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上海行(上海行きの最)

难忘的上海之行 回上海交大参加123周年校庆 暨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有感 张李瑞

沐浴改革春风 弘扬时代精神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
  
  由于培训他和另一所学校的校长扎西一同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走之前,他对扎校长的家人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定照顾好扎校长的安全。
  
  上海对于他而言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他从未去过上海,熟悉是因为他通过《上海滩》等电影早已了解了上海这所全世界有名的大都市,特别是对外滩有更多的“印象”。自接到去上海培训的通知后,他心里万分激动,心驰神往,盼望着早一天到达上海。
  
  他和扎校长是乘坐西宁直达上海的火车上路的。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二次乘火车,目的地是梦想已久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尤其是乘坐火车去上海,当时也是令许多未出过远门的人十分艳羡的事。火车载着他们,就像一匹脱缰的骏马在沉沉的黑夜里向着前方驰骋而去。在舒适的火车上他不禁想起了往事。
  
  他第一次坐火车还是在上大学时候的事。记得那是一个秋季开学的头一天,和往常一样,他和要好的同学黑子到西宁市大街上采购学习用品,顺便逛着久别的大街。在一条街上,他俩遇到一群人围观着一位刚从内地乘火车来西宁探亲的小姑娘问长问短。小姑娘因为忘记了亲人的住址,只知道在火车站上,但不知是那个站,就漫无目的地在街道上窜来窜去。黑子是位热心肠的人,当听说小姑娘迷失了探亲路的时候,就挤进人群径直到小姑娘的眼前蹲下身子热情地问道:“小妹妹,你姓什么?家住哪儿?”小姑娘见这个自人群外挤进来的莽小子,摇了摇头,往后退避着,仿佛躲避传染病人似的。黑子意识到小姑娘不信任自己。就立起身子向围观的人们抱拳作了个揖:“各位叔叔、大爷,我是一名大学生,您们放心,我一定帮着小女孩找到她的亲人!”说着出示了学生证。而后再次面向小姑娘耐心地问道:“小妹妹,能告诉大哥哥你亲人的住处好吗?”许是惊奇于刚才的一幕,小姑娘最终想起并吐露了“杨家站”三个字。熟悉西宁交通的黑子,立即知道该往何处寻找小姑娘的亲人了。此时,人们半信半疑地看着黑子这位看起来有点冒失的年轻人,虽然不知道黑子到底出于何种心愿,但看看天色已近傍晚,只愿小姑娘按时回到亲人的身边,就目送着黑子将小姑娘带进了公交车。黑子透过车窗向他摔出:“杨家寨火车站见!”后就随公交车走了。听黑子的话就是让他也到那里,但是他对西宁郊外的情况并不熟悉,况且又推着自行车。然而他不想拂黑子的情面,只好硬着头皮骑着自行车追赶下去……
  
  尽管他当时年轻,但是骑着自行车去追赶公交车那可是够呛的事,好不容易追到终点站,黑子说,还有一段距离。听了黑子的话,他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上,说什么也不想再往前挪动半步。到底还是黑子有办法,连磨带搀地将他推上了路。于是又推着自行车往前走着,此时天已完全黑了,郊外由于没有灯光,只好抹黑赶路,脚下是刚刚犁过的庄稼地,深一脚浅一脚走着,实在难受极了,尤其是自行车头或右或左摆动,在凹凸不平的田地上波浪式的滚动着,煞是费劲。有时小腿脊梁骨碰到自行车脚踏板上,疼痛直往心里钻,满脑子后悔不该来。
  
  夜色中黑子全然没有顾及到他的难处,手拎着小姑娘的手往前赶路,“好硬的心啊!”他不无埋怨地想着,像个疲倦透了的逃兵耷拉着脑袋吭哧吭哧地赶路,狼狈极了。他多想黑子那家伙帮着推推自行车啊,可谁知黑子背起困倦至极的小姑娘甩开双腿不停地往前行进着,还一个劲地催促他加速。好不容易到达“杨家站”时夜已很深了。在站上站长接待了他们,当清楚来由后,很感动,说要报道事迹,可是黑子说什么也不愿透露姓名,聪明的站长只好让他俩包括自行车一股脑儿地坐到火车上“潜回”市区算是褒奖。步行很长的路,乘火车不过是十几分钟的事,这就是火车的好处。还没有过瘾,就到站了。此事一晃过去了近二十年。
  
  眼下,他和扎校长去的是上海,是大城市,而不是昔日的杨家站。随着火车“呜——咔擦!咔擦!”悦耳的汽笛声、车轮与钢轨的叩击声,历经四十八小时的奔驰,最终到了上海站。到达上海时正值下午一点多。在华东师范大学接待老师的安排下,他和扎校长住进了洁净舒适的学校公寓里。熟悉了培训环境后,他们就急不可耐地到外滩逛景。
  
  外滩是迷人的。有波光粼粼的黄浦江、闻名遐迩的东方明珠、革命英雄纪念碑、陈毅市长的铜像、还有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物等名胜景点文化交相辉映,无一不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他感到上海是一座英雄城市。
  
  夹杂在成千上万的游客中,他们仿佛一粒粒芝麻。尽管是傍晚时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依然游兴正浓,好像在家里游玩一样,全然没有疲倦的样子。
  
  在外滩他们品尝了各种风味小吃,留了影,心满意足地迈上了回华师的路。
  
  夕阳西下,金辉耀眼,整个外滩沉浸在落日余晖里,金光闪闪,仿佛矗立在黄金海岸,足以游目骋怀,浮想联翩。他边欣赏刚刚取出来的照片,边跟着扎校长他们赶路,在众多的人流中他们就像几只浮萍移动着。
  
  当他欣赏完最后一张照片后,在一抬头的刹那间发现扎校长他们已不在视野内,他开始着急了,头皮阵阵发麻,真怕被丢下,就在人群内来回寻找,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东冲西撞,全然不顾人们的感受。在路面上找不到踪影后,赶紧跑到地下通道里寻找,东、西、南、北各出口均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最后失望地回到陈毅市长的铜像附近等候。当夕阳收走全部余辉,夜幕慢慢地笼罩住外滩的时候,他再也不敢挪动半步了,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始终记着这里曾近是强人出没的地方,连徐文强那样的高手最终还是倒在了他们的枪口下,常人自不必说。尽管此时游客依然不减,但都是陌生的面孔,说不定就在其中暗藏着各种强人,他哪敢与他们答话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由于手机恰好没电,扎校长他们的电话号码查不上,干瞪眼。一时间,他感到就像落入了荒岛,真后悔来上海培训。
  
  几步之外有个电话亭,围满了等待打电话的人,还有闲逛的人,不时地向他这边看着,也不知在看什么。他觉得到处都布满了“眼睛”,彷佛在监视着他,等待机会就要对他下手。他知道,除了装模作样地“镇定”以外,他什么能力也没有,也不可能有援兵。此时他感到漂泊异乡,虎落平川的滋味真不好偿。他多想利用公用电话立即与扎校长取得联系,可是记不起号码。而且,他身上的零碎钱早已用光了,所剩的只是百元票子,他怕被“眼睛”看出入口,所以找不到取钱的机会,只好茫然地转悠着。人在惶恐的时候也许是智力贫庸的时刻,他觉得脑子里就像灌满了铅似的,一贫如洗,连最简单的解决办法都没有。夜越深,越是这样。他开始恨扎校长他们薄情寡义,轻率地丢下了他。他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就躲在浦江上空的云层里,半露着冰冷的面孔,好像面对一位不速之客,又或等待着一处秘密的阴谋随时上演。就这样,一直等到夜里两点的时候,他突然鼓起了勇气,走到自以为僻静处,迅速从内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票子,然后用手按了按口袋,觉得万无一失后,又四处瞅瞅,没发现可疑的人,就径直到公用电话亭里拨通了远在故乡的家里的电话,他来不及考虑家人的感受,一个劲地让家人查询扎校长的电话。按照家人提供的号码,他很快拨通了扎校长的手机电话。
  
  “喂!扎校长吗?你在哪里?”
  
  “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公寓里,你在哪里?”
  
  “我还在外滩,你怎么把我丢下跑掉了?”
  
  “不是丢下你,我们找了你好一会,没找到就回来了。你赶紧打出租车回来,我在校门口等你!”
  
  “出租车司机不骗吗?”
  
  “放心吧,上海是文明城市!”
  
  放下电话后,他心里轻松了许多,毕竟听到了自己人的声音。怀着忐忑的心,叫了一辆出租,径直往学校赶去。
  
  到校门口已是午夜三点光景了,透过车窗看到扎校长在校门口的路灯下张望着,他那敦实的体型挑着一件洁白的汗衫犹如一尊铁塔屹立在夜灯下,看起来格外坚实,夹杂着些许自信。他向着扎校长快步走去……
  
  第二天起他们参加了在华师大的教改培训。在培训中教授们耐心细致的辅导,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把教改中存在的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剖析得明明白白。新课程理论犹如春风回荡在他们的心里,顿觉耳目一新,眼前开阔了许多。特别是教授独具慧眼的教改思想在他的心里不断地升腾起新的希望。他为此而高兴,为此而欢呼,为自己有幸来参加培训而自豪。他也忘不了那些接待教师常常在吃饭时刻来到身边关切地问:“饭菜合不合口?”他知道,这不仅是一种关心,更是一种期望!是期望他们把培训精神带回去,由此发挥相应的作用,推动教改工作不断前进!
  
  培训一个月,他在上海生活了一个月。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他和扎校长一起又逛了很多名胜景点。每当他从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柜台前经过时心里常常涌起艳羡的感觉,特别是看着那些奔驰在空中立交桥上的轻轨时,感觉到这就是发展的速度,故乡何时能赶上这种速度呢?
  
  十几年后,扎校长已经退休了,他还在岗位上。随着一批又一批人员的外出培训,故乡人的发展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条条崭新的高速公路横亘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那曾经只属于大城市的高架桥已出现在西部边陲地带,支撑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荣瑜 难忘中秋上海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