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名家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鉴赏与解析(康有山)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 腰束素, 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朱自清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一、赏析与解读(康有山)从第一自然段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到第二自然段的“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和第三自然段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都是写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见”,但主要是突出了第一自然段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呢”?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实行“4、12”大屠杀刚刚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革命的共产党人的“血迹未干”,而且在蒋介石“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能漏掉一个”的血腥镇压下,好多普通平民也遭受了屠戮(这里也当然会有他的同寅或学生)。那种血雨腥风的残酷镇压,做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心里当然不能平静了。这里的不平静,有“忧愤、恼怒”,也有“痛恨和反抗”,这是作者的心理状态。而“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就凸显出了作者在这世间“漫漠长夜”时追求光明的欲望。觉得“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所以“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他便“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了。第二自然,是写“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那是一条“幽僻”的路。因为“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状态的写照。而且因为“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这也是当时的社会状态的写照。在这兵荒马乱、白色恐怖和屠杀到处笼罩的时候,再加上“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当然是漆黑的一片,也当然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了。接着他笔锋一转,用“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吐诉了对未来的信心。就是他坚信黑暗不可能永远统治宇宙,有光亮就有希望,即使“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这也是希望之光。是的,刽子手对革命的共产党的屠杀,没有阻止革命的步伐,就在朱自清写出这篇文章后不久,仅仅10几天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就爆发了。从此,革命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在毛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汇合以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了,从此,开始了中国的土地革命斗争。在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之后,中国革命便开始从一个胜利不断地走向了新的胜利。第三自然段:“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及“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都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第一层用了11个字,表达了自己“路上只我一个人”,而且是“背着手踱着”,就显现出了那种轻松、自如、悠然,尤其是这“踱”字,对可以对“表达悠然的心情和姿态”起到特别奇妙的作用。第二层意思的“这一片……好像……我也像……到了……”以假设的句式,勾画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尽管这是个虚构的世界,但也是现实存在的环境,虽然是暂时的,但在作者心中还是似乎得到了满足。接着用“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与“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把那种幸福、畅快、兴奋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三层意思把这种自由加以具体的叙述:表达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对自己能够处于这样一种忘我的空间,呼吸这样自由的空气,实现自己这样美妙的愿望(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这是先生所追求的境界,理想的境界,最美的境界。接下来,作者用了三个自然段,具体、深刻、形象地刻画出了“荷塘月色”无比旖旎、琼妙、迷人的奇姿秀色,而使自己的神思和荷塘月色美妙的景观融汇在了一起。首先,作者开始写荷塘,荷塘是曲曲折折的,放眼望去,充满视野的是繁密茂盛的荷叶,葳蕤而挺立的荷叶,出水很高,这里,作者用拟人的写法,把荷叶比成亭亭舞女的裙。而舞女的裙在舞女旋转时,裙是飘散开的,那种旋转着的飘散,给人在观感上是一种极美的感受。在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这显然是白莲,但花开还不是旺季。接下来具体地描述:也还是用拟人的笔法,形容它像姿态优美的女子,而还没有绽开的含蕾待放的花则像是含羞的样子。这“含羞”一词,把妙曼的花枝赋予了灵性和秀媚的禀赋。接着,又用了“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而把荷花的禀赋渲染到了极致。但是,荷花不仅仅是色美动人,而且“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也还不够,作者把荷花用“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荷花在“奇色、香倩加上美声”的“形”、“味”、“声”三个方面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就像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一样,表现了“春意”不仅“蔚然有色”而且也“铿然成声”。这种完美,本来已经到达了应有的境界,但是,由于作者的兴致盎然,他又以编制神话的笔触,把荷花莲叶神女化了。“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先是“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然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而因为“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所以,“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就把荷花从上到下全部的容颜风致和端庄举止、优雅得仙姬、神女化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已经深深地陶醉在荷塘的美妙风景之中了。从荷塘向上看,是青碧流水似的月光。此时,作者的激情化作了耿碧的月华,浇汲在荷花与荷叶之上。而且“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起了“薄薄的青雾”,泛起了“崇光”,这月华和“薄薄的青雾”给叶子和花盥洗和梳妆,使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使作者用“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来衬托自己心意的迷离,而萌生了“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情怀。然而,月光隔了树罩在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峭楞楞如鬼一般”,而“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所形成的反差,使作者对月色照在不同物质的上面的不同,表达了对高处丛生的灌木,与照在水中的荷塘的不同,所形成的反差,表达了褒贬的不同。那“峭楞楞如鬼一般”与“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使“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足见作者对善恶的分明与爱憎。接下来的一段,是放眼看荷塘四周的树,先生强调“杨柳最多”,而且突出强调了“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实际上是在保护荷塘。但强调的却是树中的月光。尽管仅“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但先生还是无限珍惜着月光的,认为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表达了先生对月色、月光的怜爱与珍惜,甚至“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并不甚明亮,尽管“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也看作是极宝贵的。把渴望光明的意愿再次加以表达。当然,在月色笼罩下的那些杨柳树,尽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当然这杨柳的容貌仪态的美好,还是月光笼罩的结果,只不过这里是更含蓄的表述而已。而对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用“只有些大意罢了”一笔带过。对“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用“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来表述,这除了要突出“荷塘”与“月色”之外,也示意出,他爱的是“静”,不是“动”,追求的是宁静的“荷塘月色”,不是“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的喧嚣。从第五段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和这里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见先生赞美的是“荷香月色”与“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和“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与却更见了荷叶的那香倩隐约的“风致”了 虽然前边也说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但这里却由于荷塘、荷花、荷叶、凝碧的波痕、默默的流水,使得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已被置于应排除的范畴。也就是说,此时,先生对那些喧嚣已有所反感。蝉和蛙欢快鸣叫,这是动物的一种属性,然而此时对避开喧嚣、寻求安宁、心情原本悒郁的作者却有些烦弃了。心中自然把它们当作了怨念的对象。所以才说:“我什么也没有”,这也表达了先生追求祥和、宁静、自由的境界。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段。是作者面对眼前迷人醉魄的风光,不由得忽然想到了“采莲的事情来了”。从时光上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季节上说,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的季节”,这“热闹”、“风流”两个词,表达了他的追求自由、快乐、祥和的心理。从形式上说,采莲的都是些少女,“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从参加者的角度说,是“ 于是妖童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就是年轻的少女们,摇荡着小船,带着青春的梦幻,穿着五颜六色美丽的衣裙,唱着怀春的歌谣,像鸟一样四处张望着,似是在寻找着自己心头早已属意了的情人,一边拿着像是杯子似的的毛翎,做出喝酒的样子。棹刚要动,却被浮藻挂住了,小船刚要移动,水面上的浮萍就裂开了。那些青春的少女,纤嫩的琼腰上扎束着淡色的裙围,慢条斯理地一步一回头地顾看着。特别是在夏初春末菡萏叶嫩、荷花含苞待放的时节,少女们唯恐弄脏了衣裳,连笑都不敢开口畅笑,只能抿嘴浅笑。为了怕船摇摆倾倒还要把裙襟拢敛起来。想到这里,联想到当时采莲的嬉戏的光景,然而先生不无遗憾地叹婉道“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然后又联想到《西洲曲》里的四句经典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样边走这边思索着荷塘月色的情采,似乎在自言自语中说道“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就这样,他在荷塘月色的思恋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但是,先生追求民主、自由、解放、却是至死不渝。1948年8月12日,就是在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这位可尊敬的老人,辞世去了。但他却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里。他的精神和文章却永远流传在人们的心中。二、有关介绍: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长于江苏扬州。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朱自清作为一个伟大的民主斗士,一生中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争。从清华到西南联大,他都是和学生一起,走在斗争的前列,他不顾个人安危,几次曾险些丢掉性命。他还用笔做武器,抨击旧社会的黑暗。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文章的时代背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使千千万万优秀党员,遭到了反动派的屠杀。就是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的10几天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了人民军队,开始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还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词语注释1、 闰儿:朱自清次子朱闰生,乳名闰儿。2、蓊蓊郁郁:即形容词蓊郁AABB式的的重叠,草木茂盛的样子。3、踱:慢慢地走。4、弥望:原意是充满视野,这里可指满眼都是。5、田田:这里是指繁密茂盛的样子。6、袅娜:形容草木柔软细长,也用来形容女子姿态优美。7、宛然:好像。8、凝碧:透明的液体凝成了固体。9、脉脉:原指不眨眼地看,后来延伸到深含感情的样子。9、风致:指容颜和举止(多指端庄和优雅)。10、斑驳:很多颜色夹杂在一起。11、峭楞楞:奇形怪状。12、倩影:美好秀丽的影子。11、梵婀玲:即小提琴(英语名词)。12、一例:即一律。13、丰姿:容貌仪态美好(含较为丰满之意)。14、艳歌:情歌。15、风流:这里指有文采而不受礼法约束。16、梁元帝:指南北朝时期,江南梁朝第三个皇帝萧绎,他是个风流皇帝,善于写诗。17、妖童媛女:打扮得很时髦的年轻男女。18、荡舟心许:在摇着小船的歌唱中,互相许下(相爱的)心愿。19、:古代的一种水鸟。首徐回,意思是说,像古代的那种鸟一样,慢慢地回过头来相互恋恋不舍地眼望看。21、:古代的“棹”字。22、敛裾:敛,拢起。裾,衣襟。就是把衣襟拢起来。23、羽杯:用鸟的羽毛假当成杯子,表示心情。24、西洲曲:乐府民歌的一种诗体。生字:蓊(wěng)、踱(duó)、袅娜(niǎonuó)、脉脉(mòmò)、媛(yuàn)、(yì)、(zhào棹的异体字)、敛裾(lanjv)有关附录涉江采芙蓉梁、元帝(萧绎)江风当夏清,桂棹逐流萤。初疑京兆剑,复似汉冠名。荷香风送远,莲影同根生。叶卷珠难留,花舒红易轻。日暮凫舟满,归来渡锦城。西洲曲(乐府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2016年9月3日16点52分康有山于哈尔滨群力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女人爱咬男人的理由:留下
·情感美文 性感美女如何让大腿间隙更
·情感美文 老婆笑容满面给小三夹鸡腿
·情感美文 我老公居然帮他兄弟的女人
·情感美文 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女人爱咬男人的理由:留下
·情感美文 性感美女如何让大腿间隙更
·情感美文 老婆笑容满面给小三夹鸡腿
·情感美文 我老公居然帮他兄弟的女人
·情感美文 袁世凯吃饭的故事_历史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