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冷淡是全球趋势?(什么是北欧性冷淡)
21% 的美国人宁愿一年不做爱,也不能一天不上网;中国30% 的中年夫妻因为压力大放弃了做爱;而在日本,50% 的已婚者几乎没有性生活,很多人给出的原因居然是“太麻烦了”。
我们所在的世界,对性的理解也许尚不完美,但对性爱的宽容度绝对可以排进人类文明史的前茅。任何时间、任何种族,甚至任何性别间的“啪啪啪”都是被允许的。然而,前所未有的自由带来前所未有的迷惑和忐忑:突然间,很多人不想做爱了!
如果说,柏拉图主义者或艺术家们喜欢玩什么“无性爱”,我们多少可以理解。毕竟人家喜欢追求精神享受,不是吗?草间弥生跟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男友约瑟夫·康奈尔(Joseph Cornell) 谈了十年的恋爱,俩人甚至脱光光画彼此的身体,但就是不做爱!这当然跟约瑟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有关,但据说他母亲从小灌输的“女人是污秽”的观念也不无影响。有一次,草间弥生跟约瑟夫正在草坪上忘情亲吻,一桶冷水从天而降,而被浇醒了的约瑟夫非但没有责怪始作俑者——他的母亲,反而追着妈妈道歉去了!
倒不是只有西方人才如此奇葩,蔡琴与前夫杨德昌的一段无性婚姻说明了在这件事上,文化差异似乎被弥补了不少。婚姻开始之时,杨德昌以不影响事业发展为由,要求保持柏拉图式恋爱。然而讽刺的是,十年后,这段婚姻却以杨德昌的外遇告终。可见,想不想“性福”、跟谁一起才“性福”的确是件很深奥的事情。
事实上,性爱一直被视为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动力。敦煌壁画上赫然表演着明王和明妃爱爱的过程,《云谣集·渔歌子》中的“胸上雪,从君咬”更是显露了我们的前辈对性是多么的接纳与享受。而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明明白白地提出了,性与呼吸、饮食一样,属于人最基本的需要,如果满足不了,其他一切免谈!
然而,现在很多人的无性生活挑战了这条经典理论。他们说:我们不要性,一样活得很好。甚至,更好!
数据:无性趋势遍布全球
日本
日本某安全套橡胶厂商发表了一项调查:日本已婚者中已经有近50% 的人几乎没有性生活。
50%NO SEX LIFE
40 至50 岁的男性中,超过60% 的人没有性生活。
性生活的数量上,未婚者平均每月4.1 次,已婚者仅为1.7 次,几乎减半。
英国
第3 次《性观念及性生活型态之国家研究》(NationalSurvey of Sexual Attitudesand Lifestyles,简称Natsal)发现,16 至44 岁的民众平均每个月发生性行为不到5 次,少于2000 年的研究结果(男性平均1个月发生6.2次性爱,女性6.3 次)。
“没兴趣”
性趣缺缺是英国人不爱爱的重要原因:14.9% 的男性缺乏性致,而女性中“没性趣”的则高达34.2%。
美国
21%的美国人为了保持能够上网的状态,宁肯一年没有性生活。其中,宁选网络不做爱的比例,在女性受访者里高达46%,而男性受访者则是30%。
46%
30%
宁选网络不做爱
中国
对北京、广州等10 个大城市共32906 人进行的访问调查显示,30% 的中年夫妻因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放弃性生活。
45%的女性受访者说丈夫患有性功能障碍,其中76% 的人对此感到很失落。
46%的受访者认为令人满意的性生活能够使夫妻更加亲密,而大多数夫妻则坦言婚后性生活越来越糟糕。
41%的中年夫妻仅在孩子不在家的时候接吻或拥抱。
“下半身动物”改邪归正了?
我们一直讽刺说,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这些动物似乎正在失去他们的原始冲动。
在中国,传统的三十而立正在被逐渐打破,很多三十岁以上的单身男性仍然选择与父母同住,这造成了一种结果,那就是宅到没女友,宅到没“性福”。
放眼世界,也并不是只有中国有此趋势。2010 年,德国统计局就男性生活状况做的调查显示,德国超过四分之一的男人未婚且与父母同住;而在我们认为性开放度惊人的邻国日本,粗略估计也有1300万未婚成人蹭着父母的居所。日本两性关系辅导员艾青山女士在一篇采访报道中说,“有些男性不能与异性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如果我触碰他们,他们就会感到畏惧。”
男人们的这些表现折射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还处于婴幼儿时期。
所以,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喜好,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喜欢手机游戏胜过喜欢女人的身体,也就顺理成章了——你见过哪个小男孩爱美女胜过爱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