彻夜笙歌……
随着元旦、春节、藏历年三大节日一步步临近,拉萨城里的节日味道一天比一天浓郁,空气中洋溢着欢快的韵律,人人脸上灿放着幸福祥和的笑容……冷冻风干肉,购置牛粪饼,收拾庭院,准备年货,给老人孩子购置新衣服……
几乎家家庭院里的鲜花都开得特别盛艳,特别生气勃勃。
藏历新年快要到了,家家户户忙着换“祥布”,擦洗门窗,晾晒衣物,煎炸油果,装饰切玛,酿制青稞酒,整理佛龛……这时候,在拉萨城里,不论走到那儿,都可以嗅到一股隐隐的淡淡的桑烟的香味儿,都可以感受到一股隐隐的压抑不住的欢乐……
当人们在屋顶换上了崭新的五彩经幡,煨起袅袅的桑烟……藏历年到了……
点酥油灯,大年夜喝“古突”,用火把驱鬼……
初一清晨,背水,换新水,穿上崭新的漂亮的民族特色浓郁的藏装,捧着五彩谷穗装饰的切玛,端着青稞酒,走出家门,互吃切玛,互敬美酒,互致问候,互相拜年,一派得其乐融融,一派得祥和幸福。在一声声纯净的祝福里,人们传递着快乐,传递着幸福,传递着春天的期盼……
祝福声中,日光城的春天,正在一步步走来……
没有夜晚的城市
按标准说法,一天应该是从零点以后开始的。以此衡量,拉萨肯定是一个没有夜晚的城市。
十八点以后,拉萨的天色还只是下午。
阳光刺亮亮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悠闲地走出家门,踏着自在的步子到处溜达。来拉萨的游客,也和拉萨人一样到处闲逛。按规矩,正午十二点过后,信徒们一般是不会再去转经。如果看到转经路上还有人虔诚地转动经轮,十有八九是远道而来的朝拜者。有人夜晚扔在十字路口的消灾的纸盒,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估计那家的病人病情该会减轻一些了。
大小饭店的门口早已停满了各式的小汽车。 没有到过拉萨的人,实在难以体会拉萨人吃喝的热情的。
拉萨的酒店、餐厅和酒吧是很多的,火锅店满大街都是。基本上是每天如此,六点多下班后,要么一家老少,要么呼朋唤友,总之,这会儿的吃饭实在是个借口而已,真正的目的是聚会交流。大体上有两个去处,一个是汉式酒店餐厅或者火锅店,那是比较正规的饭局。点菜、喝酒的多数属于或公或私的各类应酬。一个是藏式或汉式的酒吧,那是自由享乐者(人们把这些人叫“游神”)的去处。一般是喝啤酒,多数是一个人,而且尽量回避着自己的熟人。自从二二年德吉路的餐饮业渐成规模以来,尤其是德吉北路成了真正的吃喝玩一条街。到了周末双休日,如果不事先预定,那是很难找到位子的。拉萨人到内地旅游探亲开会,总是埋怨内地的饭店早早就关门打烊了。北京、南京、银川等等,晚上八点出去,饭馆就已经收拾关门了。问店老板,他会说,“下班了!”拉萨人偷笑,“饭店竟然还下班?”
吃喝的价格不好说,但是拉萨人一般不会计较的。拿酒店来说,有七八百元一桌的,也有一两千元一桌的。酒水不包括在内。请人的白酒至少应该在一百元以上,五粮液、茅台那是司空见惯的了。红酒也绝对是上档次的(八十元以上)。吃火锅一般是喝啤酒,流行的品牌是百威。
拉萨的这种吃喝饭局,一般要一直延续到晚上十一点多。
亲爱的读者,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拉萨人奢侈有钱。其实,藏传佛教讲究修来世的,现世的东西是无所谓的。藏族朋友们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也就不会像内地人们那样使劲攒钱。而在拉萨工作的外地人也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消费观念自然就入乡随俗了。再加上拉萨的物价比内地高一些,一切都不足为奇了。
晚上十一点以后,拉萨街头的霓虹灯更加耀眼。粉红色的、嫩绿色的、柔黄色的各式灯光交相辉映。街头的出租车依然不少。那些不胜酒力的人东摇西晃地被人搀着,或者一个人瞎摇着在找家门。那些似醉非醉的人胆子壮起来了,有目的的在一些灯火明亮的店子门口探头探脑。
二环路、江苏东路、太阳岛、巴尔库路一带热闹起来了。那些脉搏超速、灵魂找不到归宿的男女们,讨价还价地做着诡秘的生意,释放着别样的激情。
那里的热闹可以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四五点钟。
时光在悄悄地流逝。新的一天降临了。起早的虔诚的信徒们已经默默地摇着经筒,在转经路上匆匆地赶路。
美丽的拉萨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黎明。
高原夜声
高原的夜声其实是很美的。
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没有风,没有雨,甚至于连枯枝上的几片残叶,也是轻手轻脚地旋几个旋儿,悄悄地回归到大地的怀抱里。什么也别去想,便可以听到高山大河的窃窃情话,听到大自然对于生命地一声声嘱咐。
最美妙的当属西藏冬日的夜晚。
冬日和雪自然是孪生姊妹。西藏的冬夜便是最高贵的公主了。在绵绵的冬夜里感受她的温馨柔语,自然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她的温存可以消除你所有的烦恼与无奈,她的抚摩可以熨平你心灵上的所有浮躁与伤痕,她的眼神可以帮你找回做人的信心与尊严。但,你必须得用心灵去谛听。
月儿的声音是清亮的,仿佛清晨林间的鸟鸣或者早牧的牧童的笛声。山顶的雪儿甜美地绽着笑脸,想必与月儿谈得很开心吧。河水泛着浪花,与月儿地交谈又是那般的热烈。一只夜行的鸟儿,可能得到月儿神秘地启示,急急地去做一件事儿吧——
夜风的声音是无忌的、洒脱的。它犹如草原上的小鹿或着嬉戏的顽童,与山川打个招呼便飞跑开去,摇摇老树的手,又跑过来轻轻推开你的窗棂,把心中的博闻逸趣统统送进你的梦境里。一睁眼,它顽皮地笑笑,跑远了。
天宇的声音优雅,雪山的声音纯净,草原的声音旷远,古刹的声音沉重,还有收割后显得空旷的青稞田,田埂边的农舍,牧人的帐篷——
高原的夜是睁开了眼儿的。
高原的夜声又是十分美妙、撩人心魄的。在红绿灯下,在昆仑山下的隧洞里,在雪域边防的哨卡上,在办公桌前,在无影灯下,在篝火旁,在青藏铁路无人看守的小站里——高原的夜声在倾诉,在奏鸣,如歌,如诗,如绵绵不绝的流动的母乳。
清澈而美妙的高原夜声中,山醒了,水醒了,草木酝酿着春意,彩云从东方飘来,歌声从窗户飞出。美丽的雪域高原挺挺胸膛,抖掉睡意,迈开了双脚——
高原的夜声很动听。
每一个夜晚,它都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与你交谈。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我老公居然帮他兄弟的女人
·情感美文 老婆笑容满面给小三夹鸡腿
·情感美文 女人爱咬男人的理由:留下
·情感美文 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
·情感美文 性感美女如何让大腿间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