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课堂设手机“休息区”点赞(大学课堂是否应该使用手机)
/>为大学课堂设手机“休息区”点赞2015年3月17日,山东一大学美术学院学生自主设计的多功能手机休息室亮相课堂,该手机休息区采用防辐射布料设计而成,设置有“充电区”、“休息区”、“配件区”,每一个口袋上都有对应的姓名和班级,学生统一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或关机放入口袋,安心上课。手机依赖症”困扰年轻人。随著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工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确;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随著手机在中国的普及,特别是年轻人手机拥有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被“手机依赖症”困扰。性格内向更易得。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特别是追求时尚的白领阶层往往是频繁更换手机或一人多部手机,是对手机最为关注的人群。加之工作压力大,对手机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大,这种心理的不适应状况在白领人群中的发生率也出现了增多的趋势。此外,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借助于手机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手机依赖症”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过多地利用手机进行沟通,如:明明走几步就可到达的地方,却非要通过手机进行联系;在等人的时候总是频繁打手机问对方身在何处,如果不打就焦急难耐。“手机依赖症”严重的人还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压力过大是主因。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随著经济的发展,手机已经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因此,为了方便人们充电、休息,在候车区、火车上等公共场所,有关部门专门开辟了手机“充电区”和“休息区”。然而,在学生课堂上专门设置一个手机“休息区”恐怕会引起众人的争议。赞同者会认为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而且确实能对学生安心上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反对者则认为,这样的手机“休息区”说明了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症”较为严重,课堂上就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怎能设置一个“专区”?暂且不论手机“休息区”该不该出现在学生课堂上,但笔者认为,我们应理性看待这一事物。因为手机“休息区”确实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意体现,也确实是学生自身反省的结果。毕竟,随著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小帮手”。但是,对于学生这个群体,手机对他们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学生被手机强大的功能吸引,越来越依赖QQ、微信、手机视频和手机游戏等,这些不仅挤占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手机辐射也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巨大威胁。当然,在课堂上设置手机“休息区”,有人会认为这是纵容学生玩手机,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手机“休息区”是当前克服手机对学生产生的弊端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在课堂上有了一个专门的手机“休息区”,学生可以大大方方的把手机带进教室,而不是绞尽脑汁地去想怎样逃脱老师的“火眼金睛”。并且,所有学生把手机带进教室,放到一个公共的区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减少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课堂上的手机“休息区”对学生的“提醒性”意义远大于“功能性”意义。每当看到手机“休息区”,学生便会自主的将手机“归位”,尊重自己的发明成果,这著实不失为一种保证学生安心学习的一种良策。所以,对于课堂上的手机“休息区”我们应更看重其“提醒”之意,并力促其规范化。调整生活可缓解。“手机依赖症”是随著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只要能够正视它,通过一些方式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缓解这种症状。因为工作性质的转变而对手机产生依赖的人,实际上是由于部分固定交际对象的突然消失而带来的交流欲望的中断。这类人可以在生活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的情绪,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如果是对手机习惯性依赖的人,则应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上一篇:穿过凉林
- 下一篇:由善用“底线”思维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