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殇(春之殇苗晓的意境)

王再锁 春之殇
王再锁 春之殇
夏之交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昨天还是满目苍翠,万紫千红,一夜暴风骤雨过后,便是残叶飘零,落红满地。如果是在肃杀的深秋,纵然满目萧瑟,但毕竟曾经有过一季的灿烂,而在这生机勃发的暮春时节,那些打落的初蕾、折断的嫩枝,更让人扼腕叹息,它们还没有来得及向这个世界展露自己的美丽,便“零落成泥碾作尘”,无可奈何地随污泥浊水而去。难怪南唐后主李煜独自凭栏,看到“林花谢了春红”之后,只能轻轻地叹道“匆匆,太匆匆”;难怪杜丽娘面对良辰美景,心里不由得暗自神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难怪林黛玉在大观园里看到“花谢花飞飞满天”,却生出无限幽怨:“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春夏之交似乎也是一个多事之秋,早夭的又何止这些花花草,相比之下人生的变故总更让人猝不及防。就在今年6月初,贵州省毕节市一家4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4个孩子中年龄大的13岁,小的才5岁,应该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阶段,他们却选择了这条不归路,一夜之间4个活生生的灵魂就这样决绝地转身离去。让人不由深深叹息,生活如此不堪,生命如此脆弱,世事如此无常。对于孩子们的自杀,媒体和网上的报道铺天盖地,有谴责孩子父母的,因为他们的离异,造成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最初也是最深的伤害;也有谴责当地政府官员和学校老师的,因为他们的不作为和失责,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孩子们的过激行为;还有谴责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假如社保机构能够及时给予孩子们温暖与关爱,也不至于酿成这样的惨剧……但是,所有的谴责都为时已晚,无论什么样的追责与声讨都换不回孩子们的生命了。当我上网搜索毕节留守儿童时,发现了另一则报道,2012年11月份5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取暖中毒死亡,也是发生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区,发生在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三年过去了,虽然角色换了,季节变了,情节却没有变,悲剧再一次重复上演,在这个暮春时节,虽然气温在逐渐升高,但我却觉得有一股寒气直逼心田。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从经济总量上看,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却远远落在了后面,尤其是教育、医疗问题突出,孩子往往成为无辜的牺牲品。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来,各级政府似乎都非常重视,纷纷建立关心下一代的组织机构,各种发文、考核煞有介事,系列捐赠活动看似热闹,将贫困的孩子硬是推到台上, 让在镜头前他们说一些感恩的话,把他们最后一点可怜的自尊无情地剥夺了,而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却没有人去关心。( 文章阅读网:www.wenxuefan.com )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再上演,给我们这个时代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政府在过度热衷于经济高增长目标后,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民生问题,尤其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如果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种黑暗、无助和怨恨的的世界里,即使他们能够顺利长大,他们会怎样回馈社会?经过了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我们的各级政府也应该好好思考,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方式来切实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还是象以前那样,拿几个基层干部问责平息一下事态,再搞几次捐赠活动秀一秀社会关爱,恐怕无法只是治标不治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个世纪前,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曾经呼吁:“救救孩子”。现在的中国与那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今孩子们童年的幸福指数却并不高,城里的孩子,看似丰衣足食,但是肩负着两代人的期望,。小小的年纪早已背负上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是他们普遍的性格特征;而农村的留守儿童,尽管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看似衣食无忧,却长期生活在亲情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极度的自卑转变为对社会的仇视。无法想象,若干年后我们的未来交给他们会是什么样!“救救孩子”其实就也是挽救我们的未来。仓央嘉措说过: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尽管我们知道,殇春过后还有火热的夏季;尽管我们知道,今年的花儿谢了来年依旧斗艳争奇;尽管我们也知道,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但是,对于那些早逝的生命,即使是一花一叶,无论他们多么卑微,我们在扼腕叹息一番之后,请不要忘了他们曾经的灿烂与美丽。

王再锁 春之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