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八月半(又是一年三月八)

又是一年八月半
又是一年八月半
月半,排大蒜。忽然忆起在临北的那些日子,每到这个时候,找来一个黑黑的小碟或瓷盘,放些清清的水,掰三两个大蒜头放在里面,随手搁在向阳的小窗台上,不经意间,白白嫩嫩的蒜芽就挤破头似的冒出来,再过几天,蒜芽就长成了蒜苗,绿绿的一簇一簇,高低错落。每每临窗沐浴秋风,总觉得在寒冬到来之前,万物之中还有那么一些生机、活力和希望。今年的八月半,再无这个雅兴。不是因为工作忙、繁务多,而是心情使然。中秋国庆放了八天假,以为儿子会在这充裕的时间里回来一趟,谁知电话一联系,这小子在那头一口拒绝。我哄他,火车票我在网上给你订,不行么?那也不行!这小子说话向来是斩钉截铁。这小子就是倔,认准的事,十八头牯牛也拉不回。这也不怨他,随他老子,三搅毛。梅可不干了,儿子不回来,这节过得还有什么劲。梅吵嚷着,我要去合肥找儿子,我要去合肥找儿子……我哄她,这小子不回就不回吧,假期车多人多,到处拥挤,不回也好。再说了,他不回,你我二人不是照样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怎么过节还怎么过节嘛。梅来一句:月圆人不圆,这节过得还有什么意思。虽然儿子没回来,但二侄子却从合肥回来了。到了蚌埠火车站,放眼一望到处是人山人海,立马发了懵,恰好我有同事在蚌埠办事,顺道用车把他捎带回来,要不然,半夜三更也到不了家。梅知道这事,大夸儿子:英明,远见。我虽然不能享受八天的假期,但将心比心,过节了,这个家,儿子可以不回来但我还是要回去的。想一想,上次回家还是在三、四月份,屈指算来已有半年了。与梅商量一下,买了些东西捎上,踏上了回家之路,幸好不太远。一路颠簸到了家门口,父亲闻声迎了出来,母亲则早早的在厨房生起了火。二老就是不说我也明白,这个时候,她们是多么渴望儿孙都能在身边,一大家子围在一桌畅叙。梅和我的侄女帮着母亲下厨。一会儿,大哥来了,二侄来了,大嫂在前门照应没来,大侄在苏州没回来。父亲唠叨,今年这个节,后门你二哥二嫂三侄在外打工回不来了,后庄你四弟一家三口因卫生院病人多需要料理也不来了。各人有各人的事,可以理解,但理解归理解,总感觉还是缺少些什么。也许正应了梅的那句话:人圆家不圆,这节过得还有什么意思。来的高兴,不来的,应该是内心想着来,想必这心是相通的。于是,来与不来,节是一样的快快乐乐的过。侄女端菜上了桌,侄儿开瓶倒了酒。老少一桌,确也热闹。席间话题颇多,从秋收谈到夏种,从春播谈到冬藏。侄儿谈大学毕业后如何就业,母亲谈种下的几株棉花收得够打一床被心。谈着谈着就谈到最近的新闻上来,钓鱼岛与日本之争,薄某某受处理之案。我的心便又揪紧起来,是呀,最近国家发生的事情是不少,既有内忧,又有外患。王某某叛逃所引发的事件在国内外还没有消除影响,小日本又在东海向我们挑起领土争端。两岸尚未统一,外敌又要四处入侵。真真又应了梅的那句话:家圆国不圆,这节过得还有什么意思。吃完中饭又坐着闲谈一会,四点多钟,我与梅从乡下回到县城。梅刚进屋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哦,总算安全到家了。小样,还不放心我开车呢。吃罢晚饭,赏月是必不可少的。老地方,北大坝。记得三年前我在空间里写过北大坝《月亮就是你的脸》,今晚重回北大坝,却再也找不出当初的那种感觉。那时的北大坝是幽暗的、静谧的,风吹树叶沙沙响,月光跳跃如小灵精一般。现在好了,路灯辉煌,渔火通明,再也没有了当年那皎洁的月光。月亮依然是圆圆的,只是没有过去那么好看。好看不好看,八月半的月亮都是圆的。

今日中秋 中秋养好生,健康长相随 请收下这份养生攻略

相关推荐