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子

  一
  三十多年以前,我家还是那种一排屋子住五家职工的军队营房式的。我家住在房西头,小英子家住在房东头第二户。
  小英子跟我同龄,比我大两月,三岁时被母亲从江苏外婆家接回到新疆,我跟她的友谊,也就从那时开始。
  在我的记忆里,小英子是个干家务活的能手。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小英子就包揽了他家六口人的洗衣、做饭、洗碗甚至纳鞋底做新鞋在内的一切家务活。好几次,小英子在公家的水房边洗衣时,小声对站在一边陪她的我说,衣服洗不干净,回家后是要挨打的。
  娇生惯养,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干的我,很奇怪,便问她:你妈妈为啥每天让你干那么多活?你上面不是还有两个哥哥么,他们为啥不干?
  她叹口气:我哪能跟你比呀?你是你们家的宝贝,我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妈妈不喜欢我,爸爸又有病,自然什么活都得我由来干了!
  我更奇怪了:你妈妈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怎么会像个地主婆一样呢?
  这句话又让她叹气了:唉,在学校,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可是回到家,她就是我妈妈了呀。
  我被她的话弄的有点稀里糊涂,但依然一连串地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理解了。
  再长大一点,我被小英子每天都在对我表述的忧伤给感染了,开始背着爸妈把家里好吃的和自己的新衣服都悄悄拿去送给她。久而久之,被爸妈发现,责问我为何要自作主张随便送东西给同学?面对父母严厉的责问,我只好一五一十地把小英子给我说的话学给他们听。妈听后长叹一口气,不再说什么。从那以后,我再送东西给小英子,不用背着爸妈了。
  小英子的妈,姓陈,小学三年级以前,一直是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
  在我眼里,陈老师很和善,对我也一直很好。现在回想,那时的我,伶俐乖巧,又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老师喜欢也是情理之中和天经地义的事。
  陈老师知道我跟自己大女儿关系好,每次去她家玩,对我总是热情有加的。但我是孩子,她从不对我直接说什么,只把对我的看法拿去对我妈说,然后我妈又学给我听。至今记得,她对我妈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娴婷心眼好,一直像亲姐妹一样帮着我家小英子。小英子她爸重病在身,我一个人带着四个儿女太难了,让小英子从小就像个大人一样干那么多家务活,我也是没办法呀。
  小学还没毕业,小英子的爸爸就死了。他的病,据说是家族遗传,至今找不到医治方法。
  小英子的忧伤,因为爸爸的英年早逝,变得更加凶猛了。
  她更加频繁地对我叹气,叹自己没能生在我这样的家庭里,叹自己不能跟我做一对真正的姐妹。
  我呢,更加没了主张。为了表示自己的姐妹真情,只有更频繁地把爸妈给自己买的东西拿去送给她。
  进入中学分科以后,偏好文科的我进了文科班,小英子则进了理科班。随后,我家搬进新居,她妈也调到中学任教,两家不再做邻居,我们之间的联系慢慢地越变越少了。
  再聚在一起玩的时候,已经有些自己思想的我,对小英子成天里唉声叹气抱怨妈妈的行为开始有些不满了。
  为此,我跟她经常不欢而散。但过后不久,总是不是她来主动找我认错,就是我去主动找她和解。
  这样以主动认错与和解勉强维系下来的友谊没有坚持多久,就进入到高考后各奔东西的时刻:我上了大学,她放弃高考下连队当了一名普通团场职工。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繁华的都市,回老家跟故友亲朋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
  大约在二十多年前吧,在一次回家途中,在去乘坐团场公交车的路上竟巧遇了多年不见的小英子。
  她的皮肤,已被太阳晒的黝黑;眼角处,更是早早生出一两道与实际年龄很不合拍的细密的眼角纹,那是团场职工长年在田间劳作和经受强日光曝晒写下的烙印。
  一看到我,小英子非常兴奋,立即伸出她那双被劳动锻炼得更加粗壮结实的手臂紧紧抱住了我:娴婷!好多年不见,你还好吗?
  从来娇生惯养的我,哪经得起她这番熊抱?
  我赶紧挣脱她,腾出自己的一支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笑着说:哎,瞧你,用那么大的牛劲,想一见面就捂死我吗?
  她不好意思地缩回了手,旋即又从自己身后扯过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婷婷,这是你阿姨,快叫阿姨好!
  我一愣:这是…?
  她得意而又有些难为情地笑了:这是我女儿!因为觉得你的名字好听,给她也起了个跟你一样的名字!
  见我一脸的诧异,她又开始大发感慨了:娴婷,我跟你不能比呀!我从小就感受不到父母家庭的温暖,只有高中一毕业就早早嫁人,盼望嫁人后能有一个自己的幸福家庭,享受家庭的温暖啊!
  二
  人生岁月,在各种繁杂事务的牵累中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了中年。
  很多预想不到的人情世故,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繁杂俗事的拖累下悄悄发生和改变着。
  在这之中,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在都市里呆久后,回老家跟久未见面的老同学见面的欲望竟爷能被慢慢地打磨殆尽。
  有一年回乡,在公交车上偶遇小英子的二哥靖。靖比我俩只年长两岁,也是打小一起成长的玩伴,看到我依然很亲热。一见我就大声叫喊道:娴婷,你回来了?有空到我家去玩吧?小英子也在家呢。
  我当时坐在靖后面几排的位子上,看到他一脸的真诚和坦率,立即很愉悦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可到家后,母亲一听我第二天就要去小英子家玩的话,立即不高兴了: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他们家那么远,坐个车又难,别一去就待上好几天,让爸妈想你都见不着你!
  历来不敢违背父母之命的我,只好作罢。
  以后再回乡时,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能见到老同学和发小的机会越来越小,有关小英子及其家庭的新情况大多是在家中坐听左邻右舍们的口头传说。
  据邻居们说,小英子的二哥靖比大哥先犯病瘫痪,两个哥哥的老婆为此也都选择了抛弃他们自顾谋生去了。小英子和妹妹因是女性,幸免于难,但其家族病史很可能会延续到更下一代的男性身上。
  小英子的母亲,眼见着自己正值壮年的儿女们一个个发病却无力救治,悲伤之余,早早办了退休手续,改嫁给了一个暗恋她多年已移民日本的老同学,但每月会按时将自己工资的2/3寄回给儿子治病糊口。
  据说,小英子非常能干,在所在连队里承包了几十亩地,还买了辆农用运输车,忙时务农,闲时两口子开着车全团各连队跑着卖菜、卖瓜果,干的热火朝天。
  惟愿自幼就忧伤不止的小英子,能在新家庭的温暖中永远幸福安康地好好活着.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口述:已婚男说他要离婚娶
·情感美文 谁在旅途中、寻觅那早已被
·情感美文 日本性教育开展不力一成中
·情感美文 遭遇心机女,我害得他要分
·情感美文 往日记忆:离婚后再遇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