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自己(生物作业解剖自己)
/>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鲁迅
解剖,一个医学名字,是对已经失去生命的物体进行解剖,揭开某个真相而解开造成死亡的疑问。鲁迅先生最早是学医的,并且到日本留学,当然是学过解剖学课程的,他写的《藤野先生》讲的就是那时的故事。他所说的“解剖别人”并不是在物体上的解剖,当时的社会数千年的封建积弊根深蒂固,军阀混战,外敌入侵,面临亡国的危机,人们的思想与灵魂极度麻痹,发出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叹,也更是在解剖这个民族,想从思想及灵魂深处寻找其病根,予以挽救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解剖自己”则是自我反省,挖出病根从而用手中的笔激起整个民族的大义,挽狂澜于即倒。
习惯上,大多数人只喜欢谈论别人,很少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可知人难,自知则更难,遇事寻找他人过错,不愿直面自己,逃避责任的态度是很难对自己作出反省的。古人尚“每日三省吾身”,时时记得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做一个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古语中的“自”,是自觉,独一室之际,自律自责,启迪内心良知,思自优劣。必先自省,而后自明。自省是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内省达到一种思考后的觉悟,通过自我的意识来审查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见到道德高尚的人要学习,见到卑鄙的人,也得审视自己而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唯有如此,通过反思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有道德修养的人。
通过自省来解剖自己,清空心中的杂念,能够从中找出原因,改正偏离社会伦理的不善之举,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学习,善于帮助别人,以自己的热情融入社会生活,持之以恒,这样自己就得到了内心的安宁,才能受到周围人的尊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一个有完整人格尊严的人,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用自己的良知做事。若自己有能力时,当帮助他人,以良好的品德感染他人,从善如流,带领众人一起走向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学者是无处不学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耻下问予以增加自己的学问,以学习的姿态融合于大众的活动,在与大众的交往中不断的巩固自己学识,认识自己的不足,汲取生活的养料,向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士靠近,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逐渐的完善自己。
平淡的生活是处处充满诗意和禅意的,人生的智慧来源于生活。知识的来源不外乎“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大部分知识是通过学习而得,所谓“生而知之”则是对待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可以“得一而知十,举一而反三”,也是学习所得。而“困而知之”则不同,是处于困苦或绝境中,通过进一步认识自己,继而解剖自己获取的人生智慧,有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大多数智者或成功人士几乎都有此种过程,是人生智慧的集中体现。
能够时时做到自省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不要把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去要求或强加他人去完成,这是极端自私的行为。时时记得解剖自己,以自己的良知做属于自己应该做的事,以一股热情融合于社会集体活动,用具有优良品德的言行引导周围的群体,知识在共同的学习中会提升的更快。通过在学习中所掌握及感悟出的智慧,会给你的内心带来无比的安宁,充满情趣的生活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