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稳糖果

春节稳糖饮食五招,食来运转健康来
春节稳糖饮食五招,食来运转健康来
过年
稳糖果    岳父一家是山东人,特别喜欢吃我老家炀河的糕点糖果。这次元旦回老家,老伴又让我给买了十来斤花生酥。我也时常拈几块尝一尝,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儿时过年稳糖果的情景。    那时候,过年是每家每户的大事。一年忙到头,就图个过年期间好好歇歇,好好串串,好好玩玩,好好吃吃。所以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起来。因为糖果是农业经济时期家庭可以自给自足的主要休闲食品,所以稳糖果自然是大家忙碌的很重要的事情。我家兄弟姐妹四个,农村亲戚也多,春节期间家里人来人往频繁,所以每年都要稳很多糖果,主体是米花糖,然后是炒米糖,也有花生糖、芝麻糖,还有少量的花生酥,大大小小的铁桶瓷罐要装满七八个,一直能吃到阳春三月。    我家当时是个半工半农家庭,父亲在单位上班,母亲在生产队务农。在短缺经济时代,这样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互补的模式,日子比较好过,在炀镇上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层。镇东面的叶家山上有生产队分给我家的一块自留地,主要轮种棉花小麦山芋,田垄地头还间种些芝麻花生。生产队每到收获季节都要分许多粮食,我们把分的稻子送到米厂一加工就成了大米。所以,每年午收夏收和秋收过后,家里不大的天井院内和大门外面,就晒满了芝麻花生糯米饭等各种稳糖果的原料。稳糖果需要很多原料。有些原料家庭可以提供,有些原料家庭难以提供。我家一般都准备花生、芝麻和爆米花、炒米,主要对应制作米花糖、炒米糖、芝麻糖和花生糖、花生酥这几个品种。这其中炒米的准备稍有些难度,需要把糯米先煮熟,再晒干,关键是要把粘在一起的米饭在晒干的过程中变成互不粘连的米粒。我记得小时候经常被要求做这件事,站在铺满米饭的簸箕前,将那些将干未干的小饭团一个一个地揉碎,把米粒一粒一粒地分开,直到晒干为止。如果时间和节点把握不好,没能在将干未干之时将米粒掰开,那么饭团就晒成了铁团,也就不能成为稳糖果的原料了。    稳糖果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糖稀把米粒或者芝麻或者花生稳在一起,再切成小块块或者小片片,然后就OK了。但是,这个糖稀的熬和糖果的稳的过程还是很复杂、很技术的,非能工巧匠不能为之。所以镇上有专门熬糖稀稳糖果的糖坊,有专门从事熬糖稀稳糖果的大师傅。记忆中炀河原来有好多糕饼坊、糖坊,都能稳糖果,我幼年时还经常到我伯父所在的糕饼坊里玩耍来着。后来到我少年时能够为家里做点事的时候,镇上好像就只剩下一个稳糖果的糖坊了。有一次母亲让我到糖坊稳糖果,我挑着装满爆米花、炒米、芝麻、花生的稻箩,来到唯一的一家糖坊排队。一直排到下晚,终于轮到了我,有专门称重的师傅把我的原料分别过称,计算出我需要稳几斤米花糖几斤炒米糖,以及芝麻花生糖多少多少等等,开票记账(家里大人以后来付账)后,收货的师傅将我的原料交给稳糖果的师傅,下面我就站在一边等着看他们稳我家的糖果了。    这家糖坊在镇南街口往南头挑去的南街上。这条小街东西走向,通过河上的木挑桥(南头挑)连接南街和东乡,长不足百米,青石板路面,地面从西到东逐渐低于两边的房屋,最低处有一米多。糖坊在小街中间的南面,要上好几级青石台阶才能进到糖坊里面。有个中学同学叫查日忠,他的家就在糖坊隔壁。糖坊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锅灶,形状跟我们家的差不多,但要大的多,而且并排安着五六个大锅,还有蒸笼闷桶锅,有的锅上面还吊着布袋子,我也搞不清楚当然也没想搞清楚那些个东西具体都是干啥用的。灶后有人烧火,有人拉风箱;灶上有人在熬糖稀,有人把我家的米花、炒米、芝麻、花生等分别依次倒进糖稀锅里搅拌。灶台左边与灶台平行的是一个大大的案板,只见稳糖师傅把搅拌好的糖稀米花等的混合物铲到案板上,固定在一个木制框框里,用一个大木辊子使劲将混合物碾压摊平,并不时前后左右移动木框不让糖稀跟案板粘连。压紧整平后,师傅将混合物翻转过来,再次碾压摊平。然后用一个大尺子样的木板条做模板,拿一把巨大的快刀将整版的混合物切成一个个与木板条等宽的长条,再将长条切成一块块的薄片。这个时候的糖果将冷未冷,将硬未硬,当然也就热而不烫,软而不粘了。至此,各种糖果一一稳好,我把它分别装在袋子里,放到稻箩中,喜滋滋地挑回家啦。    稳好的糖果总是被大人藏得严严实实,要到大年三十晚上守岁和大年初一早上开门才拿出来。通常是桌上摆几个小白瓷碟子,碟子里分别放着糖果、糕点、花生、瓜子,中间放一个泡好茶的大茶壶,或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或招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这个模式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后。以后剩下的,大抵被我们这些孩子们今天偷抓一把、明天暗摸几个,渐渐蚕食掉了。(甲午年十一月廿一于庐州黑池坝)  赞                          (散文编辑:江南风)

安安稳稳控糖 欢欢喜喜过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