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遗踪
圣地遗踪
在圣地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帕廓街、罗布林卡等几个著名旅游景点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历史遗踪,宛若高原上的格桑花,随意地开放在圣地的城市乡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蕴涵,还有那沧桑斑驳的历史传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探访。
在拉萨的日子里,空闲的时候,我常常去附近寻访圣迹遗踪,其间收获颇多。现撷取其中数篇,集成《圣地遗踪》。
阿尼仓姑
阿尼仓姑叫“仓姑寺”,是西藏最为著名的尼姑庵。
事实上,庵是汉文化里的说法,西藏众多的尼姑庵多称为寺,罕见叫庵的。我一直猜想,大概与其兼具出世与入世的功能性有关。
太多太多来西藏的或西藏不少当地人,却没有去领略阿尼仓姑的花与草、人和事。那种遗憾,每提起来便会拍胸顿足的。
关于西藏阿尼啦的事情,最早好像是在藏族女作家娜珍的作品里看到的,后来在西藏一家晚报社的一位女作家朋友的文章里也读到过。娜珍人很漂亮,散文写得很是清丽淡雅,透着灵气。我很喜欢她的散文,一直关注她,收藏她的作品。记得一次她邀我喝茶,回家途中着实也领教了她初学开车时的惊险和尖叫。晚报的青华,原来叫菁华,好多人读不来菁字的准确读音,她索性就叫青华了。菁华的文笔很细腻精到,擅长主观感受地描述。我们原来接触很多的,后来因为忙,接触就少了。
在西藏工作的头些年里,我一直想去却没有去阿尼仓姑,原因大概是感觉自己对藏文化了解太少,也感觉交流障碍较大,即使是观赏一下仓姑里的花与草也都觉得会少点什么。
和藏语文专家旦真曲扎也多次聊过阿尼仓姑的事情。他是我的同事,一位认真而雅致的藏语文学者。因为藏语发音的差异,“仓姑”有的发音就叫成了“仓宫”。寺院的牌匾上写得是“仓姑”。很有意思,可以和汉语里尼姑关联。“仓姑”是藏语中的拉萨语音,有两种解释。一是汉语“仓库”的音译读法,就是仓库的意思;一是“闭关修行洞”的意思。前一种解释一直悬疑。仓库的地方建寺,似乎证据不足。后一种解释与传说有关,据说在公元七世纪时候,藏王松赞干布修建拉萨(就是今天的帕廓街一带)城时,在拉萨河边挖了一孔用来修习的土洞叫仓姑,后来宗喀巴的弟子强钦丹在土洞周围建成尼姑庵而得名为“仓姑寺”。但根据周围地形来看,四周平坦,距离拉萨河岸尚有一公里距离,挖掘土洞似乎不具备条件。是否该区域历史上曾是高地,或者挖掘的并非土洞而是一种半地下的“窝棚”,都有待于考证。
阿尼是对尼姑的敬称,“阿尼仓姑”简单理解就是尼姑庵了。
其实,在过去,西藏的贵族巨商把自己妻妾女儿送到阿尼仓姑修习,学习宗教乐器,念经识文,修习宗教仪礼,每日诵念比丘尼三十六戒规等,也学习女红理财,参加一些田间劳动。在当时那种女性识字的人极端少的情况下,从这里还俗的女子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了,很多成为纨绔子弟追逐的对象。据说,昔日贵族帕拉的总管贝贡的三个女儿曾在阿尼仓姑当过尼姑,当时在拉萨就很有名气。由于能识字,还有一些尼姑还俗后终身不嫁,在家族理财,成为理财能手。
去阿尼仓姑,是在二九年五月十日,星期六。
那天,天气很好,温度大约在二十三度左右。我换上短袖夏装,约了拉潘,来到布达拉广场。觉得还有将近三公里的路程,就想找个老百姓最喜欢的“拉客”三轮,不知何故,一辆也没有了。听说是在这个最需要三轮的季节和地方,却被限行了。无奈,只好走路过去。马路两边花艳草绿,倒是叫人心情愉快。
从宇拓路(也叫步行街,其实车子不少)走到大昭寺广场前,右转,到江苏路。东行,直到《拉萨晚报》社西侧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口。巷子狭窄,三四米宽的样子。进去,里面有一种世俗的热闹与繁华。两侧商铺相连,商铺台阶前有摆地摊的。人来人往,大多是当地住户,却很少见游人到此。
打问了一位藏族阿佳,说是第一个路口向右一直走,看见那座黄房子就是了。
这个小巷细而深。和帕廓街其他的小巷一样,圆弧形的,不直,没有一眼看到头的任何可能。巷子窄,便极少有车子来往。两侧住户阳台上的鲜花却娇艳醒目。我们一路走去,路边有施工的,售花草的,摆地摊的,坐在门口聊天的,小孩子们追逐嬉戏……一切很平静很安详,谈不上熙熙攘攘,倒有几分乡下街镇集市的质朴。偶尔有十多个巡逻的武警战士徒手列队走过。
步行大约五百多米,前面靠街面南的一栋两层楼房,是全部刷成了黄色的,色彩上很抢眼。一楼的门面牌匾上有“仓姑寺商店”“仓姑寺诊所”“仓姑寺茶馆”等字样。
一侧的藏式小门前,蹲坐着两个年长的尼姑,一个手摇转经筒,一个安详地望着我们。
这就是阿尼仓姑,一旁的铜牌上写着“仓姑寺”。
门敞开着。门道很浅,三五米的样子,一侧的转经轮闪耀着金色的光。
我们径直进去。
典型的藏式三层小院格局,梵净,周正,整洁。结构很紧凑,不像是一座尼姑庵,倒仿佛走进过去的一位大户人家。
左侧是一个六米见方的廊厦,用一人高的白底蓝花图案的藏式帐篷布绕周边立柱围起,里面熙熙攘攘。探头看去,有二十多张藏式小桌,坐满了喝甜茶的茶客,一些尼姑穿梭忙碌。听说这边是仓姑寺经营的甜茶馆。
右侧有门房和厨房。
正前方有煨桑炉和缠满了各色哈达的高高的法杆。
煨桑炉后边几步远就是正殿了。
正殿座北朝南,共有三层。第二层里供奉着文殊、度母等神祗,供信徒们膜拜。这里便是仓姑寺的主体建筑。
有台阶直通二层正殿,台阶下方和地面摆放十几盆花花草草,颇为青翠茂盛。
我们正欲踏上台阶,厨房里出来一个尼姑,说要买门票的。就付钱,购了张三十元的门票留作纪念。
上到台阶顶部,回首四顾,两侧为尼姑住室。
走进正殿,里面香烟袅袅,酥油灯影影绰绰,十几个阿尼啦在默坐侍奉。
从正殿出来后,我们转向东侧的一栋建筑。小门进去,里面依然有神像,七八个阿尼啦在商量着什么,好像是外边经营方面的事情。用现代眼光看,这应该是经理室了。
阿尼的生活怎么样,我还是想看看究竟。
廊厦后面的一个立柱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缝纫加工室”,猜测,那一排房子该是尼姑们学习女红的实习基地了。
就近是一座木台阶,直通二层。
上去后,左侧就是一个很大房间,是诵经大堂了。几十个阿尼啦在诵读经文,气氛庄严、肃穆,却明显有几分轻松。
出的门来,我静静地端详着阿尼啦住室走廊上争奇斗艳的杜鹃花,思绪一下子散漫开去,一时难以收拢——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阿旺达珍。似乎该她值日,她带着围裙,抱着水壶,可能正要去给诵经的阿尼们送酥油茶。
她友好地对我微笑着。
我们互相致意问候,顺便聊了起来。
阿旺达珍说她家在拉萨近郊的堆龙德庆县,来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感觉还不错。
她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很坦荡,也很轻松。
我给她拍了照。她说,能给她洗一张吗,我答应了。——照片洗好后,我会去送给她的。
杜鹃花在阳光下那样娇媚。
离开阿尼仓姑,在不远处的一座小清真寺那儿拍了照片。根据大致方位,我们从小巷里绕到了大昭寺南侧的转经路上,转经的人很多,游客也不少。
阿尼仓姑在大昭寺东南方向不远,属拉萨市城关区鲁固居委会所辖。
帕廓街的黄房子
在帕廓街东南角那个高耸的法杆旁边,有一幢两层的黄色小楼,在满是喇嘛红和白色的民居中间,显得十分醒目。了解西藏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拉萨有名的“帕廓街的黄房子”。
帕廓街的名气很大。到西藏的人,基本上都到帕廓街转过。帕廓街围绕大昭寺建成,四周的建筑呈中心放射型展开,有的人便根据其形状把它形象地叫作“八角街”。“帕廓街”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转中圈”。帕廓街上,尤其是在上午,转经的人们比肩继踵,个个神情肃穆,口诵六字箴言,手摇经筒,脚步匆匆,潮水一样顺时针走着。以至于两边的商铺里摊点前,商人和主顾之间也是低声讨价还价。商业行为也渗透着一种特殊的神韵。
“帕廓街的黄房子”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门口的法杆是那样地威严。转经的人们是这般地虔诚。三百多年以来,它在默默地思考着什么?它想告诉人们什么……每次去“帕廓街的黄房子”,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着。
从“帕廓街的黄房子”里透露出的那种说不出的气氛,似乎会感染每一位来客。如今,不少当地的外地的男女来到这里,都不由自主地在底层光线很暗的收银台前沉思片刻,用寻寻觅觅的眼光四面打量一下,然后沿幽暗狭窄陡峭的木楼梯爬上二层。那上面是阁楼式样,大约不到二十个平米。除了四角的立柱,四面无有遮拦,眼界很宽。一个藏式火炉,几只藏式红铜壶,十多付藏式矮桌凳。几个漂亮敏捷的藏族姑娘来回穿梭在客人中间,端饭倒茶。人不少,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可是很安静。男女们几乎都是默默地喝酥油茶,吃藏餐,四目相对,竭力地从对方的眼神里寻找什么……
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悠扬的歌声: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月亮
未嫁少女面容
显现在我心上……
我很清楚,现代的音乐人只采用了他全诗的一节。可就是这一节,就已经叫多少有情人心泪横流,不可遏止……那叫人心动的“未嫁少女”,传说中的普姆次仁曲珍,还有他——西藏三百年前的第六世达赖仓央加措——一个爱情圣殿里的“普罗米修斯”,一个真挚坦率的爱情诗人,一个永远站立着的男人……
黄房子名叫“玛吉阿米”,意思是美丽贤淑的未嫁少女。现在已经开发经营了。老板是个藏族小伙子,很会经营的。可以在里面吃藏餐,喝茶,也可以看书、在留言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据听说已经出书了,全是观光者的精彩留言。
二楼的顶上是藏式篷布,四周有立柱。向四周看去,帕廓街的风景一览无余。
记得刚到西藏,我首先去的就是“玛吉阿米”。当时游人很少的。那是春季的一个周末,我在黄房子的二楼上坐了一个下午,思绪悠扬。阳光很漂亮的。阳光下是转经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安静的。我也没有怎么言语,生怕惊扰了这里曾经的那个历史性的浪漫。一个森严的时代,那个追求爱情的诗人,那个将现实人生大写在天空的高僧——心灵的强劲驱动的伟力,天崩地裂地无言呐喊——震撼着我脆弱的灵魂……
我们在楼上点了藏餐,喝了酥油茶。
人很多。座无虚席。
没有高声说话的,但依然有细细索索的嘈杂声。
这次我是不想久待了。
下到一楼,热情的老板邀我去那间小屋子——传说中诗人约会的地方——看看。我想了想,说,算了,不去了……
走吧,美好的记忆只有存在心底才是一种浪漫。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释放心情——
帕廓街的黄房子,美丽的“玛吉阿米”——一道时时会浮现在我心灵的永不消逝的风景线……
萨吉冬古
去拉萨旅游,萨吉冬古是个不错的去处。
和全国一样,西藏的宗教是自由的。
自太阳升起直至日落时分,萨吉冬古都处在温暖的阳光下。尤其是在藏历的转经日,成群结队转林廓的善男信女,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目光里闪烁着几分祈盼几分淡然,从药王山南坡悬崖边仄仄的石阶上慢慢走下来;五色风马旗从山顶斜挂下来,在风中猎猎;一边的石板经塔巍然耸立,场面很壮观的。
“萨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佛”(“吉”读音接近gei);“冬”是“一千(尊)”的意思;“古”是“像”(属于藏语里的敬语)。萨吉冬古即“千佛像”,就是千尊佛像的摩崖石刻。有的人据此也称药王山为“千佛山”。
这里是天然的陡峭的山崖,山崖顶上凸出,超过了九十度;崖面比较平整;高约四十多米,宽约五十多米;朝南偏西,很是向阳。这儿就是萨吉冬古。正中的佛祖坐像有五六米高,四围大大小小的各类佛像一千多尊,可以称得上是藏传佛教各路神祗的大聚会。石刻佛像姿态各异,色彩明丽,构图工巧,刻工细腻,底色一律的喇嘛红,既庄严肃穆,又多姿多彩。七根一搂粗的红色廊柱,支撑着摩崖石刻顶部的遮檐。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供信徒们舒适地叩拜;前后两级,后边一级前方抬起略高,可供众多的信徒同时叩拜;近崖壁处,有功德箱,供施主布施。对面平房里供着千百盏酥油灯,供信徒们添油燃灯。
萨吉冬古的传说是这样的:藏传佛教里,每个信徒都有自己的本尊(相当于护身佛),伴随自己一生。人去世后,后人要经常祭拜逝者的本尊,或到寺院去为之重塑金身;或请尊度亡唐卡佛像;或请本尊铜佛至家中神龛,朝暮叩拜;或请人在崖石雕刻本尊佛像。可是最穷的信徒连上述任何一点都无力做到。公元十四世纪,多仁·班智达出资请人在此刻凿众多不动佛。此后,家境贫寒者家中有人过世,请不起度亡唐卡佛像等,就购置颜料(最次可用石灰水)将摩崖石刻上的佛像刷新一遍,便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从萨吉冬古最初的功用看,可以说这是一种为普通信徒修造的礼佛处。
在石阶北侧的山坡上,有藏族工匠在页岩石片上雕刻经文。那座用页岩经文石片累积成的石经塔,足有近十几米高,已经无法统计有多少雕刻着经文的石片。石工们叮叮当当的的雕刻声日夜不息……
从石阶下来,依然顺时针经过萨吉冬古,有一小屋,里面供奉着多仁·班智达。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几乎占据了整个小屋的地方。
小屋西侧,沿小巷两侧,有专门制作各式“擦擦”或小石板佛像的藏族艺人。
一颗古柳下,挂满了五色经幡。
经过一段窄窄的巷道,出口处有一处煨桑炉,阳光下闪着白色的光,催人欲睡。
外边是拉萨著名的德吉路,市声鼎沸,热闹异常。
去萨吉冬古,我有很多次了。其中一次是陪一位我很敬重的“老西藏”去的。他的敬业与奉献无数次感动了我。在西藏工作了三十多个春秋,他竟然不知道有这个景点。最近的一次去,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其时不是一天转经最热闹的时候。转经路上人已经很少了。一个面孔黝黑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晃荡。看他盯着我看,就用藏语和他搭讪。他一脸茫然。后来他告诉我,他是内地一个小报记者,到西藏旅游,主要是寻找奇石。由于语言障碍,别人告诉他这里有弄石头的——哦,奇石在内地很值钱的。
我明白了——阳光是那样的美好,我却感觉自己有些眩晕。
小伙子跟在我后面一个劲追问我西藏那里有奇石,我还是告诉了他。
——我知道,他不可能到那地方的。奇石,除了石缘,还得有气魄、胆识、勇气和体能。
看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
是的,这个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在旅游,每个游客却在旅游中追寻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我多希望,当你来到拉萨的时候,千万不要忘却了萨吉冬古这个地方……
萨吉冬古距离布达拉很近,就在西南边药王山的西南山崖上,从江苏中路的一个小巷进去,沿石阶上到半山,往下走就到了。
阳光很灿烂。
储钦拉康
大致可以肯定,有很多游客都会在在储钦拉康前面走过,同样也可以肯定,不会有多少游客到储钦拉康里面去过——拜访过那尊胸怀广阔的神。在西藏旅游的小小遗憾,往往就是这样。
在储钦拉康脚下,我无数次走过,我的心情也无数次的被那尊胸怀广阔的神所震撼,——公元二九年四月十八日正午(西藏的正午应该是十三点零三分左右),是个星期六,我第三次怀着深深的敬意拜谒了这尊胸怀广阔的神。
储钦拉康距离我的住处很近,随便散步就到了它的脚下。可是,我心中常常有种敬畏——不是别的,是担心自己对储钦拉康相关文化了解得太少。那样的话,我会自责自己的行为是对人文景点的践踏。我做不到那种“上车就睡觉,停车就撒尿,到了就拍照,回去啥也不知道”的文盲旅游的,何况是储钦拉康呢?
和布达拉一样,储钦拉康地处现在拉萨(过去专门称呼大昭寺周围是拉萨)城市的中心。
拉萨城里有三座山,红山、药王山和磨盘山。很早以前,三山依次相连,现在被北京路和林阔西路南端隔开了。红山上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药王山上是查拉鲁普石窟,磨盘山上就是储钦拉康了。
在“高原之宝”牦牛铜像西边的北京西路入口处南侧,是一道红黄两色围墙,下为佛教黄,上为喇嘛红。几株高大的黄杨树上挂着五色经幡。中段就是储钦拉康的山门,典型的藏式风格。门前立着拉萨市人民政府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立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碑上的大字很值得玩味,是藏汉文化结合的称谓——“拉萨关帝拉康”。
这处景点的名字很有意思。很多藏族群众叫它“格萨尔拉康”。二七年十二月以前,山门前的树干上是钉了快小木板的,上面写着很可爱的一句话——“那山上有格萨尔王的庙”,是用写藏文的竹笔描出来的很质朴的字体。藏语里,一直叫做“储钦拉康”。现在,就依“关帝拉康”了。
藏语里,“拉康”是庙宇、寺院、神殿的意思。格萨尔王是是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里传说中的主人公,是藏族人民心中降妖伏魔、正义威猛的英雄。关帝是汉族历史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以其忠义威猛被尊为“战神”,称为关帝。“储钦”一词,藏语词典里找不出合适的解释。汉藏两种文化就这么有趣,这么无碍的融合在一起了。
进了山门,不到十米远近,是一道藏式风格的小门,进门便要沿着一条曲折的石级小道上山。
到了山顶,进去,是一组汉藏交融风格的天井式两层四合院建筑群落。下层不大,院子中间矗立着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一年)立的石碑,碑文是福康安撰写的,用汉文记录了一七九一年清军在西藏打败廓尔喀(即尼泊尔)入侵军队和建庙缘由,少量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门朝南开,属于以前的正门,下山就通到了德吉中路。
二层前面正中的主殿是是关帝庙。典型的汉式建筑,座北朝南。廊前有立柱,抬梁式结构,硬山式屋顶,顶覆绿色琉璃瓦。庙中正坐关公塑像,两侧是周仓、关平、持金刚、马头金刚等。庙内还供奉有土地神、张飞等塑像。
廊前一侧,放置一口直径一米多的覆钟。由于历史久远,钟柄处已有两个拳头大的破洞。令我很惊喜的是钟体上的铭文完整无损。我连忙拍照。庙里的“古西”(和尚)见状,过来和我聊了起来。一对藏族夫妇也来拜谒。看装束,是拉萨的。
后面是文殊殿,建筑风格近似主殿。滴水瓦当边有云纹,中为一篆书“寿”。殿内供奉文殊,为藏式风格的神祗。案上有铜制酥油灯,案前地上有一高约一尺的倒斗型签筒,里面装满竹签片,供香客抽签。殿内一角,是庙内“古西”判词(解释签词)处。
在整个西藏,所有庙宇寺院中,只有储钦拉康有抽签的。我和一位翻译家朋友曾经讨论过这件事。我们认为,“储钦”一词很有可能是汉语“抽签”的转音(在藏区,一直没有抽签的)。为了考证一下签词的内容与汉文化的关系,经过古西同意,我拍了一张藏文的签词。
拉萨四月的阳光很明丽。
告辞了颇有几分冷清的储钦拉康,走出山门,我的脚下很轻快,很有力。格萨尔——关帝——格萨尔——关帝……汉藏人民心中的神,心胸广阔装满正义的神,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战胜邪恶的力量……
围墙西头的山脚下,据说是天然生成“嗡玛尼咪”六字真言的裸露的山石,已经被信徒们磨蹭成了亮亮的青黑色。
那时,储钦拉康是不收门票的。
不用买门票,我却有了以外的收获。
帕崩喀
准确地说,帕崩喀其实是个文化符号。
来到西藏,来到拉萨,不往帕崩喀浸润一下,所谓的“去过西藏”“走过西藏”“到过西藏”的文化含量,极如“风过西藏”,无论如何要大打折扣了。
二九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早了一点。一阵寒流裹挟着大风雪,搅的从东北三省直到粤闽一带鸡飞狗跳,人人缩手缩脚。其实,按藏历,才到十月份。古杨一树金黄,垂柳挂满深绿。至多到了晚秋,早晚须加点厚衣服而已。在拉萨,太阳一出来,也就是夏天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抽空在拉萨娘热北路的一所驾校学车。一天,《中国新闻》的老孙问我,去帕崩喀没有,你学车的地方距离帕崩喀不远,应该去看看。我诧异——帕崩喀是西藏历史上声名赫赫的赞普——松赞干布研习藏文的地方,是一个民族揭开文明面纱的地方。我一定得去。马上就去。
第二天是十一月三日,星期六。我约了潘多,下午练了一把车,就穿街走巷往帕崩喀方向走。半个小时,我们来到马路边,询问了小卖部的姑娘,说是帕崩喀在娘热沟半山腰那儿,有专门去那里的机动三轮车,票价是十五元。已经到了下午十六点左右,时间肯定来不及。潘多还要去参加同事孩子的婚礼。我也只好怏怏地回家了。明天我无论如何要去的,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十一月四日,星期六。潘多有高三的课。我却是等不及了。计划不打搅她了,我独自去帕崩喀。
早晨九点半,我准时来到驾校,按顺序练了一把车,向教练告辞,独自来到昨日问路的地方,和一位开三轮的名字叫次丹的藏族小伙子谈好价格,沿着新修的柏油马路向帕崩喀“突突突”去了。
没有一丝风。阳光美极,明亮温暖地叫人感觉到心里一片空旷。次丹健谈,我们藏语汉语夹杂在一起谈笑着。一路上没有寂寞,只有开心。
双向两车道的柏油公路新修不久,泛着灰白色,沿着娘热沟蜿蜒而上。山在那里,极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山色亦为灰白色,蒙着一种看破红尘似的慵懒。这段东西走向的山脉叫乌孜培,也有人把面前的山峰叫吾朵日。帕崩喀就在吾朵日山坳的半山腰上。杨柳半黄,灌木紫红,一簇白墙绛顶的建筑。旅游淡季,只看见一支五六人的小团队,正懵懵懂懂地钻进那辆白色小面包车,走了。公路边上稀稀落落行进着朝拜者,竟多为女性。我甚是不解:难道男人们都去为钱、为权、为名挣扎去了?只剩下女人为文化朝拜了……这里可是一处文化圣地哦!!!
到了帕崩喀。和次丹告辞。
土路上灰尘很重。
帕崩喀就在头顶,后面是山和蓝天,一切都寂静安详。静默地望,隐隐传来阳光嘶嘶的声响——
——公园七世纪初,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赞普将王都由雅隆河谷迁徙至逻些(惹萨。即拉萨)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王权的政治措施。厘定文字是其重要的政治举措,为吐蕃部族(悉补野、象雄、苏吡)统一进行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奠基。智者吞弥·桑布札根据藏语需要,创立了三十个声母、四个韵母、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和一个殿后字母等文字、文法方案。松赞干布下令在一切政令文书中使用新文字,并身体力行,“勤勉学习达四年之久”,“广大臣民学习写读亦风行一时”……这一切,就发生在一千四百年之前的帕崩喀……
我似乎听到了遥远的琅琅读书声……
前边有几位藏族妇女走过,绕到山路边的一块巨石旁,腹部在巨石边缘来回蹭蹭。看我不解,一位穿黑色西服的姑娘主动告诉我,说这是一块肝石,蹭蹭可以护肝。我退后两步看看,果如肝脏。也就照样做了。
绕过肝石,进了路边一所独立的两层宫堡式建筑。
听介绍,据说藏王松赞干布曾在此向吞弥·桑布札学习藏文,里面供奉着据说是石岩上天然生成的藏文六字真言。无论怎么说,所有的文字都是神奇的。我私下认为,文字是老天赐予人间一种神秘的符号。我敬重文字。于是,便一一拜了。走出殿门,心中忽然涌出一种感激……
沿着左侧的山坡上去,不到三十多米,就是有名的“巨石宫”
——帕崩喀。
古柳枝叶间挂了不少红的黄的小布条,也挂满了虔诚的信徒们的特殊的希望和祈愿……
路旁有一小山洞,不到一人高。门锁着,外面栅栏包围着,上面挂满哈达。走近去,趴在栅栏上往里看。三四尺宽,八九尺深,肯定是苦修洞了。里边的天地很狭小却又很阔大。苦修大概是世俗的说法,修行者自己恐怕不会那么说的。人们的眼睛大都用作看着外部的世界(外界)了,于是,世间就多了怨愤、嗔怒、贪婪、仇恨等等。只有不多的人刻意地省视自身,渐渐涤除自身的妄念恶欲,便自然感受到世界万物的美妙,从此心中便满怀了平和、满足、善意、广大……
进了一处不大的院落,眼前是一块龟型巨石,足有半亩地大,上面建筑着一座雄伟的宫堡式庙宇,三层的,顶上有小阁楼——这就是有名的帕崩喀,又叫普隆喀,藏文译为“巨石宫”,通称“娘陈帕崩喀”。古秀拉(普通喇嘛)告诉我,这是一块母石头,不远处还有一块公石头,他们俩一起从印度飞来的。奇妙的想象,很美丽的。叫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现代科学的喜马拉雅隆起学说。也许,很早很早以前,青藏板块和南亚板块没有断裂的时候,是连在一起的海底平地。直到有一天,青藏板块隆起,于是,就有了藏区很多山与石“印度飞来”的说法(在西藏,类似的说法很多)。
拾阶而上,进了帕崩喀,佛堂中供奉的大多是密宗诸佛与护法。
拜谒了诸佛。
上到顶层,正中一个小阁楼,朝阳一侧有小僧房。一位年老的古秀拉在阳关下盘坐念经,一群灰鸽子在面前咕咕戏玩。
南望,视野很阔,蓝天白云下的拉萨城区尽收眼底。
走出帕崩喀,在院子和一位做饭的古秀拉聊了一会。
那尊自然天成的传说来自吐蕃时期的神奇的观音像一直在眼前浮现,超脱而祥和的面容,美丽动人的躯体,似乎在无声地告诉我什么……
绕着帕崩喀巨石脚下走走,石缝中竟有佛堂,昏黄的酥油灯下有僧人诵经。
跟随几位朝拜者走进东边的一个院落,有几排僧房。进去看了,与两个喇嘛简单地聊了几句,又沿原路出来。
后面的山坡上,是班智达讲经处、宗喀巴大师修行的大乘洞、一百零八座佛塔和西边不远处的卓托拉康、宗喀拉康。
史料载,自五世达赖对帕崩喀进行维修扩建以来,历世达赖第一次受戒和获得格西学位后,都要到帕崩喀来举行庆贺仪式。
感受着艳丽的阳光,回味着这里曾经的热闹与激情,我踟蹰良久。
那种叫“杰布”的灌木像燃烧的火焰,在大山的肌肤上闪耀——那是山的激情。
一座山上的布达拉,一块巨石上的帕崩喀,西藏文化的泉眼从这里汩汩流出,在历史的长河里缓缓流淌……
我的情感、我的灵魂也早已融入人类文化广阔的巨流,缓缓流向远方……
走进扎也巴
时令已过霜降,太阳出来后,拉萨的气温依然在十八九度。
早就计划走访扎也巴,却因为种种原因一次次未能成行。二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我坚决地推掉了日常杂务,终于走进了扎也巴,遂了久久萦绕在心头的牵挂。
信徒们说,在西藏,即使转遍了西藏所有的寺院,不去扎也巴,相当于穿了件没有领子的衣服。
扎也巴是西藏最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经典称为也巴(音译。又译作耶巴。当地人用汉语写作扎也巴,故用)。与桑耶寺之青浦、雅砻之协扎合称三大修行圣地。“也巴”应为修行地,“扎”意思是山崖。扎也巴的意思就是山崖上的修行地。
去扎也巴一般在大昭寺前边坐班车,二十多公里路程,车费来回二十元。早晨九点,最后一班车就走了。
那天,我是和潘多约定一起去的。结果去晚了,只好掏了一百元(单程)雇了辆出租车。
车子顺着“拉萨——林周”的柏油路蜿蜒爬上纳金电站背后陡峭的山头,过山嘴时,我们按规矩轻轻地喊了几声“曲——秀”,随后就绕着角度很小的“之”字形山路盘旋而下。接近山脚,往西北方向就进入也巴山谷。
我们沿着也巴山谷里的柏油路一直前行,大约十几分钟,就远远看见了拉日宁布山上那一座座奇峰,阳光下的寺院、白塔、修行洞和山坡上大片火红的“杰布”林。
也巴山谷里散布着几个不大的村落。公路边有小卖铺,很简单的。几户人家正在盖新房,两层的,漂亮的藏式建筑。尽管田野里没有绿色,但是小片的不规则图形农田,远看犹如卵石铺成的公园小径,很美。路边、田埂、沟渠边的杨树顶着满树黄叶,一派披金挂银的富足模样。
柏油马路一直通到半山腰一个简易停车场。那里就是扎也巴的入口处。车场旁有一个藏式饭馆,供应甜茶、藏面等食物。探头一看,里边黑糊糊的,能坐二三十个人。挨着饭馆是一间小商店,出售些一般日用品。
靠近山坡方向有一座白塔,讲究的司机师傅常常要开车绕它转一圈的。
抬头看去,奇峰怪石间,寺庙、佛塔、洞窟群落,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错落有致。红墙、金顶,白塔,在艳阳下璀璨夺目。一孔孔天然石窟如山崖的黑色眼睛,神秘地闪烁着,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们买了风马旗和煨桑,在风马旗上用藏文写上自己的名字,委托山民给我们煨桑和悬挂风马旗,以此告知这里的先贤:我们来了。
沿着陡峭的山道和石阶,在“杰布”从中向上攀登,平日里生活中工作中的烦扰,不知不觉中渐渐远去了。
扎也巴处处是圣迹。山道边不时出现一些小小的山洞,虔诚地进去,必定是拜谒了某位高僧的闭关修行地。据说这里有一百零八个洞窟。其中最有名的是法王洞,是一代杰出的藏王松赞干布的静修处。月亮洞,莲花生大师在此进行过双修。祖师洞,藏传佛教后弘期祖师阿底峡在此住过……几乎大部分高僧都曾经在这里修行过。
走进一个个洞窟,我不禁为这些智者们那种甘于寂寞、独守心田、执着不移的德行深深地感动。在扎也巴著名的寺庙桑阿林里,我拜谒了有三层楼高(藏区最高)的强巴佛像,也拜谒了祖拉康(松赞干布王妃蒙萨所建)……一路拜去,感慨良多。王妃蒙萨给藏王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贡宇贡赞,为感谢神猴赐予自己儿子,从堆龙德庆县的蒙堆一路走到这里,为神猴(藏族很早就认为人类是由猴子荷罗刹女结合而生)修建了庙宇,此后由于松赞干布支持,香火日盛……为了维护王统,这应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按规矩,朝佛时是不能说累的。
何况,据传说,这里的保护神非常威烈,在宗教仪轨上稍有不慎,就会招来跌撞之苦。
其实已经感到腿有些酸了,但我的兴趣依然不减。
在山腰间的小道上专心地走着,达瓦浦、拉隆浦、索巴浦、乔乌浦……出一个洞窟,又进一个洞窟。洞窟尽管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里面的摩崖石刻、壁画肖像,以及玛尼石刻,惟妙惟肖,庄严神圣。尤其是附着在每一个洞窟里的历史文化,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做了布施后,从桑阿林庙里出来,顺时针方向绕过左前方的一个山包。
路边一处大约两平方米的青石板在满是草皮的山坡上很是醒目,原来这是一处已经弃用的天葬台。青石板放着黑幽幽的光,上面放了一些人们梳余的头发,戴过的护身饰物等等。
我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心绪一下子飞扬起来。确实,来西藏多年,我不象那些猎奇者和那些总是以异样眼光审视其他文化的人,对西藏的天葬那样感兴趣。我觉得,生死是生命的重合原点。生和死之间的过程则更值得珍重。把人生的光彩发挥的淋漓尽致,那就是我们活着的使命——
“走吧。”潘多催我了。
到了前面部圆的山坡上,我们拿出准备的酥油茶和食物,席地而坐,野餐起来。
用过野餐,一看表,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我们商量着该返回了。
于是顺着停车场的下方山道,我们逶迤而行。
在乔乌浦正下方,有山泉流淌。听说这山泉喝了可治百病,洗脸可使皮肤光洁。我们就放下行李,喝,洗。后面来的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也照样做了。
回身一看,啊,山道的另一侧那郁郁葱葱的竟是竹子!海拔四千多米啊,怎么会有竹子?我感到奇异,又不得其解,只好带着疑问回到停车场。
疑问是人生的动力。
生命是神奇的。
回拉萨的车上的乘员都是来时确定了的。这儿没有出租车。怎么办?……我感到很为难,打算实在没有办法,就步行到县道再说。抱着些微的期望,我们去请一位负责管理停车场的年轻喇嘛帮忙,年轻喇嘛很热情地给我们联系好了一辆大巴,说没有座位了,坐加座是可以的。
——只要能回家,怎么都成。
下午六点多,我们到家了。
此次扎也巴一行,的确匆忙。好在距离拉萨不远,我肯定是有机会再去的。我安慰着自己。
一直到我离开西藏,却再也没有去成。
唯一,往往值得收藏。于是我便把扎也巴小心翼翼地保留在心田……
龙王潭探幽
若论拉萨第一幽,我以为必数龙王潭无疑。
龙王潭前面,抬头便是山中骄子——红山,山顶是高高在上朝拜者如云的布达拉,山那边是游人如织、热闹繁忙的布达拉广场,东西两面市声鼎沸。热闹显眼尽被他人占去,想想,她能不幽吗?
杨柳天然莞尔多情,但龙王潭的黄杨古柳却最富幽情。合抱粗的黄杨森然挺立,比肩继踵,冠盖如云,浓荫蔽日。林中数株连根挽臂的“兄弟树”,若俏皮少年,勾肩搭背,推搡惜惜,令人产生出美妙的联想。古柳则多呈左旋,人呼“左旋柳”。左旋已经稀罕,龙王潭的左旋柳更是把自身的阴柔之美发挥到极致:看那苍石色的肢体造型,如蹲狮,如伏虎,如仙鹤新浴,如蛟龙出水,如汲水妇,如浣纱女……千娇百媚,妖娆多姿。树荫下草坪如毡,石径蜿蜒。抚摸着那阳刚伟岸的黄杨和阴柔多姿的古柳,会不由地想到高原民族刚勇洒脱的精神风貌。
龙王潭水面不阔,却曲曲折折,被几座造型各异的小石桥分作三段,各领风骚。潭水水面平静,水质极清。水下长长的水草摇曳,如龙须摆动。锦鳞悠然,往来如梭;时闻人声,惊鱼电逝。白鸭凫水,红掌清波;卧柳斜横水面,闲鸭栖息,白眼睨视岸边游人。红嘴鸥鸟,起落水上,似听游船上人儿的情语。岸边四周围汉白玉栏杆环绕,有“转孜廓”的信徒手撕着碎饼喂鱼,有游客盯着水面发呆,有小孩从栏杆下面的孔洞里探头探脑……细看,人们皆低言语,轻抬脚,似乎不是在游龙王潭,而是在徜徉于羌塘草原谛听历史流动的涛声。
潭中有一精致小岛,四周古柳蓊郁,经幡飞动,裹着一座两层粉壁红门的庙宇。这便是龙王潭的中心建筑——龙王宫。同行的旺杰告诉我:据说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结果水涌泉出,渐成湖塘。六世达赖便在此建宫供奉龙王,至今香火不断。远望果然见三三两两的香客游客踱过石桥,进入宫中。我们也随后而入,感觉如入深山古刹,幽静寂然。倒是宫内四周的壁画细腻生动,龙王坐像姿容俊美,神态恬然。亏旺杰提醒,龙王原是人面蛇身,尾梢朝着山根方向。闭目肃立,猛然醒悟,人与自然的密语,竟有如此奇妙的一种方式。
龙王潭又叫宗角禄康公园。里面有茶园,有游乐场,有晨练的体育设施。“转孜廓”的信徒们川流不息,游客也自然不少。但龙王潭依然幽静,幽静的迫人沉思。老年人在树荫下石桌旁沉思着历史;青年人在小舟上沉思着现实;游乐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也不时透发出对未来的激情。从二零零六年起,公园重新整修了,那儿变成了环布达拉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侧和西侧新建了华丽的藏式大门楼,东侧新建了节日表演节目用的下陷式舞台,漂亮的灯柱,洁白的吊伞式遮阳棚,碎石小径,漂亮的栅栏和花丛……开放式的姿态吸引了更多的人们。
龙王潭依旧幽静。尤其是当你站在布达拉顶上,不经意间回望脚下,啊,那儿有片蓊郁的地方……
多少次,我是被龙王潭的幽静恬然深深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布达拉,有她一份不可缺少的奉献,可她就驻在圣者的阴影里,久久的,幽幽的……
我不得不佩服你高深的道行——幽。
注:1、龙王潭藏语叫宗角禄康,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山后。
2、“孜廓”:转经人绕布达拉宫转一圈藏语叫“孜廓”。
秋日里的次角林
人往前走,山往后退。脚下草丛中紫色的野花儿,旁若无人地晃着,便是在野的帝王气度了。一条瘦瘦的山道儿,把我们领到这个美丽的山坳里。清亮的河水从山坡上挂下来,密密的树林从眼前铺上去。
林丛中,隐约着一丛丛屋舍。一律的白墙,门窗外围却是一圈儿黑色,仿佛伏卧着不少大熊猫似的。期间有炊烟袅袅升起,眨眼便散开了去。宽袍赤臂的农人出入于青稞垛间,手脚忙忙碌碌,却不时有欢快的歌声飘来。拖拉机停在场院一边,有几只狗儿在追逐嬉戏。
农田是小块儿的,散在屋舍前后。从田埂上经过,定会看见家家门脸上檐皆著艳丽彩绘吉祥图案,有著同样艳丽藏装的妇女从门洞探头,仄着脸,冲你甜甜儿笑,苗条的腰身儿颤颤地抖。
小河儿不见了,散作无数条小溪流,到处闪着明亮的眼儿,顽皮地钻进林子里、草丛间、卵石中。随便拣条小溪儿,脚跟了水儿走。水儿越来越细,只剩下胳膊般粗细了。
地是软的,草是棉的。赤了脚,脚心儿痒痒儿的。想笑,却不敢,怕打碎了四周的宁静,便把笑凝在脸上,思想着自己也成弥勒佛了。立定,脚不见了,水儿也不见了,地下却传来“叽叽咕咕”的微响。拨开草丛,水儿在下面悄悄地淌,小水洼儿里有蝌蚪儿自在地游。
高原上的阳光是赤裸裸的。林中大片的草地上,两头黑色的小牛犊儿在抵架,尾巴撅着,四蹄蹬直,正在努力。旁边,一匹褐色的小毛驴儿,乍着耳朵偏着头看,尾巴却摇来摇去。
远处,便是青山,是白云,是蓝天了。是人间么,是仙境么,是图画么。我看呆了,便让同游的达娃卓玛站定,照张像。藏族姑娘的心儿象白云般的潇洒。她抒情似的说:“蓝天白云,青树绿草,真美啊!”我打趣道:“还有牛、驴,和你。”说罢笑成一团。草地是有坡度的,于是便双膝跪倒,虔诚地按下快门。心想,次角林的魂儿被我摄走了。
灌木多起来。往里走,脚下依然是厚密的草儿,小水流更多了,只好雀儿似的蹦蹦跳跳。
河滩是自然形成的,两丈来宽窄,弯曲着通向山里。河水不汪,一尺来深,却清纯如碧玉,分分合合地漫着,五颜六色的卵石也似打蜡上油一般。时值藏族沐浴节,无甚顾忌,便脱了衣服,平躺在水中,身下是温润的卵石,身上是清亮的河水。闭了眼睛,顿感通体透明,漂浮起来了。于是想到城市里人的可怜:把自个儿关闭起来,烧烫了水,烫、搓、刮。自然联想到了屠夫和屠物,就笑了,满眼是湛蓝的天。侧头望去,兀兀的黛青色的峰顶上云生云长,云根下是星星点点的白雪。哦!原来云儿是天上飞翔的雪,那么,这水肯定是地上流动的云了——
达娃卓玛催我该走了。
从水里出来,全身光滑清爽,轻松异常。思量水中有矿物质,回头捧两捧喝了,果然神清气明,妙不可言,就后悔来时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人工饮料,肠胃也给污染了。
返回途中,想到次角林更深处没有去,哪儿的风景该是更美的吧,冷落的地方往往有着意外的风景……就有了遗憾;又想到离拉萨这么近的地方有个叫次角林的“香巴拉”,人们却忽略了它,冷落了它。而我也只是唱着“香巴拉并不遥远”在城市里瞎转悠,和人们一起凑热闹度光阴,便觉得人们可笑,我更可笑了。
次角林不远,过了拉萨城东的拉萨河老大桥,右手第一个山湾里就是。
步行最好,自然应该是秋天去了。
再到次角林
再到次角林,是二七年六月九日,一个星期六。
连续忙碌了近半个多月,我身心整个儿感到非常疲惫。
拉萨这一年奇了怪了,公历四月以来,整个雨雪奇少。成天的大太阳,晒得人心里像塞了一大团干茅草。全世界都在为地球变暖发愁。
手头的工作终于有了眉目,神经也松弛了下来。多少天来,第一次一觉睡到中午十一点钟。起来后,觉得心里忽然空落落的,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没有做。
“次角林!”
噢,是次角林——久违的次角林!
我喊了潘多:“陪我去次角林看看。”
潘多在中学教书。高考期间,学校放假,潘多也是闲着,就答应了我。
我们随便吃了点,到布达拉广场边拦了出租车,跟司机讲好20块钱拉到。
很快的,过了拉萨河大桥,车子向右一转,上了石子铺成的简易公路。前行不到三分钟,到了次角林地界。车子不能往前开了。以前那片茂密的胡杨林被围墙圈了起来,里边的人正忙着施工。下车后进去问了下,说是正在建设一个旅游休闲的林卡。
我们只好沿着田埂继续步行往里走。回望远处巍峨的布达拉,享受着乡野的风和太阳,心里很美。互相拍了照片留念。
从寂静的小山村里穿过,一个“波拉(老大爷)”在院墙外小块的土豆田里拔草。见我们经过,老人家友善地起来帮我们看住一旁吼叫的藏獒。
爬上一道土坎,高大的树林间是绿茵茵的草地,铺展在缓缓的山坡。和我上次来不同,次角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静谧和空旷,高大的胡杨树顶,挂起了猎猎飘动的经幡,大树下的草地上,停放着一辆辆各种品牌的汽车,搭满了白蘑菇一样的帐篷。大人们一簇簇的聚拢来打麻将、聊天或是躺在自己带来的毡子上睡觉、看天,小孩子赤着脚到处跑跑跳跳……
山依然默默,蓝天白云依然是那样的悠然自在。哦,寂寞和静谧是生命的大境界。留一份安静给生命,生命必然更加美丽生动。
尽管游人不少,但令人感到比较舒坦的是,大家都很安静,没有多少吵吵嚷嚷的噪响,肃穆安静的让人耳朵里可以听到远处村庄里开门关门的“吱呀”声。
几棵古柳形状怪异的横在我们面前,粗大的树身一边向上伸展,又在离地面不到一米的地方分出一个巨大的枝丫向一旁横了过去。潘多好奇,要上去照像,就猴子一样的攀上去,我笑笑,拍下了怪柳和“猴子”。随后我也靠在枝丫上拍了一张。
树下的一个水冲的大坑上,有用塑料编织布临时围成的一个简易厕所,木板架在坑沿上,高架一般的便池,胆小的人在里边肯定没有办法“工作”。
我招呼潘多快走。
我们走下土坎,穿过帐篷,走上了曾经满是浸水的草坡。
天旱,草坡的草不高,约四五厘米吧。草下的地皮干松,湿度很小,谈不上流水了。可是遍地小小的“帮锦梅朵”(藏语“帮锦花”)开的很艳、很灿烂,像撒在草地上一颗颗的珍珠,耀人的眼。我忽然想到,这般美丽的小花儿,大概在牛羊眼中,它仅仅是饲料罢了。我不觉一惊,随即又笑了。
草地上那些曲曲折折的小水沟里已经干涸,看得我心里不由地毛糙起来。西边不远处那条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河道,河床裸露着,河滩的卵石泛着焦躁的光。
我望着山巅的一团团神奇变幻形状的白云,心情稍稍平静了一下。天上的云朵抚平了那莫名的惆怅。
啊——
我失声叫了起来。
“看!那女孩!”我给潘多指着草坡顶上的方向。
——远离人群的草坡顶端,几棵大树下,铺着几块有着漂亮花纹的地毯。地毯上放着野炊的物什,鞋子脱在一边。四个年轻的藏族姑娘正坐在地毯上,悄悄地说着什么高兴的事儿。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个姑娘的头顶上编着二十多条辫子。辫子很长,大约有一米左右。这样长的辫子现在太少见了。
我们走近了去。几个女孩满脸阳光的对我们笑。
我对长辫子女孩说:“你太漂亮了!你的辫子太美了!”
长辫子女孩含羞地笑了。
“我想给你拍个照片,好吗?”
她点了点头。
其他几个女孩也起起哄推搡着。
潘多在一旁和她们聊着天,得知是她的家乡人,就不时拿小本子记录着打听来的信息。
我和长辫子女孩攀谈着,知道了她叫洛珍,家在日喀则,现在拉萨打工。随后,我安排她摆了姿势,拍照。洛珍很自然地做着。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流露出一种天然的美。她不施脂粉,素面朝天。与蓝天、高山、绿树草地浑然一体。我深深地陶醉在美的碧波里。
分手时,我把自己的QQ号留给了洛珍她们。
我和潘多继续往次角林山湾的里头走。
眼前是一片很高很多的“刺麻”(藏语发音。一种野生植物,茎有刺,叶互生,剑形,灰白色。老百姓用来烧火)林,听潘多说,一般最多长半米高。可是,这里的刺麻高达两米,主干粗,直径可达十厘米多。这块刺麻约有十多亩。进入里面,好像进入阿拉伯地区的戈壁滩。这儿十分安静,过林卡的人一般不来的。阳光白亮,刺麻灰白,一切都淡然悠远的样子。仔细瞧这地面,一片氤氲在地面漂浮着。在林子里走,忽然飞来一阵睡意,思想一下子飘得很远很远,脚步轻起来了,似乎腾云踩雾。一丝风没有,耳朵里却传来若有若无的奇异的声响。
出了林子,我们上上下下地走过那小块的农田,见两个农妇头顶着花格头巾,蹲在田里给土豆除草。一个约摸两三岁的孩子在田埂上自在地玩着雨伞。我们经过时,顺便收获了她们和善的微笑。
在一个高坎边,我忽然发现,长在崖边的一米多高的竟然是野生的枸杞。那么,这里应该是适合种植枸杞了。若是老百姓把种植土豆的田地用来种植枸杞,那经济价值就高多了哦。
继续往里走,路程还有很远。那里边有树林、人家、沟坎、溪流、雪山……
我和潘多商量了一下,就回返了。
草地那儿的地面不怎么湿,我就躺在草地上,叫潘多给拍了照片。看到不多的随手丢弃的饮水瓶等,心理又产生了几分怏怏。
附近来了拉萨城里卖盒饭的车子。说是可以吃套餐,也可以点菜。
我们买了饭菜,坐在古树的浓荫下吃了,把垃圾带到不远处的垃圾堆放处,就走出了次角林。
本来想等两元钱的班车,恰好来了一辆送人过林卡的出租要回返,就说妥十五元车费,将我们拉回了家。
那天晚上,突然打起了雷,下了一夜的雨。
我睡得很实很实。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性感美女如何让大腿间隙更
·情感美文 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
·情感美文 我老公居然帮他兄弟的女人
·情感美文 老婆笑容满面给小三夹鸡腿
·情感美文 女人爱咬男人的理由:留下
在圣地拉萨,除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帕廓街、罗布林卡等几个著名旅游景点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历史遗踪,宛若高原上的格桑花,随意地开放在圣地的城市乡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蕴涵,还有那沧桑斑驳的历史传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探访。
在拉萨的日子里,空闲的时候,我常常去附近寻访圣迹遗踪,其间收获颇多。现撷取其中数篇,集成《圣地遗踪》。
阿尼仓姑
阿尼仓姑叫“仓姑寺”,是西藏最为著名的尼姑庵。
事实上,庵是汉文化里的说法,西藏众多的尼姑庵多称为寺,罕见叫庵的。我一直猜想,大概与其兼具出世与入世的功能性有关。
太多太多来西藏的或西藏不少当地人,却没有去领略阿尼仓姑的花与草、人和事。那种遗憾,每提起来便会拍胸顿足的。
关于西藏阿尼啦的事情,最早好像是在藏族女作家娜珍的作品里看到的,后来在西藏一家晚报社的一位女作家朋友的文章里也读到过。娜珍人很漂亮,散文写得很是清丽淡雅,透着灵气。我很喜欢她的散文,一直关注她,收藏她的作品。记得一次她邀我喝茶,回家途中着实也领教了她初学开车时的惊险和尖叫。晚报的青华,原来叫菁华,好多人读不来菁字的准确读音,她索性就叫青华了。菁华的文笔很细腻精到,擅长主观感受地描述。我们原来接触很多的,后来因为忙,接触就少了。
在西藏工作的头些年里,我一直想去却没有去阿尼仓姑,原因大概是感觉自己对藏文化了解太少,也感觉交流障碍较大,即使是观赏一下仓姑里的花与草也都觉得会少点什么。
和藏语文专家旦真曲扎也多次聊过阿尼仓姑的事情。他是我的同事,一位认真而雅致的藏语文学者。因为藏语发音的差异,“仓姑”有的发音就叫成了“仓宫”。寺院的牌匾上写得是“仓姑”。很有意思,可以和汉语里尼姑关联。“仓姑”是藏语中的拉萨语音,有两种解释。一是汉语“仓库”的音译读法,就是仓库的意思;一是“闭关修行洞”的意思。前一种解释一直悬疑。仓库的地方建寺,似乎证据不足。后一种解释与传说有关,据说在公元七世纪时候,藏王松赞干布修建拉萨(就是今天的帕廓街一带)城时,在拉萨河边挖了一孔用来修习的土洞叫仓姑,后来宗喀巴的弟子强钦丹在土洞周围建成尼姑庵而得名为“仓姑寺”。但根据周围地形来看,四周平坦,距离拉萨河岸尚有一公里距离,挖掘土洞似乎不具备条件。是否该区域历史上曾是高地,或者挖掘的并非土洞而是一种半地下的“窝棚”,都有待于考证。
阿尼是对尼姑的敬称,“阿尼仓姑”简单理解就是尼姑庵了。
其实,在过去,西藏的贵族巨商把自己妻妾女儿送到阿尼仓姑修习,学习宗教乐器,念经识文,修习宗教仪礼,每日诵念比丘尼三十六戒规等,也学习女红理财,参加一些田间劳动。在当时那种女性识字的人极端少的情况下,从这里还俗的女子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了,很多成为纨绔子弟追逐的对象。据说,昔日贵族帕拉的总管贝贡的三个女儿曾在阿尼仓姑当过尼姑,当时在拉萨就很有名气。由于能识字,还有一些尼姑还俗后终身不嫁,在家族理财,成为理财能手。
去阿尼仓姑,是在二九年五月十日,星期六。
那天,天气很好,温度大约在二十三度左右。我换上短袖夏装,约了拉潘,来到布达拉广场。觉得还有将近三公里的路程,就想找个老百姓最喜欢的“拉客”三轮,不知何故,一辆也没有了。听说是在这个最需要三轮的季节和地方,却被限行了。无奈,只好走路过去。马路两边花艳草绿,倒是叫人心情愉快。
从宇拓路(也叫步行街,其实车子不少)走到大昭寺广场前,右转,到江苏路。东行,直到《拉萨晚报》社西侧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口。巷子狭窄,三四米宽的样子。进去,里面有一种世俗的热闹与繁华。两侧商铺相连,商铺台阶前有摆地摊的。人来人往,大多是当地住户,却很少见游人到此。
打问了一位藏族阿佳,说是第一个路口向右一直走,看见那座黄房子就是了。
这个小巷细而深。和帕廓街其他的小巷一样,圆弧形的,不直,没有一眼看到头的任何可能。巷子窄,便极少有车子来往。两侧住户阳台上的鲜花却娇艳醒目。我们一路走去,路边有施工的,售花草的,摆地摊的,坐在门口聊天的,小孩子们追逐嬉戏……一切很平静很安详,谈不上熙熙攘攘,倒有几分乡下街镇集市的质朴。偶尔有十多个巡逻的武警战士徒手列队走过。
步行大约五百多米,前面靠街面南的一栋两层楼房,是全部刷成了黄色的,色彩上很抢眼。一楼的门面牌匾上有“仓姑寺商店”“仓姑寺诊所”“仓姑寺茶馆”等字样。
一侧的藏式小门前,蹲坐着两个年长的尼姑,一个手摇转经筒,一个安详地望着我们。
这就是阿尼仓姑,一旁的铜牌上写着“仓姑寺”。
门敞开着。门道很浅,三五米的样子,一侧的转经轮闪耀着金色的光。
我们径直进去。
典型的藏式三层小院格局,梵净,周正,整洁。结构很紧凑,不像是一座尼姑庵,倒仿佛走进过去的一位大户人家。
左侧是一个六米见方的廊厦,用一人高的白底蓝花图案的藏式帐篷布绕周边立柱围起,里面熙熙攘攘。探头看去,有二十多张藏式小桌,坐满了喝甜茶的茶客,一些尼姑穿梭忙碌。听说这边是仓姑寺经营的甜茶馆。
右侧有门房和厨房。
正前方有煨桑炉和缠满了各色哈达的高高的法杆。
煨桑炉后边几步远就是正殿了。
正殿座北朝南,共有三层。第二层里供奉着文殊、度母等神祗,供信徒们膜拜。这里便是仓姑寺的主体建筑。
有台阶直通二层正殿,台阶下方和地面摆放十几盆花花草草,颇为青翠茂盛。
我们正欲踏上台阶,厨房里出来一个尼姑,说要买门票的。就付钱,购了张三十元的门票留作纪念。
上到台阶顶部,回首四顾,两侧为尼姑住室。
走进正殿,里面香烟袅袅,酥油灯影影绰绰,十几个阿尼啦在默坐侍奉。
从正殿出来后,我们转向东侧的一栋建筑。小门进去,里面依然有神像,七八个阿尼啦在商量着什么,好像是外边经营方面的事情。用现代眼光看,这应该是经理室了。
阿尼的生活怎么样,我还是想看看究竟。
廊厦后面的一个立柱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用藏汉两种文字写着“缝纫加工室”,猜测,那一排房子该是尼姑们学习女红的实习基地了。
就近是一座木台阶,直通二层。
上去后,左侧就是一个很大房间,是诵经大堂了。几十个阿尼啦在诵读经文,气氛庄严、肃穆,却明显有几分轻松。
出的门来,我静静地端详着阿尼啦住室走廊上争奇斗艳的杜鹃花,思绪一下子散漫开去,一时难以收拢——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阿旺达珍。似乎该她值日,她带着围裙,抱着水壶,可能正要去给诵经的阿尼们送酥油茶。
她友好地对我微笑着。
我们互相致意问候,顺便聊了起来。
阿旺达珍说她家在拉萨近郊的堆龙德庆县,来这里已经二十多年了,感觉还不错。
她脸上的笑容很灿烂,很坦荡,也很轻松。
我给她拍了照。她说,能给她洗一张吗,我答应了。——照片洗好后,我会去送给她的。
杜鹃花在阳光下那样娇媚。
离开阿尼仓姑,在不远处的一座小清真寺那儿拍了照片。根据大致方位,我们从小巷里绕到了大昭寺南侧的转经路上,转经的人很多,游客也不少。
阿尼仓姑在大昭寺东南方向不远,属拉萨市城关区鲁固居委会所辖。
帕廓街的黄房子
在帕廓街东南角那个高耸的法杆旁边,有一幢两层的黄色小楼,在满是喇嘛红和白色的民居中间,显得十分醒目。了解西藏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拉萨有名的“帕廓街的黄房子”。
帕廓街的名气很大。到西藏的人,基本上都到帕廓街转过。帕廓街围绕大昭寺建成,四周的建筑呈中心放射型展开,有的人便根据其形状把它形象地叫作“八角街”。“帕廓街”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转中圈”。帕廓街上,尤其是在上午,转经的人们比肩继踵,个个神情肃穆,口诵六字箴言,手摇经筒,脚步匆匆,潮水一样顺时针走着。以至于两边的商铺里摊点前,商人和主顾之间也是低声讨价还价。商业行为也渗透着一种特殊的神韵。
“帕廓街的黄房子”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门口的法杆是那样地威严。转经的人们是这般地虔诚。三百多年以来,它在默默地思考着什么?它想告诉人们什么……每次去“帕廓街的黄房子”,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着。
从“帕廓街的黄房子”里透露出的那种说不出的气氛,似乎会感染每一位来客。如今,不少当地的外地的男女来到这里,都不由自主地在底层光线很暗的收银台前沉思片刻,用寻寻觅觅的眼光四面打量一下,然后沿幽暗狭窄陡峭的木楼梯爬上二层。那上面是阁楼式样,大约不到二十个平米。除了四角的立柱,四面无有遮拦,眼界很宽。一个藏式火炉,几只藏式红铜壶,十多付藏式矮桌凳。几个漂亮敏捷的藏族姑娘来回穿梭在客人中间,端饭倒茶。人不少,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基本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可是很安静。男女们几乎都是默默地喝酥油茶,吃藏餐,四目相对,竭力地从对方的眼神里寻找什么……
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悠扬的歌声: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月亮
未嫁少女面容
显现在我心上……
我很清楚,现代的音乐人只采用了他全诗的一节。可就是这一节,就已经叫多少有情人心泪横流,不可遏止……那叫人心动的“未嫁少女”,传说中的普姆次仁曲珍,还有他——西藏三百年前的第六世达赖仓央加措——一个爱情圣殿里的“普罗米修斯”,一个真挚坦率的爱情诗人,一个永远站立着的男人……
黄房子名叫“玛吉阿米”,意思是美丽贤淑的未嫁少女。现在已经开发经营了。老板是个藏族小伙子,很会经营的。可以在里面吃藏餐,喝茶,也可以看书、在留言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据听说已经出书了,全是观光者的精彩留言。
二楼的顶上是藏式篷布,四周有立柱。向四周看去,帕廓街的风景一览无余。
记得刚到西藏,我首先去的就是“玛吉阿米”。当时游人很少的。那是春季的一个周末,我在黄房子的二楼上坐了一个下午,思绪悠扬。阳光很漂亮的。阳光下是转经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安静的。我也没有怎么言语,生怕惊扰了这里曾经的那个历史性的浪漫。一个森严的时代,那个追求爱情的诗人,那个将现实人生大写在天空的高僧——心灵的强劲驱动的伟力,天崩地裂地无言呐喊——震撼着我脆弱的灵魂……
我们在楼上点了藏餐,喝了酥油茶。
人很多。座无虚席。
没有高声说话的,但依然有细细索索的嘈杂声。
这次我是不想久待了。
下到一楼,热情的老板邀我去那间小屋子——传说中诗人约会的地方——看看。我想了想,说,算了,不去了……
走吧,美好的记忆只有存在心底才是一种浪漫。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释放心情——
帕廓街的黄房子,美丽的“玛吉阿米”——一道时时会浮现在我心灵的永不消逝的风景线……
萨吉冬古
去拉萨旅游,萨吉冬古是个不错的去处。
和全国一样,西藏的宗教是自由的。
自太阳升起直至日落时分,萨吉冬古都处在温暖的阳光下。尤其是在藏历的转经日,成群结队转林廓的善男信女,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目光里闪烁着几分祈盼几分淡然,从药王山南坡悬崖边仄仄的石阶上慢慢走下来;五色风马旗从山顶斜挂下来,在风中猎猎;一边的石板经塔巍然耸立,场面很壮观的。
“萨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佛”(“吉”读音接近gei);“冬”是“一千(尊)”的意思;“古”是“像”(属于藏语里的敬语)。萨吉冬古即“千佛像”,就是千尊佛像的摩崖石刻。有的人据此也称药王山为“千佛山”。
这里是天然的陡峭的山崖,山崖顶上凸出,超过了九十度;崖面比较平整;高约四十多米,宽约五十多米;朝南偏西,很是向阳。这儿就是萨吉冬古。正中的佛祖坐像有五六米高,四围大大小小的各类佛像一千多尊,可以称得上是藏传佛教各路神祗的大聚会。石刻佛像姿态各异,色彩明丽,构图工巧,刻工细腻,底色一律的喇嘛红,既庄严肃穆,又多姿多彩。七根一搂粗的红色廊柱,支撑着摩崖石刻顶部的遮檐。平整光滑的水泥地面,供信徒们舒适地叩拜;前后两级,后边一级前方抬起略高,可供众多的信徒同时叩拜;近崖壁处,有功德箱,供施主布施。对面平房里供着千百盏酥油灯,供信徒们添油燃灯。
萨吉冬古的传说是这样的:藏传佛教里,每个信徒都有自己的本尊(相当于护身佛),伴随自己一生。人去世后,后人要经常祭拜逝者的本尊,或到寺院去为之重塑金身;或请尊度亡唐卡佛像;或请本尊铜佛至家中神龛,朝暮叩拜;或请人在崖石雕刻本尊佛像。可是最穷的信徒连上述任何一点都无力做到。公元十四世纪,多仁·班智达出资请人在此刻凿众多不动佛。此后,家境贫寒者家中有人过世,请不起度亡唐卡佛像等,就购置颜料(最次可用石灰水)将摩崖石刻上的佛像刷新一遍,便可起到同样的效果。
从萨吉冬古最初的功用看,可以说这是一种为普通信徒修造的礼佛处。
在石阶北侧的山坡上,有藏族工匠在页岩石片上雕刻经文。那座用页岩经文石片累积成的石经塔,足有近十几米高,已经无法统计有多少雕刻着经文的石片。石工们叮叮当当的的雕刻声日夜不息……
从石阶下来,依然顺时针经过萨吉冬古,有一小屋,里面供奉着多仁·班智达。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几乎占据了整个小屋的地方。
小屋西侧,沿小巷两侧,有专门制作各式“擦擦”或小石板佛像的藏族艺人。
一颗古柳下,挂满了五色经幡。
经过一段窄窄的巷道,出口处有一处煨桑炉,阳光下闪着白色的光,催人欲睡。
外边是拉萨著名的德吉路,市声鼎沸,热闹异常。
去萨吉冬古,我有很多次了。其中一次是陪一位我很敬重的“老西藏”去的。他的敬业与奉献无数次感动了我。在西藏工作了三十多个春秋,他竟然不知道有这个景点。最近的一次去,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其时不是一天转经最热闹的时候。转经路上人已经很少了。一个面孔黝黑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晃荡。看他盯着我看,就用藏语和他搭讪。他一脸茫然。后来他告诉我,他是内地一个小报记者,到西藏旅游,主要是寻找奇石。由于语言障碍,别人告诉他这里有弄石头的——哦,奇石在内地很值钱的。
我明白了——阳光是那样的美好,我却感觉自己有些眩晕。
小伙子跟在我后面一个劲追问我西藏那里有奇石,我还是告诉了他。
——我知道,他不可能到那地方的。奇石,除了石缘,还得有气魄、胆识、勇气和体能。
看着小伙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惆怅……
是的,这个世界上,每天有多少人在旅游,每个游客却在旅游中追寻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我多希望,当你来到拉萨的时候,千万不要忘却了萨吉冬古这个地方……
萨吉冬古距离布达拉很近,就在西南边药王山的西南山崖上,从江苏中路的一个小巷进去,沿石阶上到半山,往下走就到了。
阳光很灿烂。
储钦拉康
大致可以肯定,有很多游客都会在在储钦拉康前面走过,同样也可以肯定,不会有多少游客到储钦拉康里面去过——拜访过那尊胸怀广阔的神。在西藏旅游的小小遗憾,往往就是这样。
在储钦拉康脚下,我无数次走过,我的心情也无数次的被那尊胸怀广阔的神所震撼,——公元二九年四月十八日正午(西藏的正午应该是十三点零三分左右),是个星期六,我第三次怀着深深的敬意拜谒了这尊胸怀广阔的神。
储钦拉康距离我的住处很近,随便散步就到了它的脚下。可是,我心中常常有种敬畏——不是别的,是担心自己对储钦拉康相关文化了解得太少。那样的话,我会自责自己的行为是对人文景点的践踏。我做不到那种“上车就睡觉,停车就撒尿,到了就拍照,回去啥也不知道”的文盲旅游的,何况是储钦拉康呢?
和布达拉一样,储钦拉康地处现在拉萨(过去专门称呼大昭寺周围是拉萨)城市的中心。
拉萨城里有三座山,红山、药王山和磨盘山。很早以前,三山依次相连,现在被北京路和林阔西路南端隔开了。红山上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药王山上是查拉鲁普石窟,磨盘山上就是储钦拉康了。
在“高原之宝”牦牛铜像西边的北京西路入口处南侧,是一道红黄两色围墙,下为佛教黄,上为喇嘛红。几株高大的黄杨树上挂着五色经幡。中段就是储钦拉康的山门,典型的藏式风格。门前立着拉萨市人民政府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立的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碑上的大字很值得玩味,是藏汉文化结合的称谓——“拉萨关帝拉康”。
这处景点的名字很有意思。很多藏族群众叫它“格萨尔拉康”。二七年十二月以前,山门前的树干上是钉了快小木板的,上面写着很可爱的一句话——“那山上有格萨尔王的庙”,是用写藏文的竹笔描出来的很质朴的字体。藏语里,一直叫做“储钦拉康”。现在,就依“关帝拉康”了。
藏语里,“拉康”是庙宇、寺院、神殿的意思。格萨尔王是是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王》里传说中的主人公,是藏族人民心中降妖伏魔、正义威猛的英雄。关帝是汉族历史人物,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以其忠义威猛被尊为“战神”,称为关帝。“储钦”一词,藏语词典里找不出合适的解释。汉藏两种文化就这么有趣,这么无碍的融合在一起了。
进了山门,不到十米远近,是一道藏式风格的小门,进门便要沿着一条曲折的石级小道上山。
到了山顶,进去,是一组汉藏交融风格的天井式两层四合院建筑群落。下层不大,院子中间矗立着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一年)立的石碑,碑文是福康安撰写的,用汉文记录了一七九一年清军在西藏打败廓尔喀(即尼泊尔)入侵军队和建庙缘由,少量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门朝南开,属于以前的正门,下山就通到了德吉中路。
二层前面正中的主殿是是关帝庙。典型的汉式建筑,座北朝南。廊前有立柱,抬梁式结构,硬山式屋顶,顶覆绿色琉璃瓦。庙中正坐关公塑像,两侧是周仓、关平、持金刚、马头金刚等。庙内还供奉有土地神、张飞等塑像。
廊前一侧,放置一口直径一米多的覆钟。由于历史久远,钟柄处已有两个拳头大的破洞。令我很惊喜的是钟体上的铭文完整无损。我连忙拍照。庙里的“古西”(和尚)见状,过来和我聊了起来。一对藏族夫妇也来拜谒。看装束,是拉萨的。
后面是文殊殿,建筑风格近似主殿。滴水瓦当边有云纹,中为一篆书“寿”。殿内供奉文殊,为藏式风格的神祗。案上有铜制酥油灯,案前地上有一高约一尺的倒斗型签筒,里面装满竹签片,供香客抽签。殿内一角,是庙内“古西”判词(解释签词)处。
在整个西藏,所有庙宇寺院中,只有储钦拉康有抽签的。我和一位翻译家朋友曾经讨论过这件事。我们认为,“储钦”一词很有可能是汉语“抽签”的转音(在藏区,一直没有抽签的)。为了考证一下签词的内容与汉文化的关系,经过古西同意,我拍了一张藏文的签词。
拉萨四月的阳光很明丽。
告辞了颇有几分冷清的储钦拉康,走出山门,我的脚下很轻快,很有力。格萨尔——关帝——格萨尔——关帝……汉藏人民心中的神,心胸广阔装满正义的神,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战胜邪恶的力量……
围墙西头的山脚下,据说是天然生成“嗡玛尼咪”六字真言的裸露的山石,已经被信徒们磨蹭成了亮亮的青黑色。
那时,储钦拉康是不收门票的。
不用买门票,我却有了以外的收获。
帕崩喀
准确地说,帕崩喀其实是个文化符号。
来到西藏,来到拉萨,不往帕崩喀浸润一下,所谓的“去过西藏”“走过西藏”“到过西藏”的文化含量,极如“风过西藏”,无论如何要大打折扣了。
二九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早了一点。一阵寒流裹挟着大风雪,搅的从东北三省直到粤闽一带鸡飞狗跳,人人缩手缩脚。其实,按藏历,才到十月份。古杨一树金黄,垂柳挂满深绿。至多到了晚秋,早晚须加点厚衣服而已。在拉萨,太阳一出来,也就是夏天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抽空在拉萨娘热北路的一所驾校学车。一天,《中国新闻》的老孙问我,去帕崩喀没有,你学车的地方距离帕崩喀不远,应该去看看。我诧异——帕崩喀是西藏历史上声名赫赫的赞普——松赞干布研习藏文的地方,是一个民族揭开文明面纱的地方。我一定得去。马上就去。
第二天是十一月三日,星期六。我约了潘多,下午练了一把车,就穿街走巷往帕崩喀方向走。半个小时,我们来到马路边,询问了小卖部的姑娘,说是帕崩喀在娘热沟半山腰那儿,有专门去那里的机动三轮车,票价是十五元。已经到了下午十六点左右,时间肯定来不及。潘多还要去参加同事孩子的婚礼。我也只好怏怏地回家了。明天我无论如何要去的,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十一月四日,星期六。潘多有高三的课。我却是等不及了。计划不打搅她了,我独自去帕崩喀。
早晨九点半,我准时来到驾校,按顺序练了一把车,向教练告辞,独自来到昨日问路的地方,和一位开三轮的名字叫次丹的藏族小伙子谈好价格,沿着新修的柏油马路向帕崩喀“突突突”去了。
没有一丝风。阳光美极,明亮温暖地叫人感觉到心里一片空旷。次丹健谈,我们藏语汉语夹杂在一起谈笑着。一路上没有寂寞,只有开心。
双向两车道的柏油公路新修不久,泛着灰白色,沿着娘热沟蜿蜒而上。山在那里,极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山色亦为灰白色,蒙着一种看破红尘似的慵懒。这段东西走向的山脉叫乌孜培,也有人把面前的山峰叫吾朵日。帕崩喀就在吾朵日山坳的半山腰上。杨柳半黄,灌木紫红,一簇白墙绛顶的建筑。旅游淡季,只看见一支五六人的小团队,正懵懵懂懂地钻进那辆白色小面包车,走了。公路边上稀稀落落行进着朝拜者,竟多为女性。我甚是不解:难道男人们都去为钱、为权、为名挣扎去了?只剩下女人为文化朝拜了……这里可是一处文化圣地哦!!!
到了帕崩喀。和次丹告辞。
土路上灰尘很重。
帕崩喀就在头顶,后面是山和蓝天,一切都寂静安详。静默地望,隐隐传来阳光嘶嘶的声响——
——公园七世纪初,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赞普将王都由雅隆河谷迁徙至逻些(惹萨。即拉萨)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王权的政治措施。厘定文字是其重要的政治举措,为吐蕃部族(悉补野、象雄、苏吡)统一进行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奠基。智者吞弥·桑布札根据藏语需要,创立了三十个声母、四个韵母、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和一个殿后字母等文字、文法方案。松赞干布下令在一切政令文书中使用新文字,并身体力行,“勤勉学习达四年之久”,“广大臣民学习写读亦风行一时”……这一切,就发生在一千四百年之前的帕崩喀……
我似乎听到了遥远的琅琅读书声……
前边有几位藏族妇女走过,绕到山路边的一块巨石旁,腹部在巨石边缘来回蹭蹭。看我不解,一位穿黑色西服的姑娘主动告诉我,说这是一块肝石,蹭蹭可以护肝。我退后两步看看,果如肝脏。也就照样做了。
绕过肝石,进了路边一所独立的两层宫堡式建筑。
听介绍,据说藏王松赞干布曾在此向吞弥·桑布札学习藏文,里面供奉着据说是石岩上天然生成的藏文六字真言。无论怎么说,所有的文字都是神奇的。我私下认为,文字是老天赐予人间一种神秘的符号。我敬重文字。于是,便一一拜了。走出殿门,心中忽然涌出一种感激……
沿着左侧的山坡上去,不到三十多米,就是有名的“巨石宫”
——帕崩喀。
古柳枝叶间挂了不少红的黄的小布条,也挂满了虔诚的信徒们的特殊的希望和祈愿……
路旁有一小山洞,不到一人高。门锁着,外面栅栏包围着,上面挂满哈达。走近去,趴在栅栏上往里看。三四尺宽,八九尺深,肯定是苦修洞了。里边的天地很狭小却又很阔大。苦修大概是世俗的说法,修行者自己恐怕不会那么说的。人们的眼睛大都用作看着外部的世界(外界)了,于是,世间就多了怨愤、嗔怒、贪婪、仇恨等等。只有不多的人刻意地省视自身,渐渐涤除自身的妄念恶欲,便自然感受到世界万物的美妙,从此心中便满怀了平和、满足、善意、广大……
进了一处不大的院落,眼前是一块龟型巨石,足有半亩地大,上面建筑着一座雄伟的宫堡式庙宇,三层的,顶上有小阁楼——这就是有名的帕崩喀,又叫普隆喀,藏文译为“巨石宫”,通称“娘陈帕崩喀”。古秀拉(普通喇嘛)告诉我,这是一块母石头,不远处还有一块公石头,他们俩一起从印度飞来的。奇妙的想象,很美丽的。叫人不自觉地联想到现代科学的喜马拉雅隆起学说。也许,很早很早以前,青藏板块和南亚板块没有断裂的时候,是连在一起的海底平地。直到有一天,青藏板块隆起,于是,就有了藏区很多山与石“印度飞来”的说法(在西藏,类似的说法很多)。
拾阶而上,进了帕崩喀,佛堂中供奉的大多是密宗诸佛与护法。
拜谒了诸佛。
上到顶层,正中一个小阁楼,朝阳一侧有小僧房。一位年老的古秀拉在阳关下盘坐念经,一群灰鸽子在面前咕咕戏玩。
南望,视野很阔,蓝天白云下的拉萨城区尽收眼底。
走出帕崩喀,在院子和一位做饭的古秀拉聊了一会。
那尊自然天成的传说来自吐蕃时期的神奇的观音像一直在眼前浮现,超脱而祥和的面容,美丽动人的躯体,似乎在无声地告诉我什么……
绕着帕崩喀巨石脚下走走,石缝中竟有佛堂,昏黄的酥油灯下有僧人诵经。
跟随几位朝拜者走进东边的一个院落,有几排僧房。进去看了,与两个喇嘛简单地聊了几句,又沿原路出来。
后面的山坡上,是班智达讲经处、宗喀巴大师修行的大乘洞、一百零八座佛塔和西边不远处的卓托拉康、宗喀拉康。
史料载,自五世达赖对帕崩喀进行维修扩建以来,历世达赖第一次受戒和获得格西学位后,都要到帕崩喀来举行庆贺仪式。
感受着艳丽的阳光,回味着这里曾经的热闹与激情,我踟蹰良久。
那种叫“杰布”的灌木像燃烧的火焰,在大山的肌肤上闪耀——那是山的激情。
一座山上的布达拉,一块巨石上的帕崩喀,西藏文化的泉眼从这里汩汩流出,在历史的长河里缓缓流淌……
我的情感、我的灵魂也早已融入人类文化广阔的巨流,缓缓流向远方……
走进扎也巴
时令已过霜降,太阳出来后,拉萨的气温依然在十八九度。
早就计划走访扎也巴,却因为种种原因一次次未能成行。二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我坚决地推掉了日常杂务,终于走进了扎也巴,遂了久久萦绕在心头的牵挂。
信徒们说,在西藏,即使转遍了西藏所有的寺院,不去扎也巴,相当于穿了件没有领子的衣服。
扎也巴是西藏最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经典称为也巴(音译。又译作耶巴。当地人用汉语写作扎也巴,故用)。与桑耶寺之青浦、雅砻之协扎合称三大修行圣地。“也巴”应为修行地,“扎”意思是山崖。扎也巴的意思就是山崖上的修行地。
去扎也巴一般在大昭寺前边坐班车,二十多公里路程,车费来回二十元。早晨九点,最后一班车就走了。
那天,我是和潘多约定一起去的。结果去晚了,只好掏了一百元(单程)雇了辆出租车。
车子顺着“拉萨——林周”的柏油路蜿蜒爬上纳金电站背后陡峭的山头,过山嘴时,我们按规矩轻轻地喊了几声“曲——秀”,随后就绕着角度很小的“之”字形山路盘旋而下。接近山脚,往西北方向就进入也巴山谷。
我们沿着也巴山谷里的柏油路一直前行,大约十几分钟,就远远看见了拉日宁布山上那一座座奇峰,阳光下的寺院、白塔、修行洞和山坡上大片火红的“杰布”林。
也巴山谷里散布着几个不大的村落。公路边有小卖铺,很简单的。几户人家正在盖新房,两层的,漂亮的藏式建筑。尽管田野里没有绿色,但是小片的不规则图形农田,远看犹如卵石铺成的公园小径,很美。路边、田埂、沟渠边的杨树顶着满树黄叶,一派披金挂银的富足模样。
柏油马路一直通到半山腰一个简易停车场。那里就是扎也巴的入口处。车场旁有一个藏式饭馆,供应甜茶、藏面等食物。探头一看,里边黑糊糊的,能坐二三十个人。挨着饭馆是一间小商店,出售些一般日用品。
靠近山坡方向有一座白塔,讲究的司机师傅常常要开车绕它转一圈的。
抬头看去,奇峰怪石间,寺庙、佛塔、洞窟群落,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错落有致。红墙、金顶,白塔,在艳阳下璀璨夺目。一孔孔天然石窟如山崖的黑色眼睛,神秘地闪烁着,望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我们买了风马旗和煨桑,在风马旗上用藏文写上自己的名字,委托山民给我们煨桑和悬挂风马旗,以此告知这里的先贤:我们来了。
沿着陡峭的山道和石阶,在“杰布”从中向上攀登,平日里生活中工作中的烦扰,不知不觉中渐渐远去了。
扎也巴处处是圣迹。山道边不时出现一些小小的山洞,虔诚地进去,必定是拜谒了某位高僧的闭关修行地。据说这里有一百零八个洞窟。其中最有名的是法王洞,是一代杰出的藏王松赞干布的静修处。月亮洞,莲花生大师在此进行过双修。祖师洞,藏传佛教后弘期祖师阿底峡在此住过……几乎大部分高僧都曾经在这里修行过。
走进一个个洞窟,我不禁为这些智者们那种甘于寂寞、独守心田、执着不移的德行深深地感动。在扎也巴著名的寺庙桑阿林里,我拜谒了有三层楼高(藏区最高)的强巴佛像,也拜谒了祖拉康(松赞干布王妃蒙萨所建)……一路拜去,感慨良多。王妃蒙萨给藏王生下了唯一的儿子贡宇贡赞,为感谢神猴赐予自己儿子,从堆龙德庆县的蒙堆一路走到这里,为神猴(藏族很早就认为人类是由猴子荷罗刹女结合而生)修建了庙宇,此后由于松赞干布支持,香火日盛……为了维护王统,这应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按规矩,朝佛时是不能说累的。
何况,据传说,这里的保护神非常威烈,在宗教仪轨上稍有不慎,就会招来跌撞之苦。
其实已经感到腿有些酸了,但我的兴趣依然不减。
在山腰间的小道上专心地走着,达瓦浦、拉隆浦、索巴浦、乔乌浦……出一个洞窟,又进一个洞窟。洞窟尽管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里面的摩崖石刻、壁画肖像,以及玛尼石刻,惟妙惟肖,庄严神圣。尤其是附着在每一个洞窟里的历史文化,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做了布施后,从桑阿林庙里出来,顺时针方向绕过左前方的一个山包。
路边一处大约两平方米的青石板在满是草皮的山坡上很是醒目,原来这是一处已经弃用的天葬台。青石板放着黑幽幽的光,上面放了一些人们梳余的头发,戴过的护身饰物等等。
我在那里停留了一会,心绪一下子飞扬起来。确实,来西藏多年,我不象那些猎奇者和那些总是以异样眼光审视其他文化的人,对西藏的天葬那样感兴趣。我觉得,生死是生命的重合原点。生和死之间的过程则更值得珍重。把人生的光彩发挥的淋漓尽致,那就是我们活着的使命——
“走吧。”潘多催我了。
到了前面部圆的山坡上,我们拿出准备的酥油茶和食物,席地而坐,野餐起来。
用过野餐,一看表,已经下午三点多了,我们商量着该返回了。
于是顺着停车场的下方山道,我们逶迤而行。
在乔乌浦正下方,有山泉流淌。听说这山泉喝了可治百病,洗脸可使皮肤光洁。我们就放下行李,喝,洗。后面来的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也照样做了。
回身一看,啊,山道的另一侧那郁郁葱葱的竟是竹子!海拔四千多米啊,怎么会有竹子?我感到奇异,又不得其解,只好带着疑问回到停车场。
疑问是人生的动力。
生命是神奇的。
回拉萨的车上的乘员都是来时确定了的。这儿没有出租车。怎么办?……我感到很为难,打算实在没有办法,就步行到县道再说。抱着些微的期望,我们去请一位负责管理停车场的年轻喇嘛帮忙,年轻喇嘛很热情地给我们联系好了一辆大巴,说没有座位了,坐加座是可以的。
——只要能回家,怎么都成。
下午六点多,我们到家了。
此次扎也巴一行,的确匆忙。好在距离拉萨不远,我肯定是有机会再去的。我安慰着自己。
一直到我离开西藏,却再也没有去成。
唯一,往往值得收藏。于是我便把扎也巴小心翼翼地保留在心田……
龙王潭探幽
若论拉萨第一幽,我以为必数龙王潭无疑。
龙王潭前面,抬头便是山中骄子——红山,山顶是高高在上朝拜者如云的布达拉,山那边是游人如织、热闹繁忙的布达拉广场,东西两面市声鼎沸。热闹显眼尽被他人占去,想想,她能不幽吗?
杨柳天然莞尔多情,但龙王潭的黄杨古柳却最富幽情。合抱粗的黄杨森然挺立,比肩继踵,冠盖如云,浓荫蔽日。林中数株连根挽臂的“兄弟树”,若俏皮少年,勾肩搭背,推搡惜惜,令人产生出美妙的联想。古柳则多呈左旋,人呼“左旋柳”。左旋已经稀罕,龙王潭的左旋柳更是把自身的阴柔之美发挥到极致:看那苍石色的肢体造型,如蹲狮,如伏虎,如仙鹤新浴,如蛟龙出水,如汲水妇,如浣纱女……千娇百媚,妖娆多姿。树荫下草坪如毡,石径蜿蜒。抚摸着那阳刚伟岸的黄杨和阴柔多姿的古柳,会不由地想到高原民族刚勇洒脱的精神风貌。
龙王潭水面不阔,却曲曲折折,被几座造型各异的小石桥分作三段,各领风骚。潭水水面平静,水质极清。水下长长的水草摇曳,如龙须摆动。锦鳞悠然,往来如梭;时闻人声,惊鱼电逝。白鸭凫水,红掌清波;卧柳斜横水面,闲鸭栖息,白眼睨视岸边游人。红嘴鸥鸟,起落水上,似听游船上人儿的情语。岸边四周围汉白玉栏杆环绕,有“转孜廓”的信徒手撕着碎饼喂鱼,有游客盯着水面发呆,有小孩从栏杆下面的孔洞里探头探脑……细看,人们皆低言语,轻抬脚,似乎不是在游龙王潭,而是在徜徉于羌塘草原谛听历史流动的涛声。
潭中有一精致小岛,四周古柳蓊郁,经幡飞动,裹着一座两层粉壁红门的庙宇。这便是龙王潭的中心建筑——龙王宫。同行的旺杰告诉我:据说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结果水涌泉出,渐成湖塘。六世达赖便在此建宫供奉龙王,至今香火不断。远望果然见三三两两的香客游客踱过石桥,进入宫中。我们也随后而入,感觉如入深山古刹,幽静寂然。倒是宫内四周的壁画细腻生动,龙王坐像姿容俊美,神态恬然。亏旺杰提醒,龙王原是人面蛇身,尾梢朝着山根方向。闭目肃立,猛然醒悟,人与自然的密语,竟有如此奇妙的一种方式。
龙王潭又叫宗角禄康公园。里面有茶园,有游乐场,有晨练的体育设施。“转孜廓”的信徒们川流不息,游客也自然不少。但龙王潭依然幽静,幽静的迫人沉思。老年人在树荫下石桌旁沉思着历史;青年人在小舟上沉思着现实;游乐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也不时透发出对未来的激情。从二零零六年起,公园重新整修了,那儿变成了环布达拉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侧和西侧新建了华丽的藏式大门楼,东侧新建了节日表演节目用的下陷式舞台,漂亮的灯柱,洁白的吊伞式遮阳棚,碎石小径,漂亮的栅栏和花丛……开放式的姿态吸引了更多的人们。
龙王潭依旧幽静。尤其是当你站在布达拉顶上,不经意间回望脚下,啊,那儿有片蓊郁的地方……
多少次,我是被龙王潭的幽静恬然深深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布达拉,有她一份不可缺少的奉献,可她就驻在圣者的阴影里,久久的,幽幽的……
我不得不佩服你高深的道行——幽。
注:1、龙王潭藏语叫宗角禄康,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山后。
2、“孜廓”:转经人绕布达拉宫转一圈藏语叫“孜廓”。
秋日里的次角林
人往前走,山往后退。脚下草丛中紫色的野花儿,旁若无人地晃着,便是在野的帝王气度了。一条瘦瘦的山道儿,把我们领到这个美丽的山坳里。清亮的河水从山坡上挂下来,密密的树林从眼前铺上去。
林丛中,隐约着一丛丛屋舍。一律的白墙,门窗外围却是一圈儿黑色,仿佛伏卧着不少大熊猫似的。期间有炊烟袅袅升起,眨眼便散开了去。宽袍赤臂的农人出入于青稞垛间,手脚忙忙碌碌,却不时有欢快的歌声飘来。拖拉机停在场院一边,有几只狗儿在追逐嬉戏。
农田是小块儿的,散在屋舍前后。从田埂上经过,定会看见家家门脸上檐皆著艳丽彩绘吉祥图案,有著同样艳丽藏装的妇女从门洞探头,仄着脸,冲你甜甜儿笑,苗条的腰身儿颤颤地抖。
小河儿不见了,散作无数条小溪流,到处闪着明亮的眼儿,顽皮地钻进林子里、草丛间、卵石中。随便拣条小溪儿,脚跟了水儿走。水儿越来越细,只剩下胳膊般粗细了。
地是软的,草是棉的。赤了脚,脚心儿痒痒儿的。想笑,却不敢,怕打碎了四周的宁静,便把笑凝在脸上,思想着自己也成弥勒佛了。立定,脚不见了,水儿也不见了,地下却传来“叽叽咕咕”的微响。拨开草丛,水儿在下面悄悄地淌,小水洼儿里有蝌蚪儿自在地游。
高原上的阳光是赤裸裸的。林中大片的草地上,两头黑色的小牛犊儿在抵架,尾巴撅着,四蹄蹬直,正在努力。旁边,一匹褐色的小毛驴儿,乍着耳朵偏着头看,尾巴却摇来摇去。
远处,便是青山,是白云,是蓝天了。是人间么,是仙境么,是图画么。我看呆了,便让同游的达娃卓玛站定,照张像。藏族姑娘的心儿象白云般的潇洒。她抒情似的说:“蓝天白云,青树绿草,真美啊!”我打趣道:“还有牛、驴,和你。”说罢笑成一团。草地是有坡度的,于是便双膝跪倒,虔诚地按下快门。心想,次角林的魂儿被我摄走了。
灌木多起来。往里走,脚下依然是厚密的草儿,小水流更多了,只好雀儿似的蹦蹦跳跳。
河滩是自然形成的,两丈来宽窄,弯曲着通向山里。河水不汪,一尺来深,却清纯如碧玉,分分合合地漫着,五颜六色的卵石也似打蜡上油一般。时值藏族沐浴节,无甚顾忌,便脱了衣服,平躺在水中,身下是温润的卵石,身上是清亮的河水。闭了眼睛,顿感通体透明,漂浮起来了。于是想到城市里人的可怜:把自个儿关闭起来,烧烫了水,烫、搓、刮。自然联想到了屠夫和屠物,就笑了,满眼是湛蓝的天。侧头望去,兀兀的黛青色的峰顶上云生云长,云根下是星星点点的白雪。哦!原来云儿是天上飞翔的雪,那么,这水肯定是地上流动的云了——
达娃卓玛催我该走了。
从水里出来,全身光滑清爽,轻松异常。思量水中有矿物质,回头捧两捧喝了,果然神清气明,妙不可言,就后悔来时买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人工饮料,肠胃也给污染了。
返回途中,想到次角林更深处没有去,哪儿的风景该是更美的吧,冷落的地方往往有着意外的风景……就有了遗憾;又想到离拉萨这么近的地方有个叫次角林的“香巴拉”,人们却忽略了它,冷落了它。而我也只是唱着“香巴拉并不遥远”在城市里瞎转悠,和人们一起凑热闹度光阴,便觉得人们可笑,我更可笑了。
次角林不远,过了拉萨城东的拉萨河老大桥,右手第一个山湾里就是。
步行最好,自然应该是秋天去了。
再到次角林
再到次角林,是二七年六月九日,一个星期六。
连续忙碌了近半个多月,我身心整个儿感到非常疲惫。
拉萨这一年奇了怪了,公历四月以来,整个雨雪奇少。成天的大太阳,晒得人心里像塞了一大团干茅草。全世界都在为地球变暖发愁。
手头的工作终于有了眉目,神经也松弛了下来。多少天来,第一次一觉睡到中午十一点钟。起来后,觉得心里忽然空落落的,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没有做。
“次角林!”
噢,是次角林——久违的次角林!
我喊了潘多:“陪我去次角林看看。”
潘多在中学教书。高考期间,学校放假,潘多也是闲着,就答应了我。
我们随便吃了点,到布达拉广场边拦了出租车,跟司机讲好20块钱拉到。
很快的,过了拉萨河大桥,车子向右一转,上了石子铺成的简易公路。前行不到三分钟,到了次角林地界。车子不能往前开了。以前那片茂密的胡杨林被围墙圈了起来,里边的人正忙着施工。下车后进去问了下,说是正在建设一个旅游休闲的林卡。
我们只好沿着田埂继续步行往里走。回望远处巍峨的布达拉,享受着乡野的风和太阳,心里很美。互相拍了照片留念。
从寂静的小山村里穿过,一个“波拉(老大爷)”在院墙外小块的土豆田里拔草。见我们经过,老人家友善地起来帮我们看住一旁吼叫的藏獒。
爬上一道土坎,高大的树林间是绿茵茵的草地,铺展在缓缓的山坡。和我上次来不同,次角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静谧和空旷,高大的胡杨树顶,挂起了猎猎飘动的经幡,大树下的草地上,停放着一辆辆各种品牌的汽车,搭满了白蘑菇一样的帐篷。大人们一簇簇的聚拢来打麻将、聊天或是躺在自己带来的毡子上睡觉、看天,小孩子赤着脚到处跑跑跳跳……
山依然默默,蓝天白云依然是那样的悠然自在。哦,寂寞和静谧是生命的大境界。留一份安静给生命,生命必然更加美丽生动。
尽管游人不少,但令人感到比较舒坦的是,大家都很安静,没有多少吵吵嚷嚷的噪响,肃穆安静的让人耳朵里可以听到远处村庄里开门关门的“吱呀”声。
几棵古柳形状怪异的横在我们面前,粗大的树身一边向上伸展,又在离地面不到一米的地方分出一个巨大的枝丫向一旁横了过去。潘多好奇,要上去照像,就猴子一样的攀上去,我笑笑,拍下了怪柳和“猴子”。随后我也靠在枝丫上拍了一张。
树下的一个水冲的大坑上,有用塑料编织布临时围成的一个简易厕所,木板架在坑沿上,高架一般的便池,胆小的人在里边肯定没有办法“工作”。
我招呼潘多快走。
我们走下土坎,穿过帐篷,走上了曾经满是浸水的草坡。
天旱,草坡的草不高,约四五厘米吧。草下的地皮干松,湿度很小,谈不上流水了。可是遍地小小的“帮锦梅朵”(藏语“帮锦花”)开的很艳、很灿烂,像撒在草地上一颗颗的珍珠,耀人的眼。我忽然想到,这般美丽的小花儿,大概在牛羊眼中,它仅仅是饲料罢了。我不觉一惊,随即又笑了。
草地上那些曲曲折折的小水沟里已经干涸,看得我心里不由地毛糙起来。西边不远处那条从雪山上流下来的河道,河床裸露着,河滩的卵石泛着焦躁的光。
我望着山巅的一团团神奇变幻形状的白云,心情稍稍平静了一下。天上的云朵抚平了那莫名的惆怅。
啊——
我失声叫了起来。
“看!那女孩!”我给潘多指着草坡顶上的方向。
——远离人群的草坡顶端,几棵大树下,铺着几块有着漂亮花纹的地毯。地毯上放着野炊的物什,鞋子脱在一边。四个年轻的藏族姑娘正坐在地毯上,悄悄地说着什么高兴的事儿。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个姑娘的头顶上编着二十多条辫子。辫子很长,大约有一米左右。这样长的辫子现在太少见了。
我们走近了去。几个女孩满脸阳光的对我们笑。
我对长辫子女孩说:“你太漂亮了!你的辫子太美了!”
长辫子女孩含羞地笑了。
“我想给你拍个照片,好吗?”
她点了点头。
其他几个女孩也起起哄推搡着。
潘多在一旁和她们聊着天,得知是她的家乡人,就不时拿小本子记录着打听来的信息。
我和长辫子女孩攀谈着,知道了她叫洛珍,家在日喀则,现在拉萨打工。随后,我安排她摆了姿势,拍照。洛珍很自然地做着。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流露出一种天然的美。她不施脂粉,素面朝天。与蓝天、高山、绿树草地浑然一体。我深深地陶醉在美的碧波里。
分手时,我把自己的QQ号留给了洛珍她们。
我和潘多继续往次角林山湾的里头走。
眼前是一片很高很多的“刺麻”(藏语发音。一种野生植物,茎有刺,叶互生,剑形,灰白色。老百姓用来烧火)林,听潘多说,一般最多长半米高。可是,这里的刺麻高达两米,主干粗,直径可达十厘米多。这块刺麻约有十多亩。进入里面,好像进入阿拉伯地区的戈壁滩。这儿十分安静,过林卡的人一般不来的。阳光白亮,刺麻灰白,一切都淡然悠远的样子。仔细瞧这地面,一片氤氲在地面漂浮着。在林子里走,忽然飞来一阵睡意,思想一下子飘得很远很远,脚步轻起来了,似乎腾云踩雾。一丝风没有,耳朵里却传来若有若无的奇异的声响。
出了林子,我们上上下下地走过那小块的农田,见两个农妇头顶着花格头巾,蹲在田里给土豆除草。一个约摸两三岁的孩子在田埂上自在地玩着雨伞。我们经过时,顺便收获了她们和善的微笑。
在一个高坎边,我忽然发现,长在崖边的一米多高的竟然是野生的枸杞。那么,这里应该是适合种植枸杞了。若是老百姓把种植土豆的田地用来种植枸杞,那经济价值就高多了哦。
继续往里走,路程还有很远。那里边有树林、人家、沟坎、溪流、雪山……
我和潘多商量了一下,就回返了。
草地那儿的地面不怎么湿,我就躺在草地上,叫潘多给拍了照片。看到不多的随手丢弃的饮水瓶等,心理又产生了几分怏怏。
附近来了拉萨城里卖盒饭的车子。说是可以吃套餐,也可以点菜。
我们买了饭菜,坐在古树的浓荫下吃了,把垃圾带到不远处的垃圾堆放处,就走出了次角林。
本来想等两元钱的班车,恰好来了一辆送人过林卡的出租要回返,就说妥十五元车费,将我们拉回了家。
那天晚上,突然打起了雷,下了一夜的雨。
我睡得很实很实。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性感美女如何让大腿间隙更
·情感美文 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
·情感美文 我老公居然帮他兄弟的女人
·情感美文 老婆笑容满面给小三夹鸡腿
·情感美文 女人爱咬男人的理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