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代表思想(法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先秦儒家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政治思想观点辑要

句子大全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51句子摘抄网向您推荐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名言。

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名言_

【法家语录】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会有上百人去追捉,贪婪的人随处可见,却没有人去批评他们,这是因为这只兔在法律上的所有权还没有确定。

市场上到处都是要卖的兔,可经过的人懒得回头看,并非他们不想要这些兔,法律上的所有权确定后,即使是粗野之人,也不会去争夺。

【法家语录】有了秤杆和秤锤,是轻是重就不能骗人了,有了丈量长度的尺寸,是长是短就有了客观标准;有了法令,就不能以玩弄花招的手段达到欺诈的目的。

读封建论 法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介绍 评法家著作 三字经批注 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批注选 孔子传 论语批注 孔子的故事 孔丘教育思想批判 孔子辞典

【法家语录】放弃了道术和法令,要想以一个人的思想统一天下人的思想,哪一个人的思想能做到?

【法家语录】法令的作用,最大的就是使私欲不再横行;国君的作用就是使百姓不再纷争。

现在建立了法令而推行私欲,这是私欲与法令相争,这种情况所产生的混乱比没有法令更严重;确立了国君而抬高贤人的地位,这是贤人与君主相争,这种情况所产生的混乱比没有君主更严重。

所以有道之国,法令确立了而私议不再流行;国君确立了,贤者地位不再尊贵。

百姓统一听命于国君,事务由法来处断,这是治国的大道。

【法家语录】治理国家没有法律就会混乱,遵守法律而不知变通国家就会衰落。

有了法律却推行私欲,就叫做不守法律。

以自己的力气被法律役使的人是老百姓;誓死捍卫法律的是国家的相关部门;按规律的变化变动法律条文的人是国君。

【法家语录】法律是用来统一天下的行动、最公正能安定天下的规矩。

所以智谋之人不得超越法律而不着边际地谋划;善辩之人不得超越法律而妄加议论;士人不能违背法律获得声誉;臣子不能违背法律建立功勋。

我的喜悦可以控制,我的愤怒可以压抑,我的法律不能离开我。

子女可以受刑罚,亲戚可以被处死,根本性的法律不能少。

【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慎子特别强调:立天子而给天予以崇高地位不是为某个人谋利,而是为天下谋利,同样设立官职是为了管理的需要,不是照顾某长官的利益。

【法家语录】古代立天子而给天子以崇高地位的原因不是为了给某个人谋利。

所以立天子是为了天下,不是立天下为了天子;立国君是为了国家,不是立国家为了国君。

【法家语录】设立管理部门首长的职务是为了管理,不是为了给某人安一首长职务而设立一个管理部门。

【君人要道】君主管理人民得有管理之道,管理之道的要点就是:依法行事而不必事事躬亲;不能在一个岗位上设立两个位势相当的职务等等。

【法家语录】统治百姓的国君,如果舍弃了法度根据自己的好恶治理天下,那么惩罚、奖赏的根据就是国君的心理愿望。

既然如此,即便受到的赏赐是恰如其分的,受赏者还是希望赏赐更多更多;受到的惩罚即使是恰如其分的,受罚者还是希望惩罚更轻更轻。

国君舍弃法度而根据自身的心理好恶衡量赏罚的轻重,结果是相同的功劳会有不一样的赏赐,相同的罪恶惩罚却不同,对国君的各种怨恨会由此而生所以说英明的君主根据法律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愿望来处理政务,一切事务皆依法而断。

在法律之下,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奖赏,受到应得的惩罚,人们受到赏罚时对国君并无期待,这样,怨恨不生而上下和睦。

【法家语录】作国君的用不着听太多的意见,根据法律和规矩观察臣下的得失。

不在法律范围之内的言论,不听;不在法律范围内的辛劳,不算做功劳;没有功劳的亲人,不任命他做官。

不用官职犒劳亲人,法网不漏掉自己所爱的人。

上下相安无事,一切依法处理。

【法家语录】君臣之道是:臣十自己该十的事,而国君却用不着多干事,国君安逸、快乐,而臣下从事辛劳的工作,臣下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而国君不用干预这些事务,只需看着臣下把事做成功。

所以事情没有干不好的,这是治理国家的正道。

人君自己十具体事情,而且一定要抢在臣下之先把事情做好,这是代替臣下从事辛劳的政务,臣下反而安逸了。

所以说:国君喜欢抢在臣下之先把事情做好,那么臣下就不敢和国君相争处理政务而抢在国君的前头,也不会尽自己最大的智慧,而是把智慧掩盖起来。

有了过失,臣下反而责怪国君,这是以下犯上的叛乱之道。

国君的智慧,未必是众人中最高的,用未必最高的智慧想来比臣下干得好,必然心力不济。

就算国君的智慧最高,以一个国君干完臣下干的事,会辛劳,辛劳就会疲倦,疲倦身体就会衰弱,身体衰弱就会又回到心力不济的老路上去。

因此,国君自己亲自干事,臣下就会不干自己该干的事,这是调换了君臣的位置,是一种颠倒的行为,行为颠倒就会产生混乱。

人君如果任用臣下而自己不亲白干事,那么臣下都会干自己所干的事。

这是君臣合理的分T,也是治与乱的关节点,不能不细究。

【法家语录】圣明的君主在役使臣下时,要求臣下忠于职守,但不要管职守以外的事,职守不要超越官位所规定的范围。

因此,严格修身,臣下不敢向那些恪尽职守的官吏骄傲自夸;每个人都努力管理政务,而没有人敢过于懈怠自己的分内之事。

官吏公正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彼此和睦,忠诚地侍奉上级。

这样,就可以实现国家大治。

【法家语录】立了天子,就不能让诸侯与之相比;立了诸侯,就不能使大夫与之相比;立了正妻,就不能使宠妾与之相比;立了嫡子,就不能让妾生的儿子与之相比。

与已确立了地位者相比就会产生混乱,一个职位上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人就会相互争斗,让这两个人处在一起就会互相伤害,祸害就在于一个职位上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人,而不在一个职位上只有一个强者。

所以,对于臣下而言,如果一个职位上有两位强者,国家必然会乱。

国家没有乱,是因为有君主在,依靠君主没有乱,如君主不在,必乱。

儿子中有两位互不相让的强者,家庭必乱,有两位互不相让的儿子家庭不乱,是因为父亲在,依靠父亲而没有乱,如父亲不在,必乱。

臣下比做君主,没有不乱的国家;庶子比做嫡长子,没有不乱的家庭。

【唯法是从】法令是君主治国最大的法宝,一定要依法行政,为了保持法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管子作了一系列告诫,如不可朝令夕改,不可因喜怒而行赏罚,赏罚必信等。

【法家语录】所有统治国家的重要手段中,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

法令威重则君主尊严,君主尊严则国家安定;法令轻贱则君主低贱,君主低贱则国家危险。

所以,安国在于尊君,尊君在于行令,行令在于严明刑罚。

刑罚严、法令行,则百官畏法尽职;刑罚不严、法令不行,则百官玩忽职守。

因此,英明的君主明

【法家语录】有一种说法:人君的威严,不是因为他的德行比一切人都好,而是因为他是人君,因而人们尊崇他,并不敢计较他德行的高低。

因为他有杀和生的大权,比司命之神还厉害;他还有使人贫富,并使之互相赡养的大权;还有致人贵贱,并使之互相服从的大权。

君主就是掌握这六项权力来统治臣下,臣下也看此六者来侍奉君主,君臣的结合,便靠这六者为媒介。

这六者掌握在大臣手里一年,臣虽不忠,君主也无能为力;在儿子手里一年,子虽不孝,父亲也无能为力。

所以《春秋》记事,有臣杀君的,有子杀父的,就因为得此六者而君父还不知道的缘故。

六项权力落在臣下手里,君主就受蒙蔽了。

君主受蒙蔽,就是失其政令。

所以说:令人而不m叫做蔽,令m而不人叫做壅,令出而不行叫做牵,令人而不能到达君主叫做瑕。

有了牵、瑕、蔽、壅问题的君主,不是谁敢杜绝和封守他的门户,而是令不能行的缘故。

这种情况m现的原因,是因为贤人不来而忠臣不用。

所以,君主对于令不可以不慎重。

令,是君主的大宝。

【法家语录】不因个人喜悦而行赏,不因个人恼怒而擅杀。

如果因喜而赏,因怒而杀,人民就会生怨,政令就会废弛。

政令多次行不通,人民就有外心;有外心的结了党,祸乱就开始萌芽。

引起了众人的忿怒,少数人是不能图谋应付的。

举办所喜欢的事,一定要估计到事情的结局;废止所厌恶的事,一定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

用赏赐嘉勉敦厚之人以进行表扬,用俸禄加之有功的人以进行鼓励,用爵位提升有名望的人以进行美誉,普通施爱而没有遗弃,才算得上君主的胸襟。

延伸阅读

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语录
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语录_

【法家语录】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然满了也不放松农耕;国家的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淳朴专一。

民众淳朴专一,那官职和爵位就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

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官职和爵位,那么奸猾的人就不会产生。

奸民不产生,君主就不会受迷惑。

现在国内的民众以及据有官职和爵位的人看见朝廷中能靠巧妙的空谈,诡辩的说教来获得官职和爵位,所以官职和爵位就不可能靠国家的法规获得。

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便曲意逢迎君主,下朝回家便图谋自己的私利,用来满足自己的野心。

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下面卖弄权势,谋取私欲。

曲意逢迎君主图谋自己的私利,就不会对国家有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爵位和厚禄,私下出卖国家权力就不是忠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追求金钱和财利。

如果这样的话,希望升官的下级便说:财产多了,那么就能有希望得到大官。

并且还说:我不用上金钱财物侍奉上级来取得升迁,那么就像用野猫引诱老鼠一样,一定不会有什么希望。

假如用情感侍奉上级来求得升迁,那么就像手牵着已经断了的墨线想校正弯曲的木材一样,更加没有希望了。

因为这两种办法都不能得到升迁,那我怎能不到下面去役使民众,到处搜刮钱财来侍奉上级而谋求升官呢?百姓说:我积极务农,先装满国家的粮仓,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替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便国家安定。

如果国家的粮仓空虚,国君地位就会卑微,家庭就会贫穷,假如这样还不如谋取个官做。

亲戚朋友在交往相聚中,就会考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有才华的杰出人士会专心学习《诗》《书》,追随外国的势力;普通人会去经商,搞手丁业,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

君主用这种思想教化民众,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而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

【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奖赏,就是指利益、俸禄、官职、爵位都只给有战功的人,而不予其他人。

因此聪慧、愚昧、富贵、低贱、勇敢、胆怯、贤德、不贤德的,都全部用尽自己的智慧、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m生入死而替君主卖命。

【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刑罚是执行刑罚不分有等级,从卿相、将军一直到大夫和平民百姓,有不听从君主命令的,违反国家法令的,破坏君主法律的,一律处以死罪,决不赦免。

从前立过战功,但后来有败绩的事,也不给他减刑。

从前做过好事,又在后来犯过错误,也不为他毁法。

就是那些忠臣、孝子犯了罪也一定根据他们罪过的大小来判断。

执行法令的官吏,担任现职的官吏有不实行君主法令的,犯了死罪的,决不赦免,而且刑罚株及他们的父、母、妻子的身上。

官吏四周的人,知道他们的罪过,并能向君主揭发检举他们罪行的人,自己不仅能免受刑罚的处分,而且不分富贵贫穷,都能取代和继承那位被告发官吏的官爵、土地和俸禄。

【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教化,就是那些标榜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的人,所谓的诚实廉洁、精通礼制音乐、有道德修养、结成朋党、保举信誉、颠倒黑白的人,不能因为他们的行为取得富贵,不能评论法令刑罚,不能独自搞一套私说向君主陈述。

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摧垮他,对那些锋芒毕露的要挫败他。

即使所谓的圣明睿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忠厚淳朴的人,也不能无军功而欺骗君主得到好处。

这样,要进入富贵的大门,只能在战场上立功受奖。

只有那些能打仗的人,才能踏进富贵的大门。

骄横跋扈不守法的人,就按既定的刑法惩处不能赦免。

这样,那些父亲、伯叔、兄弟、相知相识的朋友、男女亲家、志同道合的人都说:我们务必要加倍努力的地方不过在战场上罢了。

因此,那些正当年富力强的人都一定努力作战,年老体弱的人努力从事防守,那些死在战场的人不后悔,活着的人互相鼓励,这就是我说的统一教化。

民众中想要得到富贵的,都是到死后盖上棺材才停止,可富贵的门一定都是面向当兵的,所以民众听说要打仗便互相庆贺。

民众起居饮食时所唱的歌谣,全是打仗的事。

这就是臣所说的严明教育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教化。

【胜在战外】战争的胜负不完全由战场上的决战来决定。

国内的政治状态、经济实力等因素对战争的胜负有重大影响。

【法家语录】一般说来,战争的策略必须以政治上的胜利为根本。

有政治上的胜利,人民才不争夺。

人民不争夺,才不逞个人的意志,以君上的意志为意志。

所以称王于天下的国君所推行的政治,使人民害怕乡里私斗,而勇于和敌人作战。

人民习惯于用力量攻打艰险的要塞和强悍的敌军,所以不怕死。

【法家语录】凡是用兵获胜,都有三个步骤:军队还没有出征就推行法治;推行法治,使民众形成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的风气;风气形成了,要作好战争的物质准备。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国内具备了,然后军队才能出征。

实现这三点有两个条件,一是君主辅助推行法治,法治才能实行,二是君主言行一定要合乎法度,法治才能确立。

如果仗着自己人多势众,那就像用茅草盖房子,虽然多但不结实。

依仗武器装备美观那叫浮华取巧,却不实用。

仗着虚名那叫欺诈虚伪。

这三个方面,君主依赖其中一条,那他的军队就一定被对方战胜。

所以强大的国家一定要使他的军队具备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有了斗志就能尽全力打仗,拼尽了全力打仗,军队就会有无穷的潜力,这样的军队才能无敌于天下。

国家的政策法令实行了,财富就会积累起来,财富积累起来,国家的奖赏就能增加。

奖赏专门发给有战功的人,君主颁发的爵位就尊贵,爵位尊贵,国家的奖赏就会产生有利的效果。

所以说军队诞生于政治,而又因政策的不同而有差异,风俗有法治的约束才能形成,而又随法治不断发生变化,取得胜利的优势在于民心,而又因武器的精良而增加。

这三个方面清楚了,国家的强大就可以确立了。

因此,强大的国家一定治理得好,治理得好的国家一定强大;富裕国家一定治理得好,治理好的国家一定富裕;强大的国家一定富裕,富裕的国家一定强大。

所以说治国强兵的这三点道理,一定要弄清它的根本。

【法家语录】军队出征作战,粮食充足,财物有余;不打仗时,民众都从事农耕,而积存经常富足,这就叫利用土地,供养军队的规则。

【性恶】传统儒学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修为的结果,他为此专门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

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善可修为而得,那么强调礼法就有人性论基础。

【法家语录】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使天下趋向于安定太平。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人的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法家语录】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工具进行熏蒸、矫正,然后才会变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会变得锋利。

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得到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邪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人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规范人们的性情而使之合乎正道,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

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n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

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人的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法家语录】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荀子说:这不对。

凡是从古到今、普天之下所谓的善良,是指端正、顺理、安定有秩序;所谓的邪恶,是指偏邪险恶悖逆作乱。

这就是善良和邪恶的区别。

果真认为人的本性本来就是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的吧,那么又哪里用得着圣明的帝王、哪里用得着礼义了呢?即使有了圣明的帝王和礼义,在那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的本性上又能增加些什么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古代的圣人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悖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所以给他们确立了君主的权势去统治他们,彰明了礼义去教化他们,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使天下人都从遵守秩序出发、符合于善良的标准。

这就是圣明帝王的整治和礼义的教化的结果。

假如抛掉君主的权势,没有礼义的教化,废弃法治的管理,没有刑罚的制约,站在一边观看天下民众的相互交往,那么,那些强大的就会侵害弱小的而掠夺他们,人多的就会欺凌人少的而使人少者不敢发出抗争之声,天下人悖逆作乱而各国互相灭亡的局面马上就会出现了。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人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隆礼重法】治国单靠礼不行,单靠法也不行,只有礼法并用才能将国家治理好,荀子的这种思想对秦以后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语录】所谓礼,就是高贵的和卑贱的有不同的等级,年长的和年幼的有一定的差别,贫穷的和富裕的、权轻势微的和权重势大的都各有相宜的规定。

所以天子穿大红色的龙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龙袍、戴礼帽,大夫穿裨衣、戴礼帽,士戴白鹿皮做的帽子。

德行必须和职位相称,职位必须与俸禄相称,俸禄必须与费用相称。

从士以上就必须用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群众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

【法家语录】国家没有礼制就不能走上正道。

礼制之所以能用来治国,打个比方,就好像秤能用来分辨轻重,就好像墨线能用来分辨曲直,就好像圆规、曲尺能用来确定方圆一样,已经把它们设置好了,就没有谁再能搞欺骗了。

《诗》云:像霜雪那样无情,像日月那样光明;实行它就能生存,不实行就会丧命。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法家语录】君主无不对他的臣民给予爱护,因而用礼制来制约他们;君主对于臣民,就像爱护婴儿一样。

政令制度,是用来对待下面人的;即使是轻微的不合理,也一定不加到他们头上。

所以臣民亲爱君主高兴得就像亲爱父母一样,可以杀死他们而不可能使他们不顺从君主。

君主、臣子、上级、下级,高贵的、卑贱的、年长的、年幼的,直到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把这礼制当做为最高的准则,然后又都在内心反省自己而谨守本分,这就是历代圣王所相同的政治措施,也是礼制法度的关键。

这些做到以后,农民就分得田地去耕种,商人就分取货物去贩卖,各种工匠分配一定的工作去用力,士大夫分任一定的职务去处理政事,诸侯国的国君分封一定的领土去守卫,三公统管各个方面来商议,那么天子只要让自己拱着手就是了。

朝廷外面如此,朝廷内部如此,天下就没有人不协调一致,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这是历代圣王共同的政治原则,也是礼制法度的要领。

【法家语录】法制是使天下得到太平的开始。

【法家语录】推崇礼义,使法制高于一切,那么就会长期保有国家。

【法家语录】治国之道归于一,遵行此道就大吉,君子坚守这原则,思想就像打了结。

众人三心又二意,谗人把它来抛弃,对此用刑查到底。

【法家语录】治理国家的纲领,就是礼制与罚刑,君子用礼又用刑,百姓得以获安宁。

彰明美德慎用刑,国家太平,天下安宁。

【劝学】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不能固步自封,学贵有恒,学习应重视方法。

【法家语录】君子说:学习不能停息。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蓝;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网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

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省察自己,那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云:唉呀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

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为。

丞相以下之人接受了别人的金就杀头。

接受别人的金二十两以下受刑罚,不杀头。

大夫家有诸侯之物,一件以上的灭族。

【法家语录】《减律》大要说:15岁以下的犯人,罪重的可减刑三等,罪轻的可减刑一等。

60岁以上的,罪轻的酌情减免,罪重的依法理减轻处罚。

魏武侯以下的人都要将这些规定视为应遵守的法令。

【尽地力之教】这项教令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政权的田租收入;二是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方法,平衡粮食价格,稳定小农经济。

【法家语录】因此,善于稳定粮食价格的当权者,一定要认真地调查研究上中下三种年成的农户收获情况,上等的丰收之年,若增产四倍,百亩收粮食六百石,除掉赋税及口粮余下四百石;中等的丰收年,若增产三倍,百亩粮食四百五十石,除掉纳税和口粮余下三百石;下等丰收年,产量翻一番,百亩收粮食三百石,扣除赋税及口粮,余下一百石。

小灾荒年成减产三分之一,百亩只能收一百石;中灾荒年成减产一半,百亩收粮食七十石;大灾荒年成减产五分之四,百亩收三十石。

所以,要考虑这两种不同年景的情况,来决定官府对粮食的收购数额,大丰收之年,官府收购它三百石,余下一百让农民自己储备;中等丰收之年,官府收购它二百石;下等丰收之年就只应收五十石,这样,使农民的利益得到适当的满足,又平稳了粮价,而等粮价平稳了就停止收购,若遇上灾荒,官府则以丰补歉,小灾年就把小丰收年收的粮食卖出,中灾就卖中等丰收年的,大灾就卖大丰收年的。

这样,虽然遇上水旱天灾的饥荒年成,粮食价格不抬高而百姓也就不会流散,这就使取有余补不足的办法。

这个办法在魏国实行以后,国家因此强盛起来。

【人君之患在自大】执政者虚怀若谷,能充分发挥臣下的聪明才智。

如果自以为是就会堵塞臣下的建言之路,听不到各方的意见。

【法家语录】有一次,魏武侯谋事很得当,在朝廷上他伸起手臂高声呼道:大夫们考虑问题不如我。

【法家语录】在短短的时间内,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喊,这时,李悝快步上前,走到武侯跟前说:从前,楚庄王谋事得当,有大功,但是退朝后,面带忧愁之色,左有的人问:君王有很大功业,退朝后却面带忧愁之色,这是为什么?楚庄王说,仲虺说过的话,我很赞同。

他说:诸侯之道,自己能得到良师的就能成为王;自己能得到良友的,国家可以保存。

如果所选择的人不如自己,国家就要灭亡。

现在我已经不是个聪明人,群臣谋事又不如我,我大概要灭亡了吧!他接着说:现在您却骄傲地说大夫们考虑问题不如你,这种态度是霸王所忧虑的,而大王却反而独自夸耀,这怎么可以呢?魏武侯说:你说得对。

君主的忧患不在于认为自己不如人,而在于认为自己胜于人。

认为自己胜于人,就不接受谋臣的意见,不接受谋臣的意见,那么意见的来源就没有了。

李悝可以说是善于劝谏他的君主的了,通过一次谈话就使得武侯更加清楚了怎样做人君的道理。

【臣不可专君】国君是各方利益的平衡者,各方意见的听取者,如果国君被某一个大臣所控制,则势必造成混乱,国君本人也会面临着国毁身亡的危险。

【法家语录】一名妻妾独占了丈夫,这名丈夫其他的妻妾就会慌乱;一个大臣独占了国君,其他大臣就不能和君王进行有效的沟通。

所以有嫉妒心的妻妾很容易毁掉一个家庭,而奸臣们也容易毁掉国家。

因此,圣明的君主应像车辐集中于轴心那样役使群臣与君主进行有效沟通,而不能使任何某个大臣独占了君主。

现在的人君之所以高筑城郭,小心地防守各处城门,是为了防止敌寇、盗贼的进入,可现在杀掉君主夺取君主之国的人,却不一定要翻越险要的城墙,闯进关闭的城门,他们只要蔽住君主的目光,塞住君主的耳朵,夺取君主的政权,控制君主发布的各种诏令,就可以占有君主的民众,夺取君主的国家了。

【法家语录】如果现在让古代大力士乌获、彭祖背着千钧重担,身怀琬、琰那样的美玉,让古代猛士孟贲、成荆带着宝剑护卫,走在险道时,盗贼还是想偷大力士身上的美玉。

现在国君的力量,比不过乌获、彭祖,勇猛比不过孟贲、成荆,但国君所守护的,不只是琬、琰那样的美玉,千钧之重的黄金,想要不丢失,可能吗?

【君臣之间】君臣都为治国而心碌,但君臣在处理国务时应有明显的分工。

君执掌的是根本性的大政方针,臣做的是具体事务,在外表看来,君应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

【法家语录】圣明的君主就像身体,臣子就像手一样;君主如若叫喊声,臣子就如同那叫喊声的回声。

君主设定政事的根本,臣子操办政事的末端;君主掌好权柄,臣子从事日常的事物

上天神明知道了这些,就会给你大福气。

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但不如学习片刻之所得;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方望,但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

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渡过江河。

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法家思想经典名言
法家思想经典名言_

【小国生存之道】在大国争雄的环境下,小国的安危总是与大国紧密相依的,冒犯大国或大国的盟国往往会给小国带来灾祸。

子产以为,小国要生存一不可轻易发动战争,炫耀武功;二不可松懈守备,瓦解斗志。

【法家语录】子产说:地少人寡的小国没有政治文明的成就而有侵夺邻国的武功,所产生的祸害是无与伦比的。

【法家语录】郑国发生火灾的时候,子产向众人分发兵器,登上了城墙的矮墙。

郑国大夫大叔问:晋国恐怕要来讨伐吧?子产答:我听说,小国忘记守备就危险,何况有火灾发生啊!国家不被人小看,就是因为有守备的缘故。

【执政要术】对于如何执政治国,子产的经验是: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勤奋理事,朝夕思之;注意民情,慎采民意;因才授官,宽猛相济。

【法家语录】子产说:众怒难犯,独断专行无法成功。

如果治理国家,既犯众难,又独断专行,那是走上了极危险的道路。

【法家语录】子皮想让尹何做他封地的长官。

子产说:尹何太年轻,不知是否可行。

子皮说:尹何为人老实、听话,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

让他去那里学习执政,他也就更懂得怎样治理政事了。

子产说:不行。

大凡一个人喜爱另一个,总是谋求对他有利的事。

现在你喜欢一个人而把执政之事交给他,就像一个人不会拿刀而让他去割东西,一定会给他带来极大的伤害。

你喜欢一个人,不过是伤害他罢了,谁还敢从你那里求得你的喜欢?你在郑国是栋梁。

栋梁折断,椽子就会崩毁,我将会压在底下,岂敢不把话说完?你有美丽的彩绸,不会让生手用它来练习剪裁。

重要的官职、大的封地是自身的庇护,而让不熟悉政事的人去治理,这与让不熟悉剪裁的人去剪裁美丽的丝绸相比,后果不是严重得多么?我听说学习以后才能参与政务管理,没听说把政务管理交给不熟悉的人,让他们作为学习的对象。

如果这样做,一定有害处。

比如打猎只有射箭驾车熟练,才能捕获禽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登车射过箭驾御过马匹,那么这个人一上车心里只害怕车翻人被压,哪里还有心思想着捕获禽兽?

【法家语录】子产说:从别人那里求取快意,不可以。

与人同心协力,都能成功。

【法家语录】郑国子产有病,对子太叔说:我死后您必定执政。

只有有德行的人能够用宽大来使民众服从,其次莫如严厉。

火燃烧得很猛烈,民众看着就很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

水很懦弱,民众轻视并玩弄它,那么很多人就死在水里。

所以施政宽大是很难的。

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死去了。

子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施政宽大。

郑国于是有了很多盗贼,聚集在芦苇丛生的湖泽里。

子太叔后悔说:我早点听从他老人家的话,事情不会到这种地步。

于是发动徒兵攻打藏在芦苇丛生的湖泽里的盗贼,全部杀了他们。

盗贼稍稍收敛了一些。

孔子说:好啊!施政宽大民众就怠慢,怠慢就要用严厉加以纠正。

严厉民众就会受到伤害,伤害就要施行宽大,用宽大来调节严厉,用严厉来调节宽大,政事因此调和。

《诗经》说:民众已很辛劳,也许可以稍稍安康。

赐恩给中原各国,用以安抚四方。

这是施政宽大。

不要听从狡诈欺骗之人的话,以便小心提防恶人。

应当制止掠夺残暴的人,他们从来不怕法度。

这是用严厉来纠正。

安抚边远亲善近邦,用来安定我们国王。

这是用和睦来使国家平静。

又说:不争竞不急躁,不刚猛不柔弱。

施政温和宽厚,百种福禄聚集。

这是和谐的顶点。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到后,流泪说:他是。

占代遗传下来的慈惠之人。

【变革旧制】一种体制会培养一批拥护它的利益集团,改变这种体制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既得利益集团的权益,所以变革旧制必然会引发激烈的反抗,苟利国家,生死以之,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子产这种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为后世许多有为的政治家所继承。

【法家语录】郑国子产制订了按田产多少分摊战争负担的制度。

国内的人指责他说:他的父亲死在路上,他自己是毒蝎的尾巴。

他的法令在国内推行,不知会把国家弄成什么样?郑国大夫子宽把这些责难告诉子产,子产回答说:怕什么?如果有利于国家,无论生死由它去。

并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有成功的希望。

百姓不可放纵,法度不可更改。

《诗》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需担心别人的闲言。

我不会改变法度。

【法家语录】三月,郑国人把刑书铸在鼎上。

叔向派人送给子产一封信说:开始我对您有希望,现在完了。

从前先王衡量事情的轻重判罪,不制定刑法,这是害怕百姓有争夺之心。

还是不能防止犯罪,因此用道义来防范,用政令来矫正,用礼仪来履行,用信用来保持,用,爱来奉养,制定禄位来劝勉服从的人,严厉地判刑来威胁放纵的人。

害怕还不能收效,所以用忠减来教诲他们,根据行为来奖励他们,用专业知识技术教导他们,用和悦的态度使用他们,严肃认真地对待他们,威严地监督他们,坚决果断地判决他们。

还要求访贤能的卿相,明察事理的官吏,忠诚守信的乡长,慈爱和蔼的老师,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任用使唤,而不至于发生祸乱。

百姓知道有法律,就对上面不恭敬,并且都有争夺之心,征引刑法作为根据,而且想侥幸得到成功,就不能治理了。

夏朝有违犯政令的人就制定《禹刑》,商朝有违犯政令的人就制定《汤刑》,周朝有违犯政令的人就制定《九刑》,三种刑法的产生,都是在衰微的末世。

现在您辅佐郑围,划定田界水沟,设置受人毁谤的政令,制定三种刑法,把刑法铸在鼎上,准备用这样的办法安定百姓,不也是很难的吗?《诗经》说:效法文王的德行,每天安抚四方。

又说:效法文王,万邦信赖。

像这样,为什么要有刑法?百姓知道了争夺的依据,将会丢弃礼仪而征引刑书。

细微的小事,将会尽力争个明白。

触犯法律的案律的案件更加繁多,贿赂遍行,在您活着的时候,郑国恐怕就要衰败吧!听说国家将要灭亡,必然多订刑法,恐怕说的就是这个吧!子产回信说:像您说的这样。

侨没有才能,不能考虑子孙的利益,我是用来挽救当代社会的。

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岂敢忘记您的恩惠?

《法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典,不仅是此前各国法律的集大成者,而且也是秦汉法律的张本,李悝之法至唐犹存,只不过略有增删而已。

【法家语录】李悝编纂整理各国法律,著作了《法经》,认为君王的政事没有比惩办盗贼更为急迫的,所以《法经》的首篇就是《盗》、《贼》,盗、贼需要逮捕法办,所以又著了《网》、《捕》二篇,将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归人《杂律》篇中,又有《具律》详列加刑、减刑事宜。

因此,《法经》只有六篇,都是关于罪名的规定。

【法家语录】《正律》大要说:杀人者应被诛杀,其本人家族和妻子家族应被株连;杀了两个人,其母亲的家族也应被株连。

大盗应罚其为守边的十兵,罪行严重的应杀头。

窥伺宫殿的人,去掉其膝盖骨。

捡了掉在路上的东西的人砍掉其脚,因为他们有盗窃之心。

【法家语录】《杂律》大要说:丈夫有一个妻子两名妾的割掉其左耳,丈夫有两个妻子的杀头。

妻子有外遇的毁坏其生殖机能,这就叫淫禁;盗窃国家符节的,杀头,株连其家族。

盗窃国家印玺的杀头,议论国事的杀头,株连其本人及妻子的家族。

翻越城墙的,如果是一个人只杀其本人,如果有10人以上则杀其乡人和家族其他人,这就叫城禁。

赌博罚金三币,太子赌博应鞭打,鞭打后不再赌就到此为止,如仍不改正就另立太子,这就叫做嬉禁。

人们聚在一起有一天的时间就要过问,三天四天五天就要杀头,这就叫徒禁。

丞相接受了别人送的金,丞相左右的人要杀头。

韩非是道家还是法家 为何司马迁把他与老子放在一起写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