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老师
前些日子,托祖希君带去洪本祝著的《一梦五十年》一书给孟荣君,他收到书后打来电话,在电话中他除了表示谢意之外,还告诉我,厦门六中60周年校庆将至,想出书,问我是否能写点有关母校、老师、同学的事,孟荣君一贯热心于知青、母校、社会的公众事业,他的提议我自然应许,只是时空跨度过大,不知从何着笔。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蓦然回首已过花甲。苏轼有诗曰:“人生到处知何似,洽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下乡前我算是67届初中毕业生,但实际上在厦门六中母校也只读一年又八个月的书,离校后又过了40多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人和事都已经在记忆的天空里烟消云散了,有关母校老师的印象在脑海中只留下一鳞半爪,写些什么才好?经过一番回忆,我整理成这篇短文,以此,也表达自己心中对母校老师们的一点敬意之情。
在厦门六中,我最先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便是我上初一时的班主任李凤玉老师。
我是1965年就读于厦门六中的,入学报到的那一天,我很早就到校。学校很大,宽阔的足球场、整齐的教室、好玩的植物园,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因为时间还早,我东走走、西看看、竟忘了报到时间,走到一年(3)班的报到处时,李凤玉老师正在教室门外的场地召集全班同学讲话,她看了看我递过来的入学通知书,对我说:“你是最后一个报到的,赶紧归队吧,我有事正通知大家。”
李凤玉老师大约在三十来岁左右,圆圆的脸上带着慈祥,眼睛不大却很有神,使人一看就觉得她是一个精干负责任的人。
李凤玉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她善于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她对学生写作文尤为重视。记得她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带领大家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李老师着重讲解了排比句和拟人手法在此段文字的巧妙运用,这对我们的写作极有帮助。而鲁迅先生的这段句子,不仅把我们带进那美妙的童真、童趣的世界;还让我们领略了他超一流的写作技巧,以致到现在,这段精妙的句子还很难忘记。
李老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她要求我们大家对一些古代著名的诗词、民歌都要会背诵。记得在下乡时,几位同学一起“大串联”到天伟君那里时,不知何故大家谈起李老师教过的《木兰诗》,几位同学你一句我一句背诵起《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朗朗上口的背诵声仿佛还在学校的课堂中荡漾,背完课文,大家开心一笑,当时背诵时的情况我还历历在目,这也是李老师的要求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我初一的作文成绩不好,在她的指导下,偶尔也能写出一两篇较好的作文,为鼓励我,她会把我的作文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这时我心中还有点飘飘然。
她不但是个好老师,还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她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着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许多同学都得到她的爱护。那时候,我的牙齿经常出血,有一次她告诉我:“你是缺少‘维他命C’,你要多吃些西红柿之类的蔬菜。”她的话令我十分感动,当时她说的话仿佛就在昨天的耳边回响。
文化大革命来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一张炮轰老师的大字报就是给她的,说什么她是“用资产阶级的母爱来腐蚀学生!”,说她“用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灌输和毒害学生”,她是第一批被打成“牛鬼蛇神”的,接下去是无休止的批斗,她的路变得非常的艰难,后来听说她下放了,再后来就不得而知了,再再后来,听同班同学说她病逝了……。
王昌黎老师是我们初二年(上)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他中等身材,四方脸,浓眉大眼。或许是教数学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他不苟言笑。他的课我很喜欢听,他讲课时总是有条不紊,很有逻辑性。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排在班级的前几名。王老师在考我们数学时,在考卷上通常要增加20分难度较大的附加题,附加题对我说是个挑战,像“因式分解”、“平面几何”里的一些高难度的考题我都会想办法求解和证明出来。在一次期中考试里,我得了120分,王老师为此还特地在班上表扬了我,当时我感到非常得意,因为此前还没人得过这傲人的满分成绩。
文化大革命也使他遭了殃。那一天,在全校召开的批斗大会上,有一红卫兵干将突然在大会上喊道,“把特务分子王××押上来!”,当时王老师还站在我们班级队伍的旁边,距离我就十来步远。转眼间,他由一个“革命教师”变成一个“特务分子”。只见几位红卫兵气势汹汹地跑过来,拿出绳子将他五花大绑、挂上木牌、带上高帽;他被红卫兵们一路拳脚相加押上了主席台前。这时的他,面如土色、低着头、全身哆嗦着、几乎要跌倒在地。这情景让我十分的震惊……,他后来的情况如何,我就一点也不知道了。
郑静老师是我们初一(下)的班主任,他教美术。郑静老师是个年青人,体格匀称,人也帅气,颇有艺术家气质,其绘画功底甚佳。他对我印象不错,因为我绘画“功底”不错,美术字也写得好,我当时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郑静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老师,他教我们一些绘画的技巧。当时我们英语课教学需要一些图片,郑静老师就叫我帮忙画,这也是要给我一次练习画画的机会,其实这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没什么难度,只要按课文的插图放大画好即可。在校的时候,我也曾考虑过初中毕业后报考厦门工艺美术学校,以绘画为谋生手段,但下乡后这个“理想”也就付之东流了。郑静老师后来也是被打成了黑帮。
文革给很多成份不好的老师带来了噩运,许多老师被打成“黑帮、牛鬼蛇神”。我不是“红五类”家庭,文革期间也“积极”不起来,我在家闲着无事,曾自制过好几副麻将,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躲进小楼‘打麻将’,管他春夏与秋冬”,当逍遥派自由自在。偶尔,我也回学校溜达溜达,当我看到红卫兵押着“黑帮”老师在操场、教室、厕所打扫卫生的情景,心里总不是滋味。有一次,我看到一些坏学生正逼着“牛鬼蛇神”老师吃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吃吐在地上的痰(这种不堪入眼的“特殊画面”是最容易进入大脑的深层记忆)。没有人性呀!退一万步说,老师再怎么不对也是教过我们文化的,而做虐待老师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我们还是人吗?我们良心何在?然而,那个天天讲“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的年代,人的“好”与“坏”是以阶级出身来区分的,人性早已泯灭……
“文革”期间,我们学生是愧对母校老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老师应该得到尊重,古时候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师道应有尊严,老师被打倒了,学生还能有什么去处?结果还不是被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过去文革期间批判“师道尊严”,这是社会历史的倒退;现在不同了,由于政府的重视,老师的待遇提高了,老师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社会的尊重。这是好事,这是社会的进步。
现在,“厦门六中”已今非昔比。以前“厦门六中”还没有高中部;如今的“厦门六中”已经发展成为厦门市的重点高中,“厦门六中”虽说不像“厦门一中”和“厦门双十”那样“出类拔萃”,但也还是有许多初中生“梦寐难求”的重点中学。这样的成绩是与学校领导有方、老师辛勤工作、同学刻苦学习等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迎来“厦门六中”60周年校庆之际,我衷心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为国家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才!祝母校桃李满天下!
2012年12月20日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丑女也浪漫,我爱上了眼镜
·情感美文 疯儿
·情感美文 男人性能力不持久女人哭死
·情感美文 女孩子最容易生气的N个场
·情感美文 美少妇和公公的乱伦故事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间,蓦然回首已过花甲。苏轼有诗曰:“人生到处知何似,洽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下乡前我算是67届初中毕业生,但实际上在厦门六中母校也只读一年又八个月的书,离校后又过了40多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人和事都已经在记忆的天空里烟消云散了,有关母校老师的印象在脑海中只留下一鳞半爪,写些什么才好?经过一番回忆,我整理成这篇短文,以此,也表达自己心中对母校老师们的一点敬意之情。
在厦门六中,我最先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便是我上初一时的班主任李凤玉老师。
我是1965年就读于厦门六中的,入学报到的那一天,我很早就到校。学校很大,宽阔的足球场、整齐的教室、好玩的植物园,一切都觉得很新鲜。因为时间还早,我东走走、西看看、竟忘了报到时间,走到一年(3)班的报到处时,李凤玉老师正在教室门外的场地召集全班同学讲话,她看了看我递过来的入学通知书,对我说:“你是最后一个报到的,赶紧归队吧,我有事正通知大家。”
李凤玉老师大约在三十来岁左右,圆圆的脸上带着慈祥,眼睛不大却很有神,使人一看就觉得她是一个精干负责任的人。
李凤玉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她善于引导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她对学生写作文尤为重视。记得她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带领大家朗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李老师着重讲解了排比句和拟人手法在此段文字的巧妙运用,这对我们的写作极有帮助。而鲁迅先生的这段句子,不仅把我们带进那美妙的童真、童趣的世界;还让我们领略了他超一流的写作技巧,以致到现在,这段精妙的句子还很难忘记。
李老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她要求我们大家对一些古代著名的诗词、民歌都要会背诵。记得在下乡时,几位同学一起“大串联”到天伟君那里时,不知何故大家谈起李老师教过的《木兰诗》,几位同学你一句我一句背诵起《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朗朗上口的背诵声仿佛还在学校的课堂中荡漾,背完课文,大家开心一笑,当时背诵时的情况我还历历在目,这也是李老师的要求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我初一的作文成绩不好,在她的指导下,偶尔也能写出一两篇较好的作文,为鼓励我,她会把我的作文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这时我心中还有点飘飘然。
她不但是个好老师,还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她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着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许多同学都得到她的爱护。那时候,我的牙齿经常出血,有一次她告诉我:“你是缺少‘维他命C’,你要多吃些西红柿之类的蔬菜。”她的话令我十分感动,当时她说的话仿佛就在昨天的耳边回响。
文化大革命来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一张炮轰老师的大字报就是给她的,说什么她是“用资产阶级的母爱来腐蚀学生!”,说她“用资产阶级的‘人性论’灌输和毒害学生”,她是第一批被打成“牛鬼蛇神”的,接下去是无休止的批斗,她的路变得非常的艰难,后来听说她下放了,再后来就不得而知了,再再后来,听同班同学说她病逝了……。
王昌黎老师是我们初二年(上)的班主任,教我们数学,他中等身材,四方脸,浓眉大眼。或许是教数学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他不苟言笑。他的课我很喜欢听,他讲课时总是有条不紊,很有逻辑性。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排在班级的前几名。王老师在考我们数学时,在考卷上通常要增加20分难度较大的附加题,附加题对我说是个挑战,像“因式分解”、“平面几何”里的一些高难度的考题我都会想办法求解和证明出来。在一次期中考试里,我得了120分,王老师为此还特地在班上表扬了我,当时我感到非常得意,因为此前还没人得过这傲人的满分成绩。
文化大革命也使他遭了殃。那一天,在全校召开的批斗大会上,有一红卫兵干将突然在大会上喊道,“把特务分子王××押上来!”,当时王老师还站在我们班级队伍的旁边,距离我就十来步远。转眼间,他由一个“革命教师”变成一个“特务分子”。只见几位红卫兵气势汹汹地跑过来,拿出绳子将他五花大绑、挂上木牌、带上高帽;他被红卫兵们一路拳脚相加押上了主席台前。这时的他,面如土色、低着头、全身哆嗦着、几乎要跌倒在地。这情景让我十分的震惊……,他后来的情况如何,我就一点也不知道了。
郑静老师是我们初一(下)的班主任,他教美术。郑静老师是个年青人,体格匀称,人也帅气,颇有艺术家气质,其绘画功底甚佳。他对我印象不错,因为我绘画“功底”不错,美术字也写得好,我当时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郑静老师是我们的指导老师,他教我们一些绘画的技巧。当时我们英语课教学需要一些图片,郑静老师就叫我帮忙画,这也是要给我一次练习画画的机会,其实这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没什么难度,只要按课文的插图放大画好即可。在校的时候,我也曾考虑过初中毕业后报考厦门工艺美术学校,以绘画为谋生手段,但下乡后这个“理想”也就付之东流了。郑静老师后来也是被打成了黑帮。
文革给很多成份不好的老师带来了噩运,许多老师被打成“黑帮、牛鬼蛇神”。我不是“红五类”家庭,文革期间也“积极”不起来,我在家闲着无事,曾自制过好几副麻将,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躲进小楼‘打麻将’,管他春夏与秋冬”,当逍遥派自由自在。偶尔,我也回学校溜达溜达,当我看到红卫兵押着“黑帮”老师在操场、教室、厕所打扫卫生的情景,心里总不是滋味。有一次,我看到一些坏学生正逼着“牛鬼蛇神”老师吃树上掉下来的虫子、吃吐在地上的痰(这种不堪入眼的“特殊画面”是最容易进入大脑的深层记忆)。没有人性呀!退一万步说,老师再怎么不对也是教过我们文化的,而做虐待老师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我们还是人吗?我们良心何在?然而,那个天天讲“一个阶级消灭另一个阶级”的年代,人的“好”与“坏”是以阶级出身来区分的,人性早已泯灭……
“文革”期间,我们学生是愧对母校老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老师应该得到尊重,古时候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师道应有尊严,老师被打倒了,学生还能有什么去处?结果还不是被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过去文革期间批判“师道尊严”,这是社会历史的倒退;现在不同了,由于政府的重视,老师的待遇提高了,老师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社会的尊重。这是好事,这是社会的进步。
现在,“厦门六中”已今非昔比。以前“厦门六中”还没有高中部;如今的“厦门六中”已经发展成为厦门市的重点高中,“厦门六中”虽说不像“厦门一中”和“厦门双十”那样“出类拔萃”,但也还是有许多初中生“梦寐难求”的重点中学。这样的成绩是与学校领导有方、老师辛勤工作、同学刻苦学习等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迎来“厦门六中”60周年校庆之际,我衷心希望母校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为国家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才!祝母校桃李满天下!
2012年12月20日 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推荐阅读:
·情感美文 丑女也浪漫,我爱上了眼镜
·情感美文 疯儿
·情感美文 男人性能力不持久女人哭死
·情感美文 女孩子最容易生气的N个场
·情感美文 美少妇和公公的乱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