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艺术(生命的艺术字体图片)
生
命的艺术
生命本身是一种艺术,艺术是生命的一种呈现形式,种类繁多的生命群体亦如百花齐放,展示着自己的艺术境界。
艺术创造的过程是对一种物质的对象,使其理想化,美化。而我们生命的创造过程,也仿佛是一种有机的构造的生命的原动力,贯注道物质中间,使他成为一个系统的有组织的理想化生物。《周易》中的“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成为了当下关于生命艺术具体系统理论的一个释例。生命由始而终,在此延展的生命历程中,它存在的状态与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这也正是让我们思考生命的艺术,赞叹生命的伟大之处。
生命的艺术在于成长。生命有稚嫩到成熟的锐变当中,须经历破茧成蝶的痛,穿透黎明前的黑暗,才能触摸到旭日东升的万丈光芒。在成长轨迹中的不断改变,这是鲜活生命不断追求的结果,在追求中成长,在成长中改变。经历几度柳暗花明,才能体会到成长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没有努力,哪有鲜花与掌声的热烈;才能体会到没有攀登,哪有居高临下的感觉;才能体会到没有跨越,哪有天上人间的区别。在这样的追求与体悟中成长、改变,由安琪儿出落成稳重而成熟的生命。成长经历的是痛与感悟,追求体会到的是成就感,而不断改变者的是心态。亦如辛弃疾写到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经历少年时的故作愁态,喋喋不休,到最后的欲言又止,一反往日的愁苦而对愁杀人的秋天大加赞赏,心境陡然转变。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思悟,也体现者各自独特的艺术境界。经历了百舸争流,十里洋场之后,而终归感受到的应是溶溶月,淡淡风。亦如无门慧开禅师所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生命当中,把此期间所经历的烦心事,所浏览的不公平等,学会了转化心境,把牢骚满腹、抱怨不止与叹息常起变成了不把闲事放心头,而又能笑看万物。在成长、追求、改变中,生命便升华了,走向了更高一层的境界。
生命的艺术在于诗意。高岗上,明月升,虫儿鸣,百草香,流萤飞,清风吹。这样的情景是为众人所向往的,《边城》中为翠翠唱情歌,摘一把虎耳草的章节片段被很多人牢记心间。独特的生命个体,无论是在生活环境,还是在音乐,绘画,舞蹈上等,都是心寄于诗意的,在生命蔓延中,不断追求着诗意。从劳动中“杭育,杭育”的号子喊出后,具有节奏,有韵律的音乐便开始产生了。生命个体便开始在音乐中抒发感情,表达情愫,或高歌,或低吟,或低缓,或急促,直至今天发展成熟的音乐。古人吟诗作赋,钟鸣鼎食之时,便有歌姬在旁演奏。正如今天在咖啡馆听到的音乐,而感受到的惬意相同。在长袖一舞中,体味到别样情境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或细腻,或粗犷,一组组动作当中,让人瞠目结舌而又啧啧回味。空白纸页上的浅描绘,深勾勒,顿时形象呈现而意境深远。一个个生命个体创造的,同时也是生命所追求的诗意,在诗意中体会生命的魅力,也即感受的独到之处。在创造中追求诗意,在诗意中创造。
生命的艺术在于和谐。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生命的艺术正在于和谐二字,由此生命才得以周而复始,得以繁衍。不同的生命阶段作不同的事,正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样,生命根据自身的节拍而动。不同的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孔子曾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生命时段所呈现出的特征,正是合乎于生命的节奏,同时也是顺应自然秩序的体现。生命的少年阶段是血气未定,中年则是血气方刚,老年则略显得血气微衰,但却多了份睿智。自然界中花红不过百日,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归根也归于落红一族,生命来于自然也归于自然,在周而复始的规律中运转。在和则万物生,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历程中,坚守一颗平常心,在某一时段做应做的事,不奢求多,但保证对,顺时而动。
生命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成熟,而用很长的时间慢慢老去。它就像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有明确距离的线段,一为蔓延的射线。在一短一长的对比中,生命个体怀念少年时的青涩,懂得“须惜少年时”,同时也感叹着成长的苦与乐。在蔓延的部分当中,顺时而动,紧跟生命本身的节律。在不同阶段追求诗意当中,感受生命的能量。成熟着的生命,不断追求着优美与高尚,而艺术魅力与不同时段融合在一起,尽显生命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