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嫁给潘石屹绝非偶然(潘石屹与张欣离婚)
就
算不提张欣的老公.她也一定会成为中国建筑史上不得不说的一笔,因为她一直在奋斗,她过去的历史都是她的奋斗史。 而她最成功的一点,是对婚姻的理解,她不仅仅成就了地产大王潘石屹,更成就了她自己。 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潘石屹不算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我曾经去过他的家乡甘肃天水,我以为天水入会津津乐道地说起从这里走出的那个少年,但是当天水人说起潘石屹的时候,却是掩不住地哀怨:“自从他回来探亲以后,天水的地价房价就开始直线上升,现在的年轻人都买不起房子了!我们都不愿意提起这个人!” 当你路过北京的东三环时,会看到著名的SOHO现代城,出租车司机会八卦地说:“那光头潘石屹平时就住这,最好的那套房子他自己住了,你看他博客,他经常照相发上去呢。”我仰望着这栋建筑,想着,这里的房子要卖多少钱呢? 在说起潘石屹的时候,人们都不会提起张欣,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有不止一个为他付出的女人。潘石屹背后的这个女人,是张欣。一直到今天,作为北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SOHO,它的首席执行官是张欣,同样,大多也只有圈内人才知道,没有张欣,就没有今天的潘石屹。 从童工走向海外 张欣遇上潘石屹以前的人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华人奋斗史。 1965年,张欣出生在北京,1979年,随母亲来到香港。14岁的张欣是一名童工,就算是童工,张欣也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童工,她有自己的目标,并且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直到今天,她都记得14岁的理想——每个月赚到1400块钱。13年之后,她完成了这个理想,回想当初,她觉得正是这件事,让她对任何事情都不再惧怕。 张欣的第二个理想,是去写字楼当小白领,为了这个心愿,张欣风雨无阻地去读夜校。当然,很快,拥有文凭的她就有了一份体面的白领工作。 张欣的不知足本性慢慢地显露出来了,她认识了一个北京的朋友,他对她说:“你应该去国外才对。”从香港去国外留学是比较简单的,张欣决定去,就去了,带着她全部的积蓄3000英镑,就去了英国。 在张欣的履历表里,这么写着,她22岁的时候,取得了剑桥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剑桥毕业之后,就职于华尔街的高盛银行,年薪25万美元。 从14岁到22岁的8年人生里,张欣走得有多艰难,单看这其中的差距就可以想象了。如果不是遇到了潘石屹,张欣也许不会回到中国,她也许会定居在香港,站在自己家的宽大阳台上,就可以看到维多利亚海湾。 闪婚 潘石屹总是说,他的成功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其实我猜测他想说的是,他在那样一个好的时代里,遇到了张欣。 潘石屹遇到张欣的第一面,就开始追她。而他约见张欣的初衷,却是想寻求事业上的新起点。 正是在那一年,潘石屹做了一番市场调查之后,激动地觉得:“北京的房地产要火了!”于是,他找了几个朋友谈投资房地产的事,他的朋友张维迎教授约了张欣,还特别对潘石屹说:“是在华尔街工作的大美女哦。” 没有见到潘石屹之前,张欣就看了他们写的材料,张欣当时就很惊讶,对这批人很好奇,一到北京,就约见了他们。 潘石屹见张欣的第一面,就惊艳了,令他惊艳的,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张欣的谈吐和见识,潘石屹说,那是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个土鳖。 后来,潘石屹就开始试图单独约会张欣,不到一个月,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4天之后,就决定结婚了。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闪婚。 本来潘石屹是想寻找事业的春天,他却意外地找到了久违的爱情。回顾这段历史,张欣和潘石屹唯一的解释就是爱情,彼此都是一见钟情,当时张欣觉得潘石屹虽然有点土,但是还是个很可爱的男人,而且特别有思想,这让张欣这个习惯了华尔街思维的人觉得很新奇。至于闪婚,理智的张欣觉得没必要慢慢相处,感觉对了就结婚吧。 潘石屹完全没有求婚,只是简单地对张欣说:“我们结婚吧。”于是就开始操办婚礼,当时婚礼是在香格里拉外的一块草地上,潘石屹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刚结婚的时候,张欣还是有点不习惯,安家以后的第一件事,张欣把潘石屹衣柜里的所有衣服都扔了,全部按自己的审美买了新的。当时的潘石屹没觉得有什么接受不了的,也没有坚持自己的审美,而且让张欣打理自己的一切,还努力地学习。 婚后没多久,张欣就辞了职,两人共同创立了公司——就是今天的SOHO。 差一点离婚 两个人真正住在一起,朝夕相处之后,矛盾也就慢慢地显现出来了,张欣离开北京15年了,刚回国,有些不习惯,加上他们面对事情的观念、风格、方法都不一样,几乎天天吵架,张欣觉得,那段时间,好像不说“不”就不对劲。 吵得最凶的一次,张欣拿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走了,去了欧洲,在她看来,这段婚姻算是完了。 如果他们就这样离婚,张欣肯定会离开中国,她这辈子肯定也就不会再回来了,当然也不会有今天的SOHO。 可是离开潘石屹,张欣冷静了一下,觉得还是放不下他,再见面之后,两人抱头痛哭,很像拍电影。说起当初的离婚危机,张欣说:“其实我觉得很多婚姻,都要经过一个坎,如果过去了,就等于通过了考验,只要不离婚,很多婚姻都能走下去。” 在婚姻中,张欣这个条件优秀的海归向土鳖低头了,因为她觉得,后退比前进更需要勇气。 张欣毫不谦虚地认为:她和潘石屹最不缺少的就是智慧,她自己经常受坏情绪的影响,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争执,张欣说:“但是潘石屹能够不让自己陷入到坏情绪里,我很佩服他。” 经过了婚姻危机之后,他们都更加珍惜对方,感情反而更好了。张欣也做了让步,停止工作回家准备生孩子,没多久,他们的大儿子就出世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发现,遇到任何事情,都更想征求对方的意见,他们在彼此的生活中更重要了。 幕后的大女人 如果去问地产记者们,张欣的形象,他们会说出这么几个关键词:聪明,高智商,不好接近,“自信得令人无言以对”,“优越感不容分说”…… 张欣自己也说,我不是一个小女人。 在丈夫的事业上,张欣表现得很低调,不过,在潘石屹的成功道路上,处处可以看到张欣的影子。“SOHO”这个房地产概念的兴起,就可以看到张欣经历的影子。甚至SOHO现代城刚刚开始出售的时候,天还没亮,就有人排队买房了,售楼小姐只好把一杯杯咖啡端到客户手里,端咖啡,这种伎俩绝对不是潘石屹想得出来的。张欣当仁不让地说:“没有我,现代城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张欣有着艺术家的气质,她的理念是,把房子当做艺术品来经营,所以才敢用大胆的颜色,而在社区布置和室内装修方面,她也邀请了很多美术家、雕塑家来进行艺术设计。 张欣觉得这样很好玩,但是张欣比谁都知道,投资不是用来玩的,生意与兴趣,兴趣与特长,在商界能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人是幸运的商人。对于张欣来讲,商业的嗅觉和艺术的灵感不是存在于她的脑子里,而是深入于她的骨子里。 做完了SOHO现代城,张欣一直在琢磨,还应该有更有意思的东西。于是她请人设计,自己亲自修改、选材料、监工,把房子建在能看到风景的地方,这种想法一直支持她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一直到“长城底下的公社”这样把建筑和艺术完美结合的项目,正是这个项目使张欣获得了第八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建筑艺术推动大奖”。这是双年展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奖项颁发给一位发展商而非建筑师。而且这个奖给的是张欣个人,不是潘石屹,也不是他们共同拥有的公司。 一直到这次获奖,张欣才从幕后走到台前,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 她说:“我对潘石屹的改变都是很表面化的东西,比如衣着、形象什么的,但对于他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则没有改变。相反,我受他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比如做人的境界,‘用情’是我本身具有的,‘用脑’是所受到的教育,而‘用心’则是我受了很多潘石屹的启发,我从他身上理解了什么是东方式的智慧,也就是所谓的‘道’。在这点上我很佩服潘石屹,他的确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 关于她的婚姻,她觉得,即使没有这段婚姻,或者这段婚姻没有走到今天,她也不会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白领,华尔街当Banker的人很多,但从女工到Banker的案例可能只有张欣一个。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向前迈.因为她看见过生命不止这些
- 上一篇:爱情死于细节(爱情会死在生活里)
- 下一篇:丈夫弃她而去,公公婆婆帮她征婚寻找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