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经年,遇旧友(久别重逢故友)
时
隔经年,遇旧友。
应该算得上是人生一件幸事了吧。感怀、慨叹、惦念,统统跑了出来。
十年,是一个如此漫长的数字。
十年前的我们,上初中一年级,青涩懵懂,在整个教室里撒欢地左蹦右跳。蹦着青春的步子在操场上跑得健步如飞。
十年前的我们,刚开始接触英语,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憋足地学着英标背着单词。
那时候的我们,多年轻啊,多稚嫩啊。
也是那时候的我们,多么羡慕那些已经长大了的不用考试的人们,总是在想,他们多幸福啊。
果然,一不小心,十个春夏就被这个晃晃荡荡地招摇而过了。
伤怀的是,那时候有着同样梦想同样记忆的大家,在一场考试以后,奔向了各自的东西南北。然后,每个人都有了各自不同的一片天空和交际圈子,当初的关系,被定格为了“老同学”。
就这样断了联络,去了不同的学校,去了不同的城市,遇见了不同的人和风景,就这样,越走越远。
十年以后,我们当初羡慕的长大,在很多人的眼里和思想里,似乎又成为了一种牵绊。原来,长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来,长大,有长大以后的烦恼,比考试更烦恼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幸好,有如此发达的网络和通讯,一些人在走失以后,在多年以后的某一个瞬间,再一次在时光机的牵引下,回到你的生活了,容颜里少了当年的稚气,多了几分成熟和睿智。多神奇的一件事。
断断续续的,当初失去联系的人们,又开始回来了,带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过往,带着没有彼此参与的十年光景和怀念,再一次,以青春的名义,以老同学的立场,在各自的生命里扮演着旧友的角色。
阿连是我的初一同学,因为同姓,所以总是互相称对方为本家,又因为前后桌的缘故,走得也算是比较亲近。
会突然想起这段与阿连有关的过往和牵连,是因为,时隔十年的在一次遇见。
初一同班以后,便分开了,没有再同班,也很少在校园里遇见,偶尔遇见了,也只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的招呼方式。也就没有了什么交织。
后来,各自上了不同的高中,而后去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一晃一荡的,各自的青春在各自的城池里安放着,有了各自的色彩。
接到阿连的电话的时候,听了很久的声音,始终没有听出来是谁,那个声音,真的太陌生了,而记忆里的那个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我也已经想不起来了。
聊了许久,终于自报家门地说出本家一词,便想起是十年未见的老同学,聊了很多很多的陈年往事,原来那些过往,都是大家努力在珍藏的,因为害怕一旦遗忘,就无处回顾。
青涩懵懂的年纪,总是有很多独属于那个年纪的回忆,没有提起的时候,它就像是一层泥沙,沉淀在你内心深处的暗涌里,一旦被触碰,就如被潮水推翻的浪潮,翻江倒海地,一层一层袭来。
然后在脑海之中,努力努力地将这个已经无法追溯的声音与记忆中的容颜相链接,用尽了力气也显得徒劳无功,那个声音,以及当年那个少年的容貌,要怎样才能做到天衣无缝的拼接呢?
也许,我应该努力接收的现实是,他的容颜,也已经不再停留在当年的模样,也如同这声音一样,在见到的那一瞬间,会让我觉得惊讶。
记忆中的阿连,是个高瘦的小男孩,剪着很短很精神的平头,脸上冒着几粒青春时期特有的青春痘。
记忆一直停留在那里,所以要如何努力,才能在看到他套上西装打上领结床上圆头皮鞋时候的样子呢?我想我始终是没有做好这个心里准备的。
所以在看到近照的那一刻,心里的波澜久久都没有平复下来,从最初声音的疑惑到容颜及穿着的变化,对着身边的好友惊呼,这个,真的是当年认识的小男孩吗?真的是当年那个少不更事的男孩吗?这个已经有些长胖发福的男孩,还是当年那个清瘦的小男孩吗?
可是仔细想一想,也许是我的记忆,一直都不愿意往前走,所以总是停留在十年前的模样,忘记了十年可以改变的东西很多,包括容颜、包括提醒,也包括,每个人的认知和经历。
也许在某一天,一个十年未见我的朋友,在看到的第一秒,也会如看到阿连的我一般,如此惊讶如彼此的变化。
时间,只是一个切点,我们所成长和改变的,才是最出彩的变化。
如果某一天,在某一个他乡的街角,遇见当初的旧友,事隔经年你们还能在第一时间互相道出:“嘿,原来你也在这里。”便是对当初共同走过的那段相伴时光最好的回赠。 赞 (散文编辑:可儿)
标签: 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